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 来源:辅导员
  • 关键字:阅读教学,初中语文,培养策略
  • 发布时间:2024-06-25 10:50

  滕敏

  (江苏省徐州市大学路实验学校 221006)

  摘要:“读中学”,是一种由认知到实践的学习过程,是一种促进学生经验生长的方式,也是一种育人方式的变革。文章结合将具体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从创设情境,加深阅读认知;角色扮演,鼓励个性发展;主题讨论,促进交流互动;展示活动,加强反思总结等几个方面,论述了阅读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促进阅读经验生长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问题意识;读中学;阅读教学;初中语文;培养策略

  随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深入实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对于阅读教学而言,教师不能将其单纯看做传授知识的途径,更要视阅读为一项社会活动,着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学会“读中学”“做中读”“读中做”。通过积累阅读经验,养成敢于质疑、认真思考、积极探索的优秀学习品质,充分体现阅读育人的价值。基于此,我将从创设情境、角色扮演、主题讨论、展示活动等角度入手,探究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一、创设情境,加深阅读认知

  回顾以往的阅读课堂,教学过程通常会限制在文本之中,要求学生在品读文字的同时,产生深刻的学习思考。但对于初中生而言,单调的文字比较枯燥乏味,即使作者的笔力再深厚,也难以引起学生的联想和质疑。因此,若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意识,教师应当采取创设情境的阅读方式,构建超越性的阅读体系。通过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将阅读过程与外部事物结合在一起,有效加深学生的学习认知,促进问题意识的生成。

  以人教版语文七上《猫》的阅读教学为例,在深入探究这篇课文之前,教师可以先播放一些与猫有关的家庭录像,展示人类与猫相处的生活片段,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比如,有的猫性格懒散,习惯在家中悠闲度日;有的猫性格活泼,习惯在家中上蹿下跳,经常会弄坏家中的物品。此时,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平时在生活中遇到的猫或家养的猫是否也会出现相同的表现?如果你身边有宝贵的物品不慎损坏,而猫正在第一现场,你是否会下意识的怀疑它?你是否会教训它?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出以下阅读悬念:一个爱猫的家庭最终“永不养猫”,这是由什么原因导致的?阅读作者郑振铎的文章《猫》,你是否能和作者产生相同的想法?由此,借助视频情境,可以引发学生的生活联想,为阅读教学做好铺垫。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探究解谜欲望,引导学生结合思考问题、视频情境,与课文故事开展学习联动,有效强化学生的学习认知与问题意识。

  二、角色扮演,鼓励个性发展

  传统的“阅读”概念,以默读、朗读、速读、齐读等多种形式为主。而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经验、能力现状,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因此,教师需要突破传统的阅读形式,在常规阅读的基础上,落实体验性的文本教学,组织多元化的授课活动,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以人教版语文七上《皇帝的新装》的教学为例,针对这篇童话故事,教师可以与学生通力合作,将其创新改编成情景剧,以对话的形式呈现故事内容。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分别扮演皇帝、裁缝、大臣、民众、小孩、旁白等多个角色,将故事情节生动地演绎出来。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认真揣摩每个角色的人物形象,思考应当用什么样的神态、动作表演出人物的特点。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的演绎都渗透着其个人独特的理解。学生们可以认真观看他人的表演成果,与自己的作品相互对比,认真思考各个角色的演绎是否合理、是否符合个人形象。由此,不仅能推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发展,也能促进学生的深度思考,在潜移默化中生成良好的问题意识。

  三、主题讨论,促进交流互动

  若想通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不能让学生一直处于“闭门造车”的阅读学习状态,而是要基于学生的经验成长,加深学生的学习认知,在阅读教学的基础上开展多样化的主题讨论活动。学生们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可以分享彼此的阅读学习经验,相互提出质疑,相互辩证分析,从而起到取长补短、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这对其问题意识的成长大有裨益。

  以人教版语文七下《伟大的悲剧》的阅读教学为例,教师可以提出讨论主题:“第一是否拥有一切?第二是否不值一提?”鼓励学生结合原文,积极举例说明,表达自己的个人观点。比如,有学生赞同这个观点,因为提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人们都会不假思索地想到阿姆斯特朗,但提到第二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人们就会选择性的遗忘。有学生则驳斥这个观点,虽然第一名会铭记在人们的心中,但这并不意味着第二名的努力就会平白付诸东流。比如运动会上伊朗队男子乒乓球队仅靠三人参加团体战,却击败了强国日本,荣获一枚宝贵的铜牌,虽然他们并未折桂,但其坚强不屈的奋斗精神获得亚洲人民的一致称赞。由此,通过主题讨论活动,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在辩证和讨论的过程中促进问题意识的生成。

  四、展示活动,加强反思总结

  为了充分发挥“读中学”的教学作用,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教师应当转变以“考试分数”为主的单一评价方式,构建以展示和欣赏为主的评价体系。让学生在评价活动中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通过自评和互评加强反思总结,培养良好的问题意识。

  比如,教师在完成阅读教学之后,可以组织阅读学习交流会。鼓励学生轮流上台,讲一讲自己近期的学习收获。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表现自己,比如,选择一个角色,为其总结人物小传。再比如,选择一篇课文,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文章的剧情逻辑与人物关系。根据学生展示的成果,教师和其他同学要从客观的角度点评和质疑,指出其中的优点与不足,提出改进的建议,以促进展示者的深刻反思,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结语

  问题意识的生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语文教师应当与时俱进,积极改进教学手段。通过情境教学、主题教学等多种方式,构建超越性、体验性、经验性的“读中学”阅读体系。让学生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参与阅读活动,进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转变育人方式,在发展学生生活经验的同时,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经验生长的初中语文“读中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C-b/2021/02/15)研究成果。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