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治疗对下肢骨折患者的研究
- 来源:今日健康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治疗,下肢骨折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08-01 20:50
伊斯拉甫·伊斯马依 王波
(自治区第四人民医院 新疆乌鲁木齐 830017)
摘要:目的:分析对下肢骨折患者应用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治疗的价值。方法:抽选2021 年5 月-2023 年5 月于我院就诊的下肢骨折患者78 例,以单双号随机分39 例为对照组实施交锁髓内钉治疗,另外39 例为观察组增加早期动力化治疗,对比两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恢复情况;结果:治疗观察组骨折愈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对下肢骨折患者实施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治疗的效果较好,可加快骨折愈合时间利于患者尽早转归,解除活动受限情况。
关键词: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治疗;下肢骨折
下肢骨折是骨科门诊常见的就诊疾病,多见股骨、胫腓骨、跟骨以及足附骨的骨折。此类骨折特点是疼痛严重且影响日常活动,患者生活质量较低[1]。临床现目前针对下肢骨折的治疗主要为闭合交锁髓内钉治疗。交锁髓内钉是一种具有减压平面的骨科内固定器械,可对骨折部位进行复位和固定,加快骨折的愈合。而随着骨科对下肢骨折治疗方式的探索和升级,临床发现增加早期动力化治疗可对下肢骨折患者的愈合有较大的医学作用。基于此,本文提出该项研究,旨在探究对下肢骨折患者应用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治疗的价值.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抽选2021 年5 月-2023 年5 月于我院就诊的下肢骨折患者78 例,以单双号随机分39 例为对照组,另外39 例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9:20,年龄最大者为65 岁,年龄最小者为25 岁,平均年龄为38.5±8.6 岁;观察组男女比例为22:17,年龄最大者为60 岁,年龄最小者为28 岁,平均年龄为39.4±10.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有可进行价值。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交锁髓内钉治疗:闭合骨折者于伤后3-7d手术,开放性骨折且伴随有器官损伤的行清创处理后,稳定10d左右开展手术。以股骨干骨折为例,全身麻醉,取侧卧位,患肢在上,铺设消毒巾后屈髋屈膝后,在股骨大转子开口处行髓内钉常规操作,将导针插入后,术者助理以斯氏针行尺骨尺侧面,固定后常规旋转检查其稳定性和是否对关节有影响。术后防止负压引流,24h后行早期锻炼。
观察组增加早期动力化治疗,术后6 周将固定的髓内钉取出,实性动力固定,即骨折端产生一些微小的活动,从而促进骨痂更好的生长,帮助骨痂更好的塑形。
1.3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
②对比两组骨折恢复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获得的数据收集后立即纳入SPSS26.0 软件中分析,数量数据采用t检验,( x ± s )形式表示,率以及例数据以χ2 检验,率(%)形式表示,(P<0.05)为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
观察组(N=39)骨折愈合时间(5.8±1.6)d,住院时间(9.8±1.3)d明显低于对照组(N=39)骨折愈合时间(7.7±10.3)d,住院时间(11.3±0.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47,P=0.001)(t=6.124,P=0.001),P<0.05。
2.2 对比两组骨折恢复情况
观察组(N=39),功能恢复优者53.8%(21/39),良者38.4%(15/39),中者7.6%(3/39),优良率为92.3%(36/39),明显高于对照组(N=39),功能恢复优者38.4%(15/39),良者43.5%(17/39),中者10.25%(4/39),优良率为82.05%(32/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27,P=0.001)P<0.05。
3 讨论
交锁髓内钉有固定牢固、促使骨折愈合效果好的优势,但也有部分患者存在有骨折愈合不良的情况。而增加早期动力化治疗目的是改善患者骨折延迟愈合的情况。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治疗的适应症为骨折断端因骨吸收出现间隙或者锁钉置入骨折部位存在有过度牵拉的情况[2]。而在相关报告中指出,相比所有锁钉均被取出,保留1 枚锁钉的动力化方式骨折愈合的概率越高,推测其原因是实施动力化后,骨折端的间隙减少,但动力化方法可维持髓内钉以及骨折固定的旋转稳定性,利于胫骨等骨折部位骨干向下移位,促使间隙进行闭合[3]。在本文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增加了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治疗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快,住院时间短,骨折恢复功能好,充分说明了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治疗的对骨折患者的优势。
综上所述,对下肢骨折患者实施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治疗的效果较好,可加快骨折愈合时间利于患者尽早转归,解除活动受限情况
参考文献:
[1]尹世宏. 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治疗对下肢骨折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J]. 保健文汇,2021,22(14):165-166.
[2]曹文宇. 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治疗对下肢骨折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J]. 基层医学论坛,2019,23(7):954-956.
[3]周永军,马涌,周显添.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后早期动力化治疗对下肢骨折患者患肢功能及骨折愈合的影响[J]. 当代医药论丛,2022,20(2):64-67.
![](http://www.dooland.com/magazine/images/weixin.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