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自信心的实践探究
- 来源:父母课堂教育学研究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自信心,培养,鼓励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08-02 15:06
姬荣
(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第二幼儿园 718199)
摘要:自信心是一种优秀的心理品质,是个人良好心理素质的体现。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此时的自信心培养能够为幼儿的身心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文章主要探讨幼儿教育中幼儿自信心的培养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幼儿教育 自信心 培养 鼓励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告诫成人要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对于一个人而言,自信心不仅是对自身综合素质的一种肯定,同时也是成功者需要具备的良好品质,是幼儿健康个性和良好心理素质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个人在幼儿时期养成的性格、思想和习惯,往往会影响一生,因此幼儿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教育阶段。下面我谈谈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给予每个孩子妈妈般的爱
高尔基说:“教育儿童的事业是要求对儿童有伟大爱抚的事业。”对于幼儿园老师来说,要真正爱上许许多多与自己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孩子,且要爱得公平、爱得得法,那是不容易的。爱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是打开幼儿心灵之窗的一把钥匙。日常教学生活中对待幼儿采取多鼓励的方法,用微笑、赞许的话来鼓励孩子,倾听他们的心声,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多给他们想象的空间。允许他们自由的联想、自由的谈论,让他们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去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当他们的想法得到肯定时,孩子的自信心也会不知不觉的形成,萌生欣慰、幸福的体验,对自己充满自信。
还记得9 月份孩子们刚入园的时候,有的哭闹有的玩耍,只有小明一个人默默地坐在座位上,像旁观者一样不参与任何活动。看到这样的情景,我心里有点着急。于是,我积极和家长沟通了解情况,得知他在熟人面前活泼开朗,刚来幼儿园这个陌生的环境有些拘谨、缺乏安全感。同时,我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尊重了解他,通过交流使其感到安全自信,慢慢自然地学会和同学交往。集体活动时也会让小朋友主动邀请他一起参与,慢慢地我发现他变得快乐自信多了,在幼儿园里也有好朋友啦!这就是爱的力量,我们的爱,让小明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安全感,所以才会快乐地融入集体里。
二、给予幼儿肯定和鼓励
幼儿通过实践活动逐步建立自信心。因此,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开展活动,使每个幼儿都有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从中体验成功,获取自信。作为幼儿教师要学习用一双慧眼去发现孩子们身上闪光的东西,去努力认真地调动孩子们的潜能,要用欣赏的态度、鼓励的话语让孩子们感到“我能行”。由于每个幼儿所处的环境不同,受教育的程度不同等导致他们各方面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的孩子聪明好动,有的文静内向,有的语言能力强,有的动手能力强等等,面对这些幼儿,我们应该用我们教师特有的慧眼及时发现亮点,这样就会让孩子得到一种自我满足及自尊感和成功感,从而使其充满自信。
记得有次给小朋友们上画画课,在观察了解了牛的图片和范画后开始自己画画。突然,小华喊道:“快来看呀,小美的牛身上长刺了。”孩子们都凑了过去,“你画的小孩手里怎么就拿一根草来为喂牛呀?”“你画的和老师的不一样!”我也走过去。小美显得有点尴尬。我鼓励小美给大家讲讲她的画。“这是牛毛,我姥姥家的牛身上就长了好多牛毛。”“这是草栏子,是装草的地方,姥姥家的牛草就装在那里。”“我姥爷每天中午都会赶牛去小河喝水,我画的小孩是我”通过讲述,孩子们对小美的画赞不绝口,同时还不断地向小美了解她姥姥家牛的生活情况。我也及时对小美丰富的生活经验以及富有创造力的画给予了肯定与表扬,并鼓励其他小朋友向小美学习,通过实践不断丰富生活经验,增加感性认识,进而激发想象力、创造力,同时做到勇敢自信表达自己。
三、调整对幼儿的期望值
孩子各有不同,教育没有统一标准,生活中对待不同的幼儿我们不能始终保持一个标准。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幼师要善于捕捉每个幼儿的闪光点,赏识幼儿的一点一滴的进步,多用夸赞的语言来与幼儿进行交流,这样能够让幼儿变得更加自信。并且,在幼儿犯错误的时候,幼儿教师要有一颗包容的胸怀,尽量用鼓励以及相信的语气来对幼儿进行教育,而不能够劈头盖脸地对幼儿进行批评。
一般情况下,幼儿的成功率与其自信心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如果幼儿的成功率比较高时,他们会对自身的期望值不断提高,进而有效提高自信心。反之,如果幼儿的失败率比较高时,将会导致他们的期望值不断降低,不利于自信心的培养。实际上,幼儿的年纪还比较小,心智发育不够成熟,与成人进行对比发现,幼儿更容易遭受挫折与困难,此时就需要幼儿教师在进行幼儿自信心培养过程中,对幼儿的心理特征和思维方式有全面的了解,针对幼儿的特征有耐心地进行引导,一步一步地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切忌操之过急。同时,幼儿教师还需要结合幼儿的实际状况,来对幼儿的期望值进行调整,最好与幼儿的身心发展相对应,以确保幼儿能够顺利地完成目标。
四、家园合作促发展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单靠幼儿园教育是不可取的。幼儿自信心的培养需要家庭和幼儿园沟通合作、共同参与,这样才达到更好的效果。在双方合作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换位思考,多站在家长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还要多向家长大力宣传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重要性及有效途径,让家长多鼓励孩子。另外,教师与家长应及时沟通,把孩子在家在校的情况及时反馈给对方,并对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做出指正,以便于寻找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从而对幼儿进行针对性教育。
总之,在幼儿成长过程中,自信心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而且将会对其日后的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自信心的教育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工作,幼儿教师和家长一定要严肃对待培养幼儿自信心这件事情,通过给予更多包容的爱、对幼儿肯定和鼓励、适时调整对幼儿的期望值等方式来培养幼儿的自信心,进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芹.如何在幼儿教育中激发和培养幼儿的自信心[J].魅力中国,2019,(19)。
[2]斯郎措姆.如何在幼儿教育中激发和培养幼儿的自信心[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23)。
[3]珠效弘.家园合作共育对幼儿自信心和独立性的影响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