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牌vs品牌
- 来源:《第一财经》YiMagazine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白牌,品牌,主题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05-10 16:48
很少出现这类情况:讨论本期封面主题的过程中,编辑部的同事们陷入了罗生门一般的概念讨论—什么是白 牌?
几次会上,兜兜转转,一些同事认为超市自有品牌是白牌,可它们通常印有超市的logo,这种算不算品牌?另一些同事认为A货、工厂货、无品牌的产品都可称为白牌,那么一些有品牌名称但未形成普遍公众认知的难道不是白牌吗?
总之,除了“低价”这个特点,想要在低价盛行的市场环境中给白牌一个精准的定义,变得异常困难。
为此,我们特意设计了一篇梳理性文章《白牌小史》,从狭义和广义两种角度解决这个难以诠释的矛盾。其中,广义的定义包括那些难以归类的、廉价的、品牌标志或认知模糊的商品。这个定义之所以难给出,从某种程度上也恰好说明了中国消费市场如今“白牌”盛行。
溯源白牌的发展,应从数千年前,原始人类对所占物品做的标记为起点,经由物质生产的增加,进而催生初步的品牌意识。但真正现代的品牌概念是在“二战”结束,经济复苏后快速建立的。当时,大型超市在西方迅速扩张,面对逐渐增多的商品,消费者需要在价格和品牌形象上对商品有更全面的认知。随着商标注册制度的普及,拥有独一无二的名字和logo、拥有排他性的现代品牌,才成为现代商业社会的基石。
但从品牌诞生的第一天起,仿冒品也应运而生—知识产权制度的日益强化正是对于此类问题的应对。无论在西方还是日本等成熟的经济体,消费者都经历过崇尚品牌溢价继而又祛魅的过程,最终达到品质和价格的平衡状态。在西方,白牌产品约占总量的15%。无印良品在诞生之初,正是呼应了当年日本消费者对品牌祛魅的心理需求。
反观中国市场,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跨国公司的商品以极快速度涌入市场,制造业的高速发展也带给消费者异常丰富的商品选择—直到疫情之前,中国市场的关键词仍是“消费升级”。
同样是从升级到祛魅的路径,中国消费市场巨变的速度远非其他经济体可比。事实上,根据贝恩公司的监测,2019年前三季度,中国快速消费品市场平均售价增速仅为3.7%,低于2018年同期的4.6%。2020年,该指标进入下滑通道。几乎是同时,拼多多、抖音等新一代社交媒体合力开掘中国电商市场—那是淘宝和天猫未曾发力的以“极致性价比”为诉求的蓝海。恰逢疫情,电商市场井喷式爆发。
2023年,拼多多年度营收达到2476.39亿元,同比增长90%,据此前访谈,其中约60%来自白牌。这一年第二季度,天猫新入驻商家中45%为产业带商家,20%为新消费品牌—产业带商家指没有独立品牌的工厂,它们是生产白牌商品的主力。与此同时,SHEIN、Temu和速卖通发明的全托管模式与半托管模式,将白牌背后的工厂推向全球,通过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工厂和消费者之间也建立了更为直接的关系。
经济下行周期中,消费者对性价比的追求,迫使平台尽一切可能去除中间环节,将利润压到极致。正如海尔集团创始人张瑞敏所说,目前国内平台经济以电商为主,导致企业“卷”得非常厉害,在电商平台上看似很快的销售,但其实最后的结果就是消灭名牌。这里面除了价格战,没有别的。
从长期来看,白牌并不会成为市场的主流。一方面,经历了“升级”的消费诉求,并不仅仅是低价,还隐含着对质优的需求;另一方面,白牌盛行的背后,其实是平台、品牌和消费者关系的重塑,更是对品牌的拷问。一众白牌制造商正积极塑造自己的品牌,而那些暂时受到冲击的成熟品牌,也许该重新思考自身能给消费者提供什么样的独特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