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之浅说

  • 来源:教育教学科研
  • 关键字: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 发布时间:2024-04-14 15:48

  孙业敏

  (吉林省东丰县黄河镇中心小学136321)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新课标还对各年段学生的阅读量做了具体的规定。第一学段: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不少于100万字。可见阅读已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付诸于儿童阅读行为的,尤其是要奠定起步阅读之“基”,夯实大量阅读之“路”,化解提高阅读能力之“难”。深入探索阅读本质,加强阅读训练,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转变观念激发兴趣因材施教注重体验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646(2022)12-0028-02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课程标准的实施,关键在教师。如何完成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具体要求的数量,而且在阅读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与感受,教师是阅读的对话者之一。学生的阅读实践不能仅局限在课堂,应该向更广阔的天地--课外延伸,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拓宽学生的阅读空间。特别是随着科学信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高速度、高密集的信息和知识的广阔天空。让学生通过大量阅读去培养和获得语感,去熟悉和掌握语言规律,增强语文修养,提高语文能力。教师就必须转变概念,提高认识,认识到新课标的要求各年段所达到的阅读量,并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数据,而是培养语文素质的重要途径。

  2激发兴趣,正确引导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即使家里有一定数目的藏书,但有些孩子往往没有养成良好地看书习惯,也不爱读书。经常听家长说:家里虽然有很多书,但孩子不愿看。究其原因,这可能是由于家长从自身的喜好、自身的理解出发,想当然地为孩子选择课外读物,而孩子面对成人精心挑选的丰盛的“精神大餐”却常常兴味索然,读书的效果当然是可想而知。因此我们提倡在家长的指导下,鼓励孩子自主的选择阅读材料,鼓励学生自由展开阅读活动。

  如何把学生的读书兴趣引向正道上来呢?我觉得兴趣很关键。我的具体做法是:

  开学伊始,首先结合学校的校本课程,向学生推荐了曹文轩的代表作《青铜葵花》。城市7岁孤女葵花,来到了青铜这样一户农家:祖孙三代,都极“干净”。不仅外表,更在内心,圣洁高尚,清澈透明,犹如水晶,至美至纯---面对苦难,尤其坚韧。为应对社会的贫穷,战胜自然的灾难,继承文化的传统,维护家族的尊严,他们正直勤恳,相爱相亲,倾其所有,各尽所能,开拓生路,玉汝于成。网上有句话“读这本书不流泪是不可能的”引起同学们的好奇心。并请已经阅读过此书的吴仪同学介绍精彩内容。把她写得读后感写在黑板报上来激起同学们的阅读兴趣。

  利用每天课前两分钟和每周一节的校本课的时间让学生交流这本书的精彩片段以及自己的感想,这大大提高了阅读效率。紧接着推荐曹文轩的其它作品,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很高。一个阶段的调整后,家长反映,孩子对曹文轩的书产生了兴趣,纷纷购买了曹文轩的所有作品。

  3因人而宜,因材施教

  法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卢梭说:“儿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愚蠢的。”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学生作为一个个性鲜明的生命个体,总是带着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来接触新的阅读文本,他们的阅读个性是客观存在的。不同的家庭背景、知识储备、兴趣爱好等所带来的学生的个体之间的差异,必然对学生的阅读活动产生影响,导致即使阅读同一文本也会得出不同的认识和体会,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课外阅读中的因材施教,一千个哈姆雷特。”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必须尊重学生的想法和选择,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和发展,让学生做“阅读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要充分利用教材,培养探究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每一位学生各尽其力,各展其才。

  4注重引导,抓好落实

  为了扩大学生阅读量,把阅读落实到实处,也为了检阅学生阅读的情况,不使阅读流于形式,班级还利用校本课程时间组织学生开展读书讨论会,好书介绍、读书心得交流等读书活动。促进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此举大大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许多孩子已经不满足学校的图书量,还广泛借阅各种书籍,孩子们把自己家的书也搬到了学校,相互交流。目前,我们班的读书活动蔚然成风,经过统计我们班的同学阅读量普遍达到了新课标要求的底线。在上级单位组织的各类读书活动和征文活动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5注重体验,展示成果

  5.1开展各种阅读交流活动,促进能力的培养。

  组织学生进行读书交流,既能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有能切实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举行知识竞赛: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阅读知识竞赛。采用多种形式,说出在阅读过程中积累的成语、典故、名句、格言等,培养学生严谨踏实的学风,巩固课外阅读成果。

  与口语检测相结合:在期末的口语检测中,让学生走出课文,自己选择课外阅读中的文章。这样学生兴趣盎然,不仅巩固了阅读成果,而且大大提高了朗读水平,效果很好。

  5.2搭建平台,尽情展示。

  学生在充分阅读后,写出真情实感的读后感,然后粘贴到板报上,其他同学阅读后,和自己的作品进行对比,学生这样很感兴趣,纷纷投稿。再发表自己的建议。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继续和扩展,对于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帮助学生从小学会阅读,学会有成效地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是语文教学头等重要的任务。我们要努力做到,不仅要让阅读成为我们的孩子们最喜爱的事,同时也让我们孩子在阅读中得到健康的发展。

  总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我们语文老师的当务之急。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