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化学课程思政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与提升
- 来源:父母课堂教育学研究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课程思政,科学素养,培养与提升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08-02 15:09
窦金虹
(大庆一中 黑龙江大庆 163000)
摘要:本文探讨了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化学课程融合,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深入分析教育工作者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方面的策略,我们可以为高中化学教育的改进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程思政;科学素养;培养与提升
引言:
高中化学课程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思想品德的重要平台,不仅仅是传授化学知识,更是对学生思维方式和社会责任感的塑造。教育工作者通过提高学生对科学方法和批判性思维的认识,培养其科学素养。
一、化学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化学课程通常涵盖广泛的主题,旨在让学生对自然界及其化学过程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向学生灌输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批判性思维的价值观,培养他们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和负责任的公民角色。它强调道德操守、社会和谐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通过整合这两种教育,学生可以发展出一个全面的世界观,包括科学原理和道德考虑。将思想政治融入化学课程需要采取符合两个学科原则的多方面方法。一种策略是将化学概念置于现实世界的场景中,以突出其社会影响。例如,关于环境化学的讨论可以探讨人类活动在环境退化中的作用以及可持续实践的重要性。此外,教育工作者可以讨论科学家的道德责任和科学研究中固有的道德困境。通过思想政治思想与化学教育的交织,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科学知识的社会意义,并在科学研究中培养社会责任感[1]。
二、利用高中化学课程思政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策略
(一)提高学生对科学方法论的认识
科学素养的核心是对科学探究所涉及的方法和过程的深刻理解。教育工作者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动手实验、演示和案例研究,以说明科学方法的实际应用。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学生将学习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并根据证据得出结论。教育工作者强调科学探究的迭代性质,鼓励学生将失败视为学习和改进的机会。通过引导探索,学生对科学方法及其在促进知识和理解方面的作用有了细致入微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并识别科学问题: 批判性思维是科学探究的核心,使学生能够评估信息、识别偏见并辨别科学主张的有效性。在高中化学课程的背景下,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向学生展示真实的科学问题并鼓励他们分析和评估潜在的解决方案来培养批判性思维技能。通过引导式讨论和协作活动,学生学习评估实验数据的可靠性,考虑替代解释,并得出基于证据的结论。此外,教育工作者可以纳入跨学科视角,突出科学研究的社会、伦理和环境影响。通过探索科学与社会的交叉点,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科学知识产生和应用的更广泛背景[2]。
通过优先考虑科学方法和批判性思维技能的发展,教育工作者使学生能够成为科学过程的积极参与者。通过动手探索、协作探究和批判性反思,学生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还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科学知识的社会相关性。
(二)培养学生的科学道德与社会责任感
探讨科技发展对社会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科技发展的伦理道德问题: 在高中化学课程中,教育工作者可以促进关于科学进步的社会影响的讨论,鼓励学生批判性地审视出现的伦理和道德困境。基因工程、环境污染和药物研究等主题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机会来考虑与科学创新相关的潜在利益和风险。通过探索案例研究和参与辩论,学生对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有了细致入微的理解。此外,教育工作者可以引入道德框架和原则,例如功利主义和道义论,以帮助学生评估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的道德影响。通过这些讨论,学生学会以道德诚信和社会责任感进行科学探究。
高中化学课程提供了一个平台,通过探索科学概念及其社会影响,加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者可以整合关于中国科学家对全球科学进步的贡献的讨论,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此外,合作项目和小组活动通过强调团队合作和合作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来促进集体主义。通过强调科学进步与社会发展的相互联系,教育工作者向学生灌输社会责任感和对集体福利的承诺。通过这些举措,学生不仅加深了对化学的理解,而且内化了符合社会主义原则的价值观。
通过培养学生的科学伦理和社会责任感,教育工作者使他们能够成为尽职尽责、积极参与的公民,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通过对科学探究的伦理维度的深思熟虑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化,高中化学课程成为全面发展的平台,为学生提供驾驭现代世界复杂性所需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3]。
(三)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高中化学课程可以结合各种动手实验和项目,以吸引学生并加深他们对化学概念的理解。教育工作者可以设计实验,鼓励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现实世界的场景,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合作项目允许学生团队合作,促进沟通与合作,同时深入探索科学概念。教育工作者通过提供实践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创新思维奠定基础。此外,教育工作者可以鼓励学生设计自己的实验,让他们探索自己的创造力,并培养对学习过程的主人翁意识。通过这些经历,学生不仅可以获得实践技能,还可以培养探索新想法和方法的信心。
在高中化学课程中,教育工作者可以结合对科技创新的讨论,以激励学生并激发他们的创新潜力。通过探索化学和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教育工作者让学生接触到前沿的研究和技术发展,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此外,教育工作者可以邀请来自学术界和工业界的演讲嘉宾分享他们的经验和见解,为学生提供宝贵的指导和指导。此外,教育工作者可以促进关于科学创新的社会影响的讨论,鼓励学生考虑新兴技术的伦理影响和潜在应用。通过营造一个重视创新和创造力的环境,教育工作者使学生能够成为科学界的积极参与者,并为知识和技术的进步做出贡献。
三、结语
在高中化学课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科学素养融合,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层次的理解。通过培养批判性思维、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我们能够塑造出更加全面发展的学生,他们将成为未来科学与社会交融的积极参与者和贡献者。
参考文献:
[1]付恬. 对立统一规律视角下高中化学课程思政的融合探析[D]. 陕西理工大学, 2023.
[2]张涛.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教材中课程思政元素的开发利用研究[D]. 陕西理工大学, 2023.
[3]胡佳璇. 培养“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D]. 广州大学, 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