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目前正处于老龄化浪潮之中。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截至2023年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已经达到2.97亿左右,65岁及以上的人口数约为2.17亿。
老年人助餐服务需求的增长在70岁至90岁的群体中格外显著。第五次全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显示,有超过两成的老人对助餐服务有需求。
政企协作将数字化
引入送餐服务
面对老年人的饮食需求,政府已启动《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行动方案》,旨在结合政府和市场的力量,创造一个覆盖广泛、成本友好、可靠安全的老年餐饮服务网络。在此基础上,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为老年助餐服务的发展提供了新可能。
在上海松江新桥镇,一个创新的模式正在重新定义老年人的餐饮服务。“新桥模式”的核心在于运用数字化手段,连接了政府补贴与外卖平台,成功扩大了社区食堂的传统服务范围。自去年9月在饿了么App上线以来,已有约2000名老年人享受到了这一服务。
政企协同引入市场力量,最大程度发挥政府的组织能力与企业的专业能力,是“新桥模式”的亮点。针对老年人线上订餐的操作难题,饿了么通过“长辈模式”简化了界面风格和订餐流程,辅以街道安排的专人培训教学,使得老人充分享受数字平台的便利性。
“新桥模式”通过数字化,将社区食堂的为老服务能力大幅增强,但有些社区食堂尚未覆盖的区域,可能有一些出门困难的老人亟需服务。针对此,饿了么通过构建骑手的“社区侠”公益服务体系探索了志愿送餐模式—在北京、杭州、长沙等地组建了多支志愿助餐服务队,确保了即使在春节期间老人也能准时用餐。其中,上海的长风街道已累计送餐超过3万单。
可持续、可复制的助餐模式
目前,助餐服务模式创新的核心目标,是解决老年人用餐的覆盖和实惠问题。而是否可持续、可复制则是评判其价值的首要因素。建立多方参与、共同筹资的模式,才能确保服务的可及性和经济性,以及长期的可行性和广泛复制性。
完全依靠政府兜底的示范性助餐项目,或许能在局部出现“免费供给”,但往往只能“单点开花”,并且不可持久。而“新桥模式”将政府补贴、企业让利、公益介入等有利因素,汇聚于市场供餐逻辑之下,既能让老人享受实惠,也能降低单一资金来源的不稳定性,确保了项目的可持续性。
此外,该服务模式展现出很强的灵活性,通过模块化设计,助餐模式在多方的参与机制下,可以同时适应地方特色,并根据当地资源及经验作出策略调整,保证了模式在不同环境中的有效性,为其他地区也提供了可行的复制模板。
政企合作、数字技术应用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模式为老年助餐服务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制定策略、利用技术手段提升服务效率,以及加强各方合作,老年助餐服务得以持续进步。
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本格特·霍姆斯特伦(Bengt Holmstrm)看来,老龄化不仅是西方国家、中国和日本共同面临的挑战,也是与社会福利水平紧密相连的重要议题。最大程度满足老年人每日合理品质的饮食需求,不仅是对老年人生活细节的关心,也是适应老龄化社会结构变化的首要任务。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