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繁未必结硕果

  • 来源:前线
  • 关键字:庄稼,黄瓜,大葱
  • 发布时间:2024-06-04 10:55

  张蓬云

  当年,我下乡期间,曾住在一位独居老汉家中。一天,老汉说县城里的女儿出差,要他去看管上学的外孙。行前他让我好好照看地里的庄稼。这差事我乐意接受,年轻,流点汗没关系;再说园子里长着黄瓜、大葱,不愁没菜吃。

  天不亮出工,傍晚回来,接着就巡视园田。俗话说,人勤地不懒,房前屋后一片碧绿。该长叶子的,叶子茂盛;该爬蔓儿的,四处伸展。我对肩负的任务自我感觉良好。一个月后老汉回来,对我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可是,当我陪他在地里转了一圈后,他的表情却不如先前那般自然。坐地上,捻上一袋烟,嘴里不停地说“不打尖儿,秧蔓欢……”我摸不着头脑了,忙问:“咋的了?”

  他抬头瞭我一眼,又一笑:“不怪你,不怪你。”接着他对我说,南瓜,要打蔓儿,不能让它疯长。最甚的是房后那片棉花,不打尖,不掐顶,光长株秧是不会坐蕾结桃的。“ 见蔓不见瓜,柴火用车拉”,不能忙了一夏,秋天收一车柴火吧。老辈人说,满眼的青枝绿叶你觉得是茂盛。其实,秋后那是一堆草。掐尖打蔓,不是伤害它们,也不是让它受“ 苦”,种庄稼跟培养人一样,你得管它,管束也是爱护。丢弃了身上的“旁枝侧叶”只是一时的“苦痛”,为的是将来硕果累累。如若心随风意,就晃了地一秋,费了人一世啊。

  他又说:“水地里的黄瓜,旱地的葱。”有的作物喜水,有的作物耐旱,浇水灌地也是细致活,把握了庄稼的习性,才能黄瓜清脆、葱味足。我们边走边唠,老人指着院里的一棵樱桃树说:“ 樱桃好吃树难栽”,这树你每年都得修剪,“ 树不修,果不收”。听了这话,我不禁心生感慨:人也要丢弃无用嗜好,专心做事,学本领,才能成大事呀。

  老人说,早年时他也不懂这些,全是日常下地,边干边学。比如房后那片自家地,开始看东家种瓜他种瓜,西家栽葱他也栽葱。老父亲就把他好一顿训,老话有“一时种韭一时葱,一年到头地里空”。种地要看准自家是什么地,适合种什么。还要看看自家人力财力,能够干什么。不能瓜贵了,砍了玉米种瓜;蒜火了,拔掉辣椒种蒜。而是要发挥自身长处,学习邻居技术。老话说“一口吃不了两样饭,一手捉不住两条鱼”,啥都想要,行不通。凡事因时就理,“栽黄瓜搭架,种葫芦靠墙”,违了它的习性,它不给你收成。

  大自然中的一些规律同社会活动确有相通之处,如果能养成多观察自然再细细品味生活的习惯,或许就可以成为一个智者。

  责任编辑/ 钟鑫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