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乡村治理现代化视角下的审计监督体系研究
- 来源:广东经济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审计监督体系,监督合力,乡村振兴战略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07-09 11:38
王丽娜
(中共忻州市委党校 山西忻州 034000)
【内容摘要】乡村治理现代化视角下审计监督体系构建,能够有效预防乡村治理中各类经济问题的发生,同时有助于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推进。目前审计监督嵌入乡村治理实践中面临审计监督队伍素养不高、乡村审计监督程序复杂、审计监督法律制度短板等问题,据此文章从健全审计监督制度,高效规范开展审计活动;优化审计工作程序,保证审计过程公平公正;创新审计工作方式,形成乡村审计监督合力;组建专业审计队伍,强化乡村治理的权威性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能够最大化提升审计监督效果,为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注入新活力。
【关键词】乡村治理现代化;审计监督体系;监督合力;乡村振兴战略
一、乡村治理现代化视角下审计监督体系构建的现实意义
乡村治理现代化视角下审计监督体系构建,能够有效预防乡村治理中各类经济问题的发生[1]。在乡村振兴战略和乡村治理现代化推进过程中,审计机构在制定和执行各项政策内容时难免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在各级政府部门越来越重视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情况下,大量资金和资源进入到乡村社会中,各类风险防控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此,若能将审计监督嵌入到乡村社会治理实践中,依托国家审计的约束性和威慑力,不但能够提升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效率,引导他们科学分配和使用各类资金、资源,这对提升乡村治理效率、推进乡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再者,乡村治理现代化视角下审计监督体系构建,有助于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过程中,国家审计监督能够起到重要的“经济监督”作用,通过审计业务的介入可在乡镇政府部门和审计机构之间建立起彼此制衡的监督和评估机制,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落实各项审计政策,保证乡村振兴项目资金的合理、合法使用,乡镇政府部门依托审计结果将会加大力度监管乡村社会中的各类经济行为,通过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和精细化分工合作,做好对重点资金、重大项目和重要问题的审计监督工作,实现我国乡村社会的繁荣安定[2]。
二、审计监督嵌入乡村治理实践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审计监督队伍素养不高
在审计监督活动开展过程中,负责该项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对最终所能获得的审计质量有着最重要影响,农村审计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提升农民群体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与城市中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相比,乡村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普遍有所欠缺,城市能够为优秀审计人才提供更多更好的福利和薪资待遇,导致乡村审计人才匮乏,直接影响了乡村审计监督的高效开展。
(二)乡村审计监督程序复杂
简明、公正且规范的审计监督程序是保证审计结果合法性的重要基础,并能够提升乡村审计监督实际效果。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审计业务开展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问题。乡村财务审计多项工作开展过程中都没有明确的规定作为指引,如审计信息的收集、审计报告的制定、审计内容的落实和审计结果的维护,审计人员只能依靠自身知识和以往经验开展这些工作。很多审计人员在实践中为了提升工作效率,往往习惯于简化审计流程,一旦其中某一环节出现了问题,后期便很难再对其查证,无法找到问题出现的原因,导致审计监督流于形式,大大影响了乡村审计的实际效果。
(三)审计监督法律制度短板
乡村治理现代化视角下,为切实提升乡村社会治理能力,构建完善的审计监督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是一项关键内容,但现实情况却是国家各级政府部门针对乡村地区的经济活动尚未颁布高效且完整的法律法规文件。目前只有农业农村部出台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规定》这一政策性文件,文件中虽明确了农村审计各个部门应落实的各项工作内容,但在法律层面上却没有为审计监督的开展提供依据,部分地方乡村审计工作存在走形式,审计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无法得到保证,无法满足新时期乡村审计的现实要求。
三、基于乡村治理现代化视角下的审计监督体系构建路径
(一)健全审计监督制度,高效规范开展审计活动
强化审计监督是实现乡村善治和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的有效举措,在乡村治理实践中应深入挖掘审计监督的功能作用,健全与审计监督相关的各类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以强有力的审计监督保证乡村审计活动的高效开展,切实推进我国乡村社会中的基层经济管理和基层干部党风廉政建设等工作,最大限度地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营造和谐、健康的乡村社会环境。
在实践过程中,一是要建立专属于我国乡村地区各类审计工作的审计指南,明确乡村治理主体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确保每一类审计活动的开展都是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二是要设置独立部门负责评估各项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的落实情况,评估过程中应及时发现法规制度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错误问题并对其进行优化改进,从而不断完善乡村审计监督的法规体系。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乡村治理经验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为实现乡村社会的善治、法治并保证审计工作的规范化开展,其有效策略便是完善审计监督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实现我国乡村审计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发展。我国部分省级地区相继出台了《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性文件,通过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旨在保证各项审计工作内容的严格落实,提升专项审计质量,优化乡村地区的集体经济组织管理体系,为农村集体经济的审计监督工作提供法律依据[3]。
(二)优化审计工作程序,保证审计过程公平公正
制定标准且规范的审计工作程序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审计差错发生的概率,大幅提升审计工作的合理性和精准性,各种类型审计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负责审计人员可以用更少的时间和精力高质量完成审计任务。相反,如果审计单位实行的是混乱不清的审计工作流程,不但可能导致审计工作在方向上出现错误,要想完成审计任务就要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且审计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在审计程序上,工作人员在实践中一定要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具体要做好以下两点工作:第一,要清楚知道政策制度的边界在哪里。审计业务开展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困难和阻碍,审计人员要在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文件的基础上,以实事求是为工作原则,保证审计活动开展过程的严谨性、精准性和客观性;第二,为保证审计工作的整体效果,审计人员应完整收集相关信息数据,当审计机构对相关单位开始审计工作后,被审计单位应及时主动地提供有助于审计活动顺利开展的相关审计资料,如财务报告、原始资料副本、辅助材料和各类工作表格等,保证审计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按照相应的材料归档流程落实各项工作。党的二十大以来,我国各地区的审计单位和机构已深刻认识到严格有序开展各类审计活动的重要意义,在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和特点的基础上,积极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审计机关单位为进一步规范和优化审计工作程序已采取了一些举措,严格遵循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开展审计工作,得到审计结果后及时公布给广大社会群众,广泛吸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出了审计监督的监管和服务作用。
(三)创新审计工作方式,形成乡村审计监督合力
首先,推行“三位一体”的审计工作方式。在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做好国家审计工作是贯彻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的重要政治任务。乡村振兴与我国农村地区的产业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乡村治理、乡村文明建设和农民群众生活水平提升等多方面内容都有着紧密联系,因此,乡村振兴的国家审计通常会涉及来源广泛且数量庞大的资金,只依靠单一化的审计工作方式显然是无法完成这一工作任务的。为此,在国家审计单位的指导下,各地区应大力推行“三位一体”的审计工作方式,即打造国家审计为主导、乡村内部审计为基础、乡村社会审计为辅助的大审计格局,三大主体应密切配合并充分发挥出各自优势,实现审计监督全过程覆盖,将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和乡村社会治理过程中存在的弊端问题真实且客观地反映出来,促进乡村治理现代化[4]。具体来说,政府审计部门应起到指导和引领作用,乡村地区的审计人员则要积极主动地开展各项审计活动,社会审计机构则主要起到辅助和支持作用。社会审计服务并不是免费就能够获得的,乡镇级政府部门需要付费购买,应通过构建完善的审计项目、合同、成本和质量管控机制,确保购买到最适合的社会审计服务,当出现问题纠纷时能够找到相关责任人,确保审计监督工作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其次,新时代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和云计算等数字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我国各行各业的工作方式和业务流程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升级和优化。在现代化数字信息技术的影响下,乡村社会治理方式和工作内容将随之发生变化,这便对国家审计提出更高要求,传统单一的审计工作方式已无法满足乡村振兴和乡村治理的工作要求,基于乡村治理现代化视角下开展大数据审计便成了必然趋势。
最后,应积极推进协同审计监督的工作方式。各地区各级审计机关应在准确把握审计署工作要求的基础上高质量开展对国家重大政策方针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工作,将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情况和乡村治理效果等内容纳入进来,联同本地区的民生、财政、金融、经济责任、环境保护等各领域主管部门和社会企业及机构协同开展多样化的审计监督活动,形成审计监督合力,保证专项审计的整体效果,实现信息共享、数据共享、资源共享和成果共享,建构全新的审计方式,以完善的审计监督体系加速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
(四)组建专业审计队伍,强化乡村治理的权威性
一支专业化且高素质的审计监督队伍能够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和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生活质量提供人才支持和保障,因此,政府职能部门对我国乡村社会中的审计人员应安排针对性的培训和教育课程,严格监督和考核整个培训过程,完善审计队伍人才结构,切实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对乡村审计人员开展多样化培训,既要完善他们在审计领域的知识储备,还要增强他们的实战审计技能,确保他们能够轻松应对各项审计任务。同时还要强化审计人员的责任意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计理念,审计工作归根结底就是一项为老百姓和广大农民群众服务的工作,开展各类审计活动的根本目的都是要保障人民的合法利益。审计人员应具备坚定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树立积极健康的服务理念,与相关部门的负责人要能够有效沟通,面对各项审计任务时都要依法办事,绝不徇私舞弊。乡村治理现代化视角下的审计监督是一项兼具系统性和专业性的工作,审计人员要具备较强的政治素养、职业能力和道德素养,实践中通过多样化的培训和教育课程组建一支高素质的审计队伍,严肃审计纪律,完善审计监督体系,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 李文君, 王海兵. 乡村振兴背景下村级小微权力审计研究[J]. 财会通讯,2023,(13):111-115.
[2] 李兆东, 罗玉茹. 促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审计监督体系与路径[J]. 财会月刊,2023,44(11):61-66.
[3] 张凤. 审计监督嵌入乡村治理的现实困境与优化对策[J]. 乡村科技,2022,13(08):23-26.
(编辑/ 王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