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 来源:中小学教育
  • 关键字:核心素养,初中,数学教学
  • 发布时间:2024-07-29 16:21

  陈芳娇

  (资兴市第三中学)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来说,初中数学教师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不仅有助于现阶段的数学学习,对于日后的数学学习也具有一定帮助。所以为了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初中数学教师应当对课堂教学模式、方法、内容等进行适当的创新,以此达到教学目标。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4)4-006-01

  对于初中数学而言,核心素养包括数学基础知识、数学思维能力、数学应用能力、数学交流能力等方面。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不够丰富,导致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没能得到有效培养。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

  1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概述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具备的且与学生社会发展与终身发展相适应的品行和能力。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是指在初中阶段,学生需要掌握和具备的数学学科的基本能力。而初中数学核心素养主要包含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以及数据分析六个方面的素养,想要对学生进行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通常需要数学教学活动和实践活动来实现。从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来看,其主要呈现出综合性、阶段性以及持续性的基本特征。综合性特征是指学生不仅需要在数学课堂上对数学知识进行掌握,还需要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需要学生具备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阶段性特征是指学生在不同生长阶段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差异,不同学生之间也具有显著差异,这就需要初中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时候,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分阶段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使全部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得到培养;持续性特征是指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不仅仅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完成,需要持续性地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引导,使其使用数学思维思考问题,实现数学核心素养的长时间积累。

  2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2.1 巧设课堂问题,提升学生抽象能力

  抽象能力主要是指通过对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抽象,得到数学的研究对象,形成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和方法的能力。教学中,教师要提高对课堂互动的重视程度,根据教学重难点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的思考问题,启发学生将新旧知识整合在一起,对教学内容形成全新理解,以此促进学生抽象能力的提升。要注意的是,初中生数学基础各不相同,教师在设计互动问题时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合理把握问题难度,使学生在循序渐进地思考中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提升抽象能力。

  2.2 开展小组合作,提升学生能力

  在数学课堂中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数学课题的研究讨论,能够有效地将学生在课堂中的身份由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为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研究数学难题提供广阔的平台,学生在小组中可以与同伴激烈地讨论自己的内心的真实想法,不断地进行思维的碰撞,从其他伙伴身上学习到不同的解题思路,也能够不断地锻炼自己的思维逻辑能力以及培养数学核心素养,从而也有效地凸显了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而且在数学课堂中开展小组合作,能够提高数学的课堂效率.例如在进行“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教学时,数学教师可以将例题作为合作学习任务发布在小组内,由学生自主分配所要解决的部分,通过自己所学过的数学知识以及课外的积累来不断地对这道例题进行研究、探讨、交流,最终,在组内同伴之间达成共识,研究出这道例题的正确答案.此外,数学教师还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在面对同一例题时,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并且尝试去寻找是否有其他的解题思路,让学生在小组内不断地去进行分析、研究.

  2.3 关注数学能力提升

  (1)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教师在教授数学这一强调逻辑推理和解决问题的学科时,应促使学生不只是集中寻找问题的解答,更应深入理解问题的本质。通过提出耐人寻味的问题,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2)课堂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数学是一门强调推理和证明的学科,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引导和启发学生发现问题中的规律、构建思维模型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逻辑推理习惯,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3)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沟通能力。数学是一门注重交流和表达的学科,教师应给予学生充足的表达机会,关注学生的表达方式和思维过程。教师可以设计小组讨论、展示汇报等活动,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4)教师需要重视提升学生的数学实际运用技巧。由于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实践性的科目,教师需要通过构思实际问题和数学模型等,培育学生把数学理论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技巧。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价值,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4 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作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发现和纠正学生数学学习缺陷和错误的重要措施。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中,初中数学教师通常都是以单一化的教学评价为主,借助考核、考试等方式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价,以此判断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成果。这种单一化的教学评价方式作为应试教育下的产物,其通常都是以提高学生数学知识水平为主。但在新课改背景下,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作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新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数学教学的新要求,初中数学教师不仅仅需要对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评价,还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数学思维、课堂表现等进行评价,对学生多方面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因此,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师应当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将数学核心素养作为教学评价的重点,通过优化教学评价的方式,将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落实到位。

  结语

  总之,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改革工作成为了当前我国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更是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重点目标.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当前我国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来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从而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目标的有效达成.

  参考文献

  [1]赵颖颖.探讨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J].教育界,2023(07):23-25.

  [2]陈亚香.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J].中学数学,2022(24):73-74.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