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路径简析

  • 来源:知识文库
  • 关键字:初中,历史,教学
  • 发布时间:2024-06-29 19:49

  李正玲

  随着新一轮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学教育改革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强化学科素养是现阶段的主要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结合教学实践,从实际情况出发,积极革新教学理念,利用新方法开展教学,将各阶段教学目标落到实处。在青少年教育体系中,初中历史学科作为一门特色课程提供了丰富的人文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在历史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是对当下教学模式的发展与创新,有助于丰富学生知识,引导学生感受优秀传统文化。

  1 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历史教学面临着新形势,历史教师不仅要重视引导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同时还应培养学生养成科学的历史思维意识,从而让学生内心生发出民族自豪感和对传统文化的崇拜之情,树立文化自信。将传统文化教育和初中历史教学相结合,有助于提升学生学科素养,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与社会责任感,提高教学效率,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复兴。

  首先,传统文化教育与历史教学相结合可以提升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新课改过程中,学生的核心素养一直是教育工作者们关注的重点,而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也就成为各学科教师教改任务中的一个侧重点。着眼于初中历史教学角度来看,历史学科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初中历史教师应该积极探索教学新模式,逐步对历史课堂教学加以优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藏着浩如烟海的文化史料、民族精神和美德品质。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历史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强化其核心素养,进而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其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对初中历史教学做进一步的优化。新课程改革逐渐深入,教学模式也出现针对性的调整。结合新课程标准,教师应勇于革新理念,创新教学方法,通过优质教学模式来提升教学实效性。而从初中历史教学角度来看,教师应立足于新课改,围绕传统文化这个发力点开展教学,并在此过程中引入创新性项目,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增强课堂生命力,推进历史课堂教学不断优化完善。

  最后,传统文化教育与历史教学相融合,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过去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下,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得教育工作者们给予传统文化更多的关注,开始专注于传承传统文化并推动其实现创新式发展。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是传播传统文化的主阵地,教师应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情况推动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初中生学习、体验传统文化,让学生不断了解传统文化瑰宝,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并主动投身到弘扬传统文化的活动中去。

  2 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路径

  2.1 营造情境氛围,丰富历史体验

  在初中历史教科书中,传统文化知识几乎贯穿全书,要想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深入了解并挖掘教材,对传统文化内涵产生深层次的体验和把握,建议教师采用“体验式教学”来组织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亲身体验的机会,使之更好地整合知识,从而达到自我建构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对现有教学资源进行配置重组,根据教材内容设计核心问题,营造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快速整理、归纳,开发拓展学生思维;同时,教师将实际生活和传统文化知识联系在一起,营造出具体的情感情境,让抽象的知识具象化,激发学生内心情感共鸣,使家国情怀实现内化,真正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简单来说,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营造出情感氛围,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活力,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潜能。

  (1)营造问题情境,设置悬念。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难免会产生疑问,教师应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提前设置悬念,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其探索历史根源。例如在学习《史记》相关知识时,笔者设计了一个问题,要求学生查找周幽王、霍去病、司马懿和曹操四人的资料,并标注出各自对应的条目。A学生举手回答:周幽王应该查阅“周本纪”,霍去病和司马懿要查阅“列传”,曹操要查阅“本纪”。B学生立刻提出了异议:不对,虽然司马懿没有称帝,但是他的孙子司马炎后来当上了晋朝的皇帝,还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所以司马懿应该在“本纪”里查阅才对。这时,笔者并未公布答案,而是引导学生继续思考、辩论,最终C学生给出了正确答案:A和B的说法都有错误,因为司马懿和曹操都属于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而《史记》的创作者受所处年代的局限,根本没有记录汉代以后的事情,所以司马懿和曹操的资料在《史记》中是查不到的。通过预设这样的问题,在问题中留下陷阱,让学生下意识地认为司马懿和曹操在《史记》中有记载,制造问题冲突,等到答案揭晓的那一刻,学生恍然大悟,从而对知识点的印象更为深刻。同时,学生也更愿意积极思考,经过探讨总结自己在史实方面的错误认知,教师也能从旁纠正并引导学生对各时期历史知识进行回顾性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时空观念,并强化学生的证据意识,使之主动思考,对历史事件或者人物形象做出客观评价。

  (2)营造情感情境,在课堂中融入情感教育。营造情感情境能够让学生产生沉浸式的情感体验,使之对历史人物形象产生独特情感记忆。同时,营造情感情境也为学生搭建了一座通往优秀传统文化的桥梁,其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也更趋于客观、全面和细致,能够更好地汲取文化养料,增强爱国情感与文化自信心。例如笔者准备了关于司马迁创作《史记》和张仲景创作《伤寒杂病论》的素材,强调司马迁幼时就聪慧好学,博览群书,青年时云游天下,积累素材,了解民情,探访名山大川,树立了撰写史书的志向,等到后期遭受宫刑,依然矢志不渝,强忍心灵和身体上的折磨,最终完成《史记》这部史学巨著。而张仲景也同样谦虚好学,每月固定时间问诊看病,并且四处拜访名医,整理药方,最终结合前人经验和行医实践,创作出《伤寒杂病论》。等到学生了解素材内容后,笔者提出问题,让学生站在个人角度来探讨,两汉时期为什么能够铸就出如此光辉灿烂的文化,学生就上述素材得出结论:司马迁具有坚韧不拔、忍辱负重的品质;而张仲景一心为民,不惧辛劳,勇于担当。对此,笔者给出了肯定的态度,并告诉学生两汉之所以能结出如此之多的科技与文化硕果,与古代人民的优秀品质是密不可分的。而现在我们有更好的生活条件,更应该继承先民的品质,做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笔者总结后要求学生思考后给出答案,例如学习本节课以后有哪些收获?对哪些内容的印象最深刻?是否还存在疑问?有没有其他想了解的知识?通过问题继续拓展学生思路,让学生充分认知两汉时期的文学创作背景,真切体会司马迁、张仲景等名士大家的性情品行,增进对传统文化著作的理解。

  2.2 剖析教材内涵,激发学生能力

  (1)着眼于课前导言,突出学习重点。课前导言是初中历史教材的一大特色,教材中每一课课首都有一段课前导言,以往版本中多通过传说、古诗词或者历史故事的形式作为课前导言,而部编版教材做出了调整,课前导言明显精简,字数大幅减少,内容也侧重于概括课文内容或历史事件的原因、经过与结果,首先对内容所涉及的基本史实进行陈述,进而设计连环问题和悬念,引导学生思考。以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青铜器与甲骨文》为例,本课导言内容如下:“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创造了灿烂的文明。青铜器和甲骨文反映了当时高速发展的文明。青铜器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又具有怎样的高超工艺?甲骨文记事的内容及其造字特点又是什么呢?”分析导言内容不难发现,首句是对上一课知识的复习,阐述了自夏朝到周朝,随着国土面积的增加、统治制度的完善,文化迅猛发展,继而导出本课重点——甲骨文和青铜器。又如七年级下册《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一课,其课前导言强调了明代中后期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各类杰出科技著作大量出现,同时文学艺术也硕果累累,成绩非凡,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比如明朝有哪些著名的科技著作和宏伟建筑,明代小说又有哪些代表作等等,指导学生基于唯物史观的角度,从明代社会发展背景对其科技成就乃至文学艺术的发展进行分析。

  总而言之,课前导言提及的问题是本课重点内容,教师应对课前导言有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充分利用课前导言组织课堂教学,让学生明确本课重点,把握好学习方向。

  (2)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拔高教学立意。历史教师应树立这样的认识,即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必须和当今社会现实相结合,应做到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将历史融入现实。在部编版初中历史教材中,各个单元中均有涉及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虽然还是通史体例,但无论是在课程立意还是在教材内容上,部编版教材已经做到了删繁就简、整合提炼。因此,教师应对教材善加利用,把握好教材文本的“变”与“不变”,深入探索与时代发展相符的历史教育内容。以《两汉的科技和文化》为例,简单来看,该课包括四个部分内容,而且这四部分内容并列存在,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内在联系,但是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四个部分存在共同点——传递社会价值,司马迁具有求真务实的精神,而张仲景与华佗皆有仁医精神,道佛两教注重修身养性,崇德向善,这些都是对美好精神品质的向往与追求,也是对当代价值观的折射。因此,教师要对文本时代背景展开深入分析,找到核心问题并与当今时代相结合,赋旧知识以新内涵,做到古今衔接,拔高教学立意。例如在讲解贾思勰与《齐民要术》时,除了阐述贾思勰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巨大贡献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播放《功勋》袁隆平事迹片段,从贾思勰到袁隆平这两位农学家,让学生能够真正意识到辛勤耕耘、不懈努力,是中国人从古至今就没有改变过的精神品质,这是对农学家科研精神的最好诠释,也是对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真正传承。

  2.3 把握课堂教学,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1)引入归纳教学法,锻炼学生概括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归纳教学法不仅包括教材内知识,还涉及部分教材外的知识,其主要是对学生加以引导,使之通过归纳、概括以及总结的方式发现本质,从而掌握规律,不断积累知识,学会解决同类问题。归纳式教学法注重锻炼学生发散性思维以及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独立思考。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归纳教学法来介绍诸子百家,翻阅教材内容发现,该章节主要是对各家学派思想观点以及政治主张做了集中讲述,但普遍强调以民为本,时至今日,我们仍然秉持着以民为本的理念来治国理政。教师可罗列教材知识,同时提取古往今来的民本思想观点,然后通过表格将二者联系起来,对比突出传统文化的思想价值,再用归纳教学法带领学生阅读教材,归纳总结基础知识,分析先秦时代思想家的政治立场和观点,最后对学生的观点加以归纳和总结,并展示最终答案。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入明清思想家(例如黄宗羲、顾炎武等等)的观点以补充。除了在新授课上的应用,归纳教学法还可用于旧课复习,教师在精研教材的基础上将其中传统文化内容部分整理出来,按照相应的主题对各课知识点进行重点复习,发掘出传统文化的闪光点。

  (2)开展史料教学法,强化学生史料研究能力。近几年来,材料类题目在考试中所占比重明显增加,这对学生史料研究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然而史料实证能力是循序渐进,逐渐养成的过程,如果等到高中时期才开始重视锻炼学生史料实证与研究能力,时间未免太晚。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逐步引用材料开展史料教学,锻炼学生史料研究能力,及时总结学生遇到的难题和知识盲区,并妥善予以解决。以四大发明知识点的讲授为例,笔者要求学生研究材料,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对四大发明的意义和影响进行分析。在这里笔者准备了两则材料,其一是描述四大发明促进了欧洲思想解放运动,其中造纸术与印刷术促进了欧洲教育发展,而火药则为西方国民军制提供了保障,航海家们利用指南针成功穿越大洋,美洲大陆被发现,全球由此逐渐成为紧密联系的整体。其二是四大发明的大规模应用推动了西方的科学复兴,也是近代繁荣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所学教材知识的支撑下,学生认真、深入分析素材,最终得出结论,即四大发明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对于世界文明发展乃至近现代世界形成产生了强大的推动作用。总之,将史料引入课堂教学,带领学生对知识点展开层层分析,锻炼了他们的史料实证能力,也能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多元性。

  (3)组织课堂表演,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与枯燥的政治经济制度等知识点相比,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显然更有趣味性。然而初中生尚缺乏理性思考能力,倘若文本太过冗长,其对于传统文化知识的理解力就会下降,而在课堂上表演节目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通过课堂表演创造活泼热烈的课堂情境,让教学不再沉闷和枯燥,同时又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使之更深刻地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例如在学习《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时讲到了《红楼梦》的相关知识,笔者特意策划了《刘姥姥进大观园》这一段的剧情表演,首先将《大观园》的图片放在大屏幕上,然后询问学生这幅画到底描绘的是哪个地方,学生纷纷摇头,笔者给出答案:这就是贾府省亲别墅、让刘姥姥眼花缭乱的《大观园》。我们常说艺术源于生活但是高于生活,通过阅读文学艺术作品,学生的传统文化内涵得以丰富,对于历史的认识也不断拓宽。大部分学生知道《红楼梦》,一部分同学可能还读过这部经典著作,因此笔者又接着提出了问题:①为什么《红楼梦》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②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带着这样的问题,笔者引导学生分组进入课堂表演,让学生通过历史剧表演来体验《红楼梦》的魅力所在,同时对《红楼梦》中的人物刻画有更深刻的体会。本次课堂表演包括刘姥姥进贾府和宴请刘姥姥两个片段,演职人员包括贾母、刘姥姥、凤姐、鸳鸯、贾宝玉、林黛玉、史湘云、贾母、王夫人、薛姨妈、贾探春等人。等到学生表演完毕,笔者又提出如下问题:观看完同学们的表演,请大家想一想,为什么贾府众人听了刘姥姥的话哄然大笑,这说明什么问题?另外,在刘姥姥的眼中,贾府的生活和她所经历的有什么不同?是不是有很强的冲突性?这样的冲突又说明了什么问题?等到学生认真思考并得出各自的答案后,笔者点出中心思想:通过同学们的表演,大家不难发现,《红楼梦》并不是一个平淡或者平凡的故事,而是对封建社会末期的真实反映,它深刻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现实,刻画出豪门贵族的奢华生活,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平。而在穷困潦倒的艰苦环境里,作者曹雪芹选择直面困难,十年如一日呕心沥血坚持创作,最终铸就了《红楼梦》这一不朽名著。这种勇于对抗命运、不畏艰辛、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由此,笔者通过设计历史剧表演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其积极性得到有效调动,能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深入体会《红楼梦》中的语言与人物形象刻画。同时在表演结束后进一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根据人物和事件所发生的具体时代背景展开分析,学会追求真善美,体会传统文化中所蕴藏的真挚情感以及所要传递的时代价值。

  又如笔者在讲述《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时组织学生以“完璧归赵”的故事为蓝本分角色表演节目,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而无论是表演者还是观看者都对《史记》的艺术魅力有了深刻的体会,通过节目表演,学生感受、揣摩历史人物情感,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推理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提升。

  (4)与活动课相联系,实施合作探究式学习。在初中历史教材中,几乎各单元都提及了文化史内容,这些知识丰富且零散,抽象又难以理解,单凭纸质课本难以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魅力。随着近些年初中历史教材中新增活动课内容,教师可以由此入手,与活动课内容相联系,对教材内容加以整合,梳理文化之间的逻辑关系,营造出特定的空间和时间氛围,让学生产生现场感,从而对历史产生更深刻的理解,更好、更积极地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以“探寻中国传统节日”这一主题活动课为例,笔者指导学生提前查阅资料,并通过手抄报、小物件制作、粘贴画或者PPT文稿等形式展示查阅成果,然后结合所选题目来划分小组,各小组成员深入研究,彼此之间交流成果,这样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学习传统美德,进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而学生通过探究式学习也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通过课堂分享和小组交流,语言表达能力也随之提升。

  又如在“与名人为友,与历史同行”的主题活动课上,笔者先以古诗词为引子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忆自己最爱的古诗词,并说出宋代一些著名的诗人和作家,并说出他们各自的著作,学生很快给出了答案,有的最爱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有的喜欢李清照的《一剪梅》,有的学生偏爱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还有的学生列出了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对此,笔者都予以肯定,然后提出了下一个要求——让学生们了解上述诗词写作背景,从而引入本课主题“与名人为友,与历史同行”。接下来,笔者让学生们举手表决选出一位作为同行者的诗/词人,并说出选择的理由,然后分组交流讨论。以苏轼为例,笔者将《定风波》一诗介绍给学生,并通过多媒体介绍了苏轼的生平和诗词成就,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对苏轼的这首诗歌做出解读,从“乌台诗案”被贬,到远赴黄州的第三年,因春游遇雨的苏轼挥毫写下这首《定风波》,展示了他的沉着镇定,即便仕途不顺也洒脱淡然、安之若素、不颓不丧,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由此,历史教师能够利用主题活动介绍文学家的生平与著作,并使之与语文课堂有所区别,即学生了解在历史课堂上学习古诗词,其目的是了解创作背景和深层含义,明白作者的爱国情怀与人生信条,学习其高尚品格,从而对传统文化中所蕴藏的价值有更深刻的思考,而非浮于表面。

  3 结语

  综上,本文简要分析了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提出了针对性策略,并结合初中历史教学实践提出现阶段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路径,希望对广大历史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同时,初中历史教师也要牢牢抓住历史发展机遇,坚定岗位职责和历史使命,紧跟时代潮流,根据教学需求选择合理的教学方式,提升个人传统文化素养水平,以有效提升学生思想素质,使之真正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第八中学)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