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太焦虑了

  “别太焦虑了。”汪华在台上说。

  前两天我去参加极客公园主办的AGI大会,偶遇了那位喜欢在直播里冒充应届生去面试的马力老师。于是我们坐在一起听汪华的演 讲。

  我和马力老师是老朋友,我们2010年就在一起做豌豆荚了。豌豆荚属于创新工场孵化的第一批项目,那也是创新工场的创业早期,我们在创新工场的办公室里办公,每天都会见到汪华,他也是创新工场的联合创始人。后来,我们搬离了创新工场、独立融资,汪华一直担任豌豆荚的董事。

  说实话,以前和汪华一起开会,我是又害怕又期待。害怕是因为他总会说我们做得不好,为什么做那么慢,为什么不做这个不做那个。这让人非常焦虑。期待是因为他的确是一位既很有远见—用时下的话说,理解“终局”—但又对当下现实有非常深刻认识、知道如何动手的投资人和创业者。开复和汪华从2009年就开始全力投入移动互联网,这在当年是很有远见的。我当时本来想去美国念人机交互,我还记得开复劝我不要去念书而是一起来创业,“移动互联网可是十年一次的机会,书你啥时候去念都可以”。他的许多独特的判断—再用时下的话来说,“非共识”—后来也都被逐一验证。

  我最近肯定也到了一个焦虑的极限,手头在做的几个产品一直没有发布,觉得自己实在是做得太慢了。离开豌豆荚后我有很多年没有见过汪华,今天的AI时代和移动互联网时代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我特别想再听到他分享他的看法。

  没有想到的是,汪华说,别太焦虑。

  汪华还给出了很有理智的理由说为什么不用焦虑,为什么AI的普及还需要一些时间,不用太担心错过。AI产品创新的难度远超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的创新更多集中在前端交互和应用层面,技术可行性相对确定。但大语言模型的应用创新和技术可行性本身也充满了不确定性,因此要多一个维度的难度。从这点上来说,还是要尊重技术发展规律。

  这个AG I大会还有一个创业路演活动“Founder Show”,我是评委之一。看着台上的项目,我就一直在想我上期专栏中说的“宏观”和“微观”的关系。去年我也观看了好几场hackathon,如果说hackathon是重在创造、将想象中的东西变成现实,我认为创业路演需要在创造的基础上,对战略和商业模式有更完整的展示。这其中的许多例子正好可以用来阐释“宏观”和“微观”的关系。

  比如我最近很喜欢的一个应用叫“胃之书”,是一款帮用户记录饮食的应用,我自己之前已经付费购买了终身会员。其实,这是一家“一人公司”,目前整个应用的设计、开发、运营、推广,都是由创始人赵纯想自己包办的。他也带着这个产品参加了路演。

  如果读者朋友还没听说过这个应用,那也很正常,因为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只有1万多人下载过它。我和这个应用目前没有任何利益关联,因此我可以非常大方地推荐各位先放下杂志,去下载并免费试用,这样子可能会有更直观的体会。

  这个应用不一定对你有用,毕竟不是每个人都会把食物放在那么重要的位置。但如果你现在已经试用了它,一定会被这个应用的美感和其中的设计细节惊艳。赵纯想有一些非常独特的设计决定,例如他将代码解析食物的过程“暴露”了出来,一开始我也以为这是一个低级bug,听他解释了之后才恍然大悟—胃之书的目标用户群体并不是那么了解技术、了解AI,将代码显示出来反而会让用户觉得很酷。我想这就是上期专栏中讲到的那种很精彩的洞察,说出来之前很难想到,说出来之后又让人觉得理所当然。

  更让我意外的是,赵纯想在台上讲的都是一些非常宏观、理性的思考。用他的原话说,胃之书其实是一个被“推导”出来的产品。很多人都会将这样的产品归到“小而美”的行列中,言下之意就是仅凭创始人的个人喜好做事,就好像很多人评价我在豌豆荚之后的作品一样。但实际上胃之书的战略叙事是完整自洽的,再加上高质量的执行,既有宏观的视野,也有微观的洞察,无怪乎得到评委的一致喜爱。

  我在上一期的专栏中也提到,现在的从业者似乎都只懂宏观战略而轻视微观洞察,不管是大公司的产品经理还是创业者都是如此。要对目标用户群体有洞察,一种情况是自己就是目标用户群体中的典型,那依靠直觉就可以。比如,路演项目中有一个是以视频特效为切入点的社区社交应用。我的确无法理解这些特效的审美,但由于创始人不仅自己是短视频创作重度用户,按他的说法,他在之前的工作中曾经采访过来自全球各地的八百多位同样的短视频创作者。如果这是真的,你没有理由认为自己能比他更有洞察。

  另一种情况,自己不是目标用户群体。这在to B的业务中很常见,除此之外,有很多业务是基于宏观分析“推导”出来的,创始人自己也不是目标用户群体。这本身不是问题,只是你得知道自己需要加倍努力去了解目标用户群体。就像另外一个评委老师所说的那样,至少要花3年时间。

  事实上,只要拥有了逻辑自洽的宏观叙事、只要努力就可以获得的微观用户洞察,再配合高质量执行,就足以打败大部分团队了。大公司之间的竞争也是这样。

  上个月的专栏中我点评了Google和微软,而苹果也在6月初的WWDC上阐述了目前对AI的完整想法。用苹果自己的一句话来说,其策略就是“AI for the rest of us”。所谓rest of us,按《跨越鸿沟》中的创新扩散理论,可以认为是早期用户(early adopter)之外的所有人—这是在相对成熟的美国市场。在中国市场,AI今天在早期用户中还没有普及,这也是汪华说不用太焦虑的论据之一。

  对苹果的批评,多数集中在苹果的策略并不出彩,没有想象力。简单地说,苹果没有推出什么全新的产品,而是在现有产品中全面整合了AI能力,其中的重点是Siri。让Siri可以整合手机上的数据,并调取App完成操作。我之前也提过,今天的AI有两点局限,数据和操作:一是没有办法获取到更多个人数据,无论你和AI聊多少,总是“人生宛如初见”。二是AI无法替你操作,它只能告诉你操作步骤。很多人都可以看到这两点,但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只可能是拥有操作系统的苹果和Google。

  说明一下,我说的是海外的情况。中国最大的操作系统,既不是iOS也不是安卓,可能是微信。

  所以,有些事情是“全靠同行衬托”。苹果的故事是中规中矩没错,但Google连一个这样的故事都没有讲。何况这两家公司产品执行的落地能力,从历史记录来看,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套用一句流行语,“以大多数公司执行质量之差,还轮不到拼战略”。

  在我看来,苹果的发布会有一个额外的小惊喜,就是苹果没有做聊天机器人。由于和OpenAI的合作传言,发布会前行业普遍预期苹果也要做一个聊天机器人。谢天谢地,苹果和ChatGPT的整合仅仅是在有限场景下的补充罢了。我依然不认为聊天机器人是唯一的未来,看来苹果也不这么认为。未来是什么,还不知道,但起码不要假装自己今天就知道。

  战略是1,执行是0。道理懂了许多,回到自己的事情上,却还是卡在执行。赵纯想安慰我说,上线前都这样,“绝望之谷嘛”。

  坐在评委席的时候,有选手向我提了一个问题:如果可以回到过去,给刚创业的自己一个建议,我会说什么?

  我其实不太喜欢做评委,我没有那么好为人师。而且,我今天做的事情其实比场上的项目要更靠前、更不成熟,反而应该是我向他们学习。那我想对刚创业时的自己说点什么?我想了想,今天的我,其实也应该更多地向那时候的我学习。

  我首先想跟那时候的自己说,其实你做得挺好的。你的运气也很好,要珍惜。别焦虑。

  唯一的建议,是需要更理解自己。这也有很理智的理由,而不仅是一句鸡汤。

  “自己”,指的既是整个团队,也是个人。要制定好的战略,第一步是对自己和自己所处的环境有清晰的判断,我们往往愿意花很多精力去做行业分析、市场分析,但其实最难看准的还是团队自身。传统的SWOT大家都会,但实际上很容易在归因的时候中陷入误区。就像那个小故事中说的,电梯会动,是因为我们在里面做俯卧撑吗?

  如果说我是更多的理解了什么,那就是所谓时间的力量。拿豌豆荚来说,我意识到我在第一年做的许多工作影响深远,后面多年的许多所谓“红利”,其实还是要归功于第一年做的工作,而不是后面的努力。

  “自己”,也指个人,自己擅长做什么,不擅长做什么。就像刚刚开始做豌豆荚的时候,总有很多人教我,你是CEO,应该做这个应该做那个。我后来意识到,的确有很多传统CEO的职责我并不称职,我不应酬,不喜欢处理人际关系……以至于我们也一度请了一位CEO来。

  但也应该知道,你所擅长的,反而就是这个业务能拥有的最大优势。人们常常说要跳出舒适区,并将其作为一种美德。我现在会觉得,跳出舒适区不是目标。人为什么要突破舒适区?时刻拥有好奇心和尝试的勇气是好事,即使是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假如和人生使命有关,多去试试,是好事。我过去肯定不觉得自己是一个喜欢公开演讲的人,现在我也肯定不是什么演讲大师,我还是不知道怎么去鼓动人,但我想,还是有很多人可以在我的分享中获得东西,所以我也愿意在有需要的时候去讲。我最近一年在大量写代码,这也是我过去不做的事情。

  只是你也要知道,需要你跳出舒适区的,往往也是自己不熟悉的事情。不熟悉的事情又想做好,成本是很高的。执行得慢,客观来说也与此有关。

  至于价值观的舒适区,完全没有必要去突破。虽然说人的价值观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是没有必要去做违背自己价值观的事情。

  这样也可以减少很多焦虑。

  说起来,其实还是带娃更容易突破舒适区一些。

  最后想提一句工作进展:我们从5月开始恢复了阅览室的长文章推荐工作,并且现在也将此作为一个单独的体验上架。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到小红书搜索“阅览室”试试。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