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线上线下融合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实践研究

  • 来源:辅导员
  • 关键字:线上线下融合,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
  • 发布时间:2024-06-25 11:40

  刘中华

  (和龙市第一高级中学校 133500)

  摘要: 在信息社会人工智能迅速发展背景下,计算机信息化技术整合融合AI 技术手段应用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想象空间,教师要把线上与线下的教育有机地融合起来,使线上线下物理实验教学相结合成为建设优质课堂的一种主要途径,使各自优点得到最大程度地利用,同时也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有效提升教师在课堂上的授课效果,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

  关键词:线上线下融合;高中物理实验教学

  引言 混合教学是一种基于网络的新型教学方式,随着现代教育的持续发展,它已经逐渐融入到课堂之中,从而使课堂教学发生了变革;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为此,我们要利用好“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促进高中物理的课堂教学效果。但是,这种新型的教育方式在国内尚处在起步的时期,实施这种教育方式给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机会和挑战;对网络教学中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进行有效利用,是对教师创新思考能力的一种挑战,也是机遇。

  一、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方法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发挥的作用

  强化“线上线下结合”的教育模式,促进教师教学的持续革新,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实验教学引入各种教育资源,提高了教育的覆盖面。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候,充分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微电影的资源,让学生自己去做有关知识的训练,让他们对所学的课程有一个比较全面和系统的认识。在教材方面,适当使用影像、声音等资讯,能激发学生专心听讲,提升课堂的效能。在对现有的教科书进行教学的基础上,将其作为一条主线,注重对网络教学资源的合理开发。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平台进行实验教学,将与物理教育相关的即时案例、生活案例等进行搜集,从而为学生的学习与应用搭建一座桥梁。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颖的混合教学方法,它可以提高中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他们的独立思维能力,以及物理实验教学效果[1]。

  二、基于线上线下融合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优化策略

  (一)根据实验教学内容考虑线上线下教学方法的使用比例

  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育方式中,教师要在整个过程中贯彻新课标,对《新课标》进行全面的解读,掌握其内涵;根据学生的具体状况,对线下的教育内容进行适当的调节,保证它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方向,使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教师根据计算机信息技术实验教学的结果,从背景中清楚了解到学生对于哪些部分的知识掌握的不够准确,有针对性地设定了一个目标。从而大大提高教学的质量。

  比如,在教授《曲线运动》相关内容时,老师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把这个试验演示给学生看,而学生也做完了一部分。然而,面对同样的问题,学生却没有办法举一反三,这就意味着,他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还不够透彻。对知识点的迁移运用还是很陌生。因此,教师可以设定离线的教学目的,例如:掌握直线运动中的速度、方向。掌握物体作曲线移动的情况和分析方法。将研究结果与教学目的进行比较,从而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有针对性地给他们解释,让学生制定下一阶段的学习计划。

  (二)在实验教学活动环节,使用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方法

  在进行线上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教育资源,让他们对物理现象有更多的认识;要对重点有所了解,抓住它们的变化规律。如果教师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平台上开展现场教学,可以将电子课本上的一些东西给学生看,让他们与课本相联系,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也要对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疑惑。教师还可以给学生看有关的教学录像、名师讲解、实验演示等录像,使那些抽象的物理学内容,变得形象而又生动,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比如,在讲授《相互作用力》有关内容时,教师可以事先对班级学生的学业状况进行调研,掌握班级的学情,了解多数学生在学业上的共性问题,并对学生想要采取什么方法进行学习,他们对物理课堂有什么看法等等进行了解。只要做好这些工作,教师就可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实现分层教学。然后,教师按照学生的意见来改进自己的教学内容,比如让学生去看一段录像,录像里有一颗树上的苹果掉在了地上,桌子上的杯子掉在了地上,这样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起来,然后把他们带到后续课程当中[2]。

  (三)在实验教学反思环节,使用线上线下融合的方法获得反馈线上教学固然有诸多优势,但单纯使用线上教育方式也是行不通的。因为部分同学缺乏自主意识,在没有老师监督的情况下,他们会自主去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情,不会主动去学。久而久之,他们的学习习惯就会发生变化,计算机信息技术学习也就是走过场,有的时候还会出现一些通过其它作弊等方式来解决问题的不良情况。根据每个学期的实际表现和进步情况,强化对学生的考试和评价。不要用考试的成绩来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而是要把教学方式进行优化,从而促使教师进行持续改进,并在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

  比如,在学习《导体的电阻》的有关内容之后,老师可以在教室里做一个小测试,以此来检验每一节课学生对于这些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所遇到的一些共同的问题。然后,适时地给学生解释问题,让他们能够明白其中的精髓。比如,从测试中可以看出,学生已经学会了电阻的概念,并且已经掌握了相应的公式,但在解题中,他们对电阻率的计算方法还不够熟悉。此时,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也要反思一下,教学的过程和内容是不是还有什么不足之处,所展现出来的知识是不是比较抽象。只要找到理由,就能把教学的水平推向一个更高的台阶。

  结束语

  在高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怎样才能更好地运用这种方法,要求教师们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深入的探索和实践,对混合教学模式进行持续改进,改变原来的单一封闭的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其优点,让学生的物理知识得到更好的帮助,从而让教学的效率得到更高的提升。参考文献

  [1] 李丹.高三物理习题课混合式教学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2021.DOI:10.27159/d.cnki.ghzsu.2021.003723.

  [2]张伟东.高中物理线上与线下教学融合问题解决途径[J].高考,2021,(30):109-110.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