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营企业的融资风险管理

  • 来源:广东经济
  • 关键字:民营企业,融资风险,风险防范
  • 发布时间:2024-07-09 11:47

  李玉杰

  (青岛新协航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100)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民营企业融资风险的主要表现,探讨了形成原因,提出了从完善企业内部治理、拓宽融资渠道、加强信息沟通、建立融资审查机制等七个方面入手,强化民营企业融资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这旨在增强民营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本文为其他民营企业融资风险管理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民营企业;融资风险;风险防范

  引言

  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重大意义。改革开放40 多年来,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民企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但是,由于自身规模较小、管理水平有限等原因,民企普遍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直接制约着企业的成长壮大。近年来,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民企的经营环境更加严峻,银行信贷收紧,民企的生存发展面临巨大困难与压力。如何顺应经济新常态的要求,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是民企亟待解决的难题。为此,本文在概括分析当前民企融资风险的基础上,探讨形成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旨在增强民企的融资风险管理能力,助力民企高质量发展。

  一、民营企业融资风险的主要表现

  当前,在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大环境下,民企融资活动中的各类风险日益凸显。具体来看,不少民企过分依赖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短期流动资金进行融资,导致企业整体杠杆率过高,一旦银行收紧流动性,企业就面临断流的风险。据统计,近年来民企的资产负债率持续上升。与此同时,民企进行股权融资时,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公司控制权被外部投资者稀释的问题。引入风投、私募基金等外部股东后,企业的决策权和经营方向可能会发生改变,给企业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再者,部分民企为满足融资需求,通过高利贷或者违法集资等途径融资,不仅面临极高的资金成本,还存在法律风险和断流风险。一旦无法按期偿还高额利息,民企的资金链就会瞬间崩溃。最后,还有一些民企在投资决策上存在盲目性,对项目风险评估不足,容易选择一些非主业的高风险项目,结果造成的巨额投资损失可能会直接导致企业破产。另外,近期频发的违约事件也给市场敲响了警钟,显示出民企信用风险加大。总之,在市场环境日益复杂的今天,民企必须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做好风险评估分析,完善内部控制,采取多种措施化解融资风险,确保企业融资的安全。

  二、民营企业融资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

  民企融资活动中的各类风险日益凸显。这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共同形成的:

  (一)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和规模实力还比较有限

  许多民企起步时间不长,自身实力相对薄弱。具体来看,不少民企规模较小,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以下,属于中小微型企业。这类企业在经营管理、风险控制、品牌影响力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短板。首先,在企业内部治理方面,这部分民企普遍没有建立完备、科学的管理体系和组织架构。董事会监管功能不强,监事会缺位。没有设置专门的风险控制部门和相关岗位,企业的风险评估、监测、防范能力比较弱。其次,在经营决策方面,许多民企决策存在片面性,评估投资项目的风险不足,容易选择高风险的非主业投资。再者,部分民企的企业家学历水平不高,管理经验也有限,对公司运营和风险防控缺乏整体规划能力。最后,在品牌影响力上,大多数民企知名度不高,社会声誉储备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银行等机构对企业质量的判断。这些方面的因素共同导致了民企自身风险管理和控制能力的不足,增加了融资中的不确定性。

  (二)融资渠道较为单一,结构失衡的问题比较突出

  当前我国民企的融资渠道以银行贷款为主,直接融资的比例偏低,股权和债券融资规模较小,整体融资结构失衡。数据显示,2020 年我国社会融资规模新增232 万亿元,其中民企获得的融资额度约23 万亿元。而在民企融资渠道中,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和中长期信用贷款约占比例超过了80%。直接融资如企业债、短期融资券、民营企业收益权等融资工具使用规模仍比较有限。一旦银行信贷政策收紧,民企的融资就会受到较大冲击。同时,单一的融资渠道也导致了融资结构不合理,增加了风险。

  (三)部分重要政策在执行中存在偏差,民企融资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

  目前我国在税收、财政、金融等政策方面对民企的扶持力度已有加强,但执行层面的配套和监管还不够到位。部分地方政府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选择性偏向性的问题。例如,在财政拨款和补助资金使用上,存在向国企和地方国资控股企业的倾斜;在银行贷款放款上,国企和民企的审批条件和要求也不尽相同。这些因素增加了民企的融资难度和风险。

  (四)民企整体的行业信用环境建设还比较薄弱

  我国民企整体的行业信用环境建设还不够完善,联合惩戒机制不健全,部分民企存在信用违约事件,严重损害了行业的信誉度,导致外部投资者和金融机构对民企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存在疑虑。在银行贷款审批中,民企的项目通过难度也相应偏高,额度难以释放。同时,在直接融资中,外部机构投资者也不敢轻易向民企注入大量风险资本。这增加了民企的融资难度。近年来,随着“双随机”监管力度加大,“互联网+ 监管”建设推进,民企压力有所加大。这使得一些民企可能采取隐瞒真实信息、账外账等手段应对检查,也增加了民企的信用风险。

  综上所述,民企融资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既有宏观层面的经济环境、政策环境等大环境因素,也有企业自身层面的规模、管理、渠道、技术等影响因素。这需要从多方面共同推进,采取对策进行优化,以降低民企的融资风险。

  三、加强民营企业融资风险管理的对策

  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和日益突出的融资风险,民营企业必须主动适应形势,确保企业融资的安全高效。

  (一)完善企业内部治理,健全风险管理机制

  内部治理是企业风险管理的根本,民企应当高度重视,并以此为基石,逐步健全相关机制。首先,应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引入外部董事实现监事会的独立性,避免老板直接干预企业经营;其次,制定系统完备的风险管理制度,设立独立的风险控制部门及高管岗位,负责企业的全面风险评估与日常监控,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再者,建立决策科学化的机制,对重大投资项目实施集体研讨制,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风险评估,杜绝个人决策的主观性与盲目性。此外,要定期开展风险管理培训,增强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只有从根本上增强企业的内控能力,才能有效防范各类融资风险。

  (二)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融资结构

  单一的融资渠道是一个巨大的风险,这意味着资金供给极易受制于外部环境的波动。因此,民企应采取股权融资与债务融资相结合的方式,使融资渠道多元化,降低依赖单一渠道的风险。具体来看,民企可以考虑在新三板、创业板等中小企业板块直接融资,同时多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公司债券等债务融资工具,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此外,还可以采用信托融资、保理融资、金融租赁等方式改善负债结构,利用杠杆效应拓宽融资空间。总体而言,民企要灵活利用各类融资工具,使融资渠道多元化,降低单一渠道依赖的风险,保证企业融资的稳定性。

  (三)加强对外信息沟通,提升融资透明度

  信息不对称导致投资者难以判断企业真实质量,这将严重阻碍外部融资。因此,民企必须主动加强信息披露,提高透明度。一是要定期发布关键业绩和财务信息,同时聘请第三方审计机构对报表进行核查,保证信息真实可靠。二是要配合监管部门开展调查工作,如实反映企业情况。三是要定期召开业绩发布会,与投资者和分析师进行充分交流,及时回应外部质疑,防止负面消息过度蔓延。只有切实提升信息透明度,金融机构和投资人才会对民企产生足够信任,扩大融资规模。

  (四)建立融资审查机制,评估项目风险

  重大投融资项目的决策质量,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因此,民企必须建立系统的审查机制,防止投资失误。具体来说,应设置独立的投资决策委员会,在项目立项初期就介入参与,组织风险评估小组,采取模型和情景分析等科学方法,对项目预期效益、风险因素等全面审查,出具投资建议报告。此外,还可以聘请第三方中介机构,提供专业的项目评估服务。只有审慎进行投资决策,才能有效规避高风险的投融资活动,确保资金使用效率。

  (五)加强融资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专业化管理水平

  当前,许多民企内部的融资管理人员,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都较为薄弱,这势必导致制定的融资决策存在漏洞,增加风险。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融资管理团队的建设。一是要引入外部专业人才,丰富团队知识结构。二是要加强员工培训,使其掌握项目评估、风险模型、财务分析等专业技能。三是要建立激励约束机制,让员工端正工作态度、提高责任感。只有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支撑,民企的融资决策水平才能不断提高,风险防控能力也会大幅增强。

  (六)完善相关政策法规,规范民企融资行为

  加强制度建设也是防控民企融资风险的重要环节。一方面,国家应进一步完善有关民企财税、金融、投资等方面的政策法规,为民企发展提供良好环境。例如在税收方面,可以适当降低民企的所得税负担;在投融资方面,简化融资审批流程,支持民企直接融资;在政府支持方面,完善财政资助和风险补偿机制等。另一方面,要把好制度这道“闸门”,规范民企的融资行为,严格遵守信息披露等要求,杜绝违法融资、无约束挥霍资金等问题。此外,要健全项目审批和监管协作机制,实现政府、企业、中介机构、行业组织的高效联动。只有政策和制度“双轮驱动”,民企的融资风险管理工作才能落地见效,形成合力。

  (七)构建民企信用环境与信用评级体系

  信用是民企开展融资活动的基石,这需要从整个行业层面形成共识。一是要严格遵守商业合同,杜绝信用违约事件;二是建立信息共享机制,采取行业自律,约束参与主体;三是建立信用评级体系,记录企业信用档案;四是对守信者给予政策激励和社会褒奖。同时,要严厉打击恶意违约者,制定严苛的惩戒措施。只有让守信者受益、失信者付出代价,才能推动民企行业信用体系的建设,为民企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在金融机构的贷款审批中,也应该把企业信用作为重要依据。如果企业信用良好,可以适当调整其贷款利率或期限条件,鼓励信用级别更高的民企发展壮大。

  通过上述措施,民企可以全面加强自身的融资风险管理,防范化解各类融资风险,保证企业融资的安全与效率,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

  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对我国经济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但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值得进一步关注。民营企业要提高风险防控意识,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融资风险管理,确保企业融资安全。同时,国家也应继续完善民营企业的制度环境,助力企业走上良性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林海燕. 民营企业融资存在的风险与对策探析[J]. 中国总会计师,2019,(09):170-171.

  [2] 周洪波. 民营企业的融资风险及防范[J]. 上海企业,2021,(04):84-85.

  [3] 冯敏. 浅析民营企业融资风险管理[J]. 现代商业,2020,(08):143-144.

  (编辑/ 王婷)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