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学生职业礼仪教育探析
- 来源:旅游纵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旅游类专业,学生,职业礼仪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08-09 14:24
包灿灿
(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江苏南京 211135)
摘 要:高校旅游类专业以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旅游业人才为主要教学目标,旨在促使学生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形成相应的服务意识以及正确的礼仪态度。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社会风气变得更加开放,社会文明程度也随之提升,在此种情形下,礼仪教育逐渐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在高校旅游类专业中渗透礼仪教育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职业礼仪教育的内涵,分析了开展职业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并结合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旨在不断提升高校旅游类专业学生的礼仪修养。
关键词: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学生;职业礼仪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旅游业属于服务业范畴,需要直接面对游客,并为其提供相应的服务。因此,旅游行业从业人员是否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对旅游业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所以,旅游企业在选拔人才时,要选取既拥有一定的专业能力又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人才。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要为企业输送高技能人才,应主动适应旅游行业发展需求,不断地强化学生职业素养。
一、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学生开展职业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一)符合旅游行业发展需求
在新时代背景下,现代旅游行业既有旅游环境和旅游者的竞争,又有旅游行业从业人员在服务方面的竞争,这就使得现阶段的旅游行业竞争重点为软件与硬件的综合竞争。由此可见,旅游行业从业者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就需要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其中最为主要的是要具备良好的礼仪素质。
(二)提高从业人员服务水平
旅游行业人员要想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既要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与个人修养。这就要求其在开展旅游接待工作的过程中将自己规范的仪容、仪态、着装以及礼貌用语等礼仪展现出来,以此让游客获得更好的服务。由此可见,旅游行业从业人员应依托培养个人的礼仪修养来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
(三)赢得服务对象的尊重
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的学生最终会以“社会人”的身份加入旅游行业,在从事相关工作时,需要与客户、领导以及同事等各种各样的人展开沟通交流,还要处理不同的事情。首先可以为学生营造和谐交流的氛围,以此为基础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其次,有助于学生化解与他人的矛盾和冲突,赢得服务对象的尊重;最后,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从而获得更多的机会[1]。
二、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学生礼仪教育现状分析
(一)课程数量不足,设置不够科学
现阶段旅游类专业所开展的教学与科研活动主要针对专业与实践开展,采用的是“专业基础+实践操作”的教学模式。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很多高职院校所开设的礼仪教育类课程的课时数还不到总课时的20%。人们普遍认为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就是让学生拥有一技之长,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
(二)缺乏足够的人才储备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高职院校数量也随之增加,然而其在师资力量方面存在人才储备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高职院校中拥有旅游企业实践经验的教师数量很少,而且拥有实践经验的素质教育教师更是少之又少,这些因素都对礼仪教育产生不利的影响。
(三)教学方式不够先进
在高职院校,文化基础方面的教育常被忽视,因而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在此种情形下,教师如果仍然使用传统教学模式,势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然而,部分高职院校还未认识到这个问题,未采用先进的教学方式,导致礼仪教育无法顺利开展。
三、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学生职业礼仪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未明确旅游行业职业需求
现阶段,很多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虽然设置了礼仪课程,但是没有全面地开展市场调研活动,导致没有真正掌握现阶段旅游行业对于职业的实际需求,甚至出现了与其他专业共用礼仪教材等问题。因而,这些高职院校开设的礼仪教育课程局限于形象礼仪与职场礼仪等方面,没有结合专业特色而制定相应的礼仪课程内容,无法引导学生形成相应的服务意识和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对个人形象认知存在偏差
由于学生的年龄、生活习惯以及性格等存在很大的不同,其对于美的理解以及认识也各不相同。现阶段,在对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学生进行分析中可以看出,很多学生是独生子女,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接触一些比较新鲜的事物。然而,这些学生尚不具备较强的辨别能力,所以就会出现过于追求新潮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所选取的服饰比较怪异,与自己的身份不相符。同时,在仪态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如坐姿、走姿等不够规范化,甚至还有部分学生表现得极其慵懒,缺乏大学生应拥有的青春与活力,上述这些行为表现都不符合旅游从业者应具备的职业素养要求[2]。
(三)理论与实践未进行有效的结合
由于礼仪这门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然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理论和实践并不符合。部分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所设置的礼仪课程目标通常比较宏观,局限于讲解理论知识。虽然很多学生通过学习可以掌握一些礼仪方面的理论知识,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无法有效地运用。有的学生即使在实践活动中表现比较出色,但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仍然会出现很多不良的行为习惯。
四、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学生职业礼仪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引导学生树立职业礼仪观念
对于旅游行业的从业人员来说,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需要与各种各样的人进行沟通交流,还要面对很多突发事件,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的学生用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物与事件。因此,教师在开展礼仪教育时,应始终坚持尊重、真诚、宽容以及自律的基本原则,要引导学生明确“人不守礼就无法生存;做事不守礼就不会成功”的意义;让学生认识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
中,礼仪对于生活与工作秩序有着不可替代的调节作用。学生认识到职业礼仪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后,就会形成相应的服务理念和良好的心态,妥善地处理人和人以及人和事之间的关系,最终促使其实现良好的发展。
(二)充分考虑旅游行业职业需求
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教师首先应做好旅游行业企业的调研工作,依托科学的职业分析,结合旅游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与能力本位,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设置,如:在导游工作中,“地陪”和“全陪”应具备的公关交际礼仪;在酒店工作时,应拥有的礼仪以及具备的能力。其次,结合礼仪课程这门学科的特点,设计出相应的情境,使学生可以依托动手操作来学习相关知识,从而实现学习内容就是模拟工作情景的目的。最后,要结合旅游行业具有品牌形象意识的特点,开展塑造形象以及服务情景规范化训练等;此外,要结合旅游行业接待外国游客不断增多的特点,设置国际公关交际礼仪等方面内容,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礼仪知识,强化学生职业素养。
(三)理论应与实践进行有效的结合
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教师应将理论与实践有效地结合在一起。首先,应依托理论知识讲解,确保学生可以对礼仪产生初步的理解与认知,使其明确礼仪的内涵,懂得学习礼仪知识的意义,并且知道如何有效地运用礼仪知识来确保自己的言行举止更加规范化。其次,旅游类专业教师还应积极地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在课前应要求学生穿戴与自己的角色相符的服饰,并搭配与之相适应的妆容;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应通过讲解实例的方式,针对重点问题进行点评,要重视细节。最后,教师还应为学生布置相关的学习任务,让其在实际生活中,对他人的行为举止进行监督,要落实扣分制度,并将其纳入礼仪课程的期末考试,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礼仪素养。此外, 还应重视对学生开展美学与美感教育,以此为基础,使得学生对美产生正确的感知,并可以通过美学角度来观察自己与世界。同时,在进行形体和装扮过程中,也可以将美学感知与之融为一体,使得学生能成为与旅游行业发展需求相符合的人才。
(四)营造出良好的礼仪校园氛围
礼仪的培养不是在朝夕之间就可以形成的,需要学生能够长期坚持、潜心修炼。如果学生能够身处追求礼仪的氛围中,其行为习惯与道德就会受到积极的影响。因此,营造出良好的礼仪校园氛围尤为重要。首先,高职院校应开设礼仪公开课,吸引广大师生主动地参与活动,使得礼仪教育能够深入人心,一方面要从学生的站姿、走姿等行为着手,另一方面还应在待人接物、穿衣打扮等方面对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以此来进一步提升礼仪课程效果。其次,应设置多样化的礼仪社团。依托丰富多彩的礼仪社团活动,使得学生的礼仪实践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并且这样做还可以让校园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应积极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礼仪学习,以此不断地提升旅游类专业学生的礼仪水平。
(五)重视开展过程性考核活动
礼仪这门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所以教师在针对学生礼仪课学习情况进行考核时,不应局限在卷面考试上,而应重视对学生是否正确使用礼仪规范进行考核,要将理论考试变为技能考试。如:应对学生是否规范使用站姿、手势语以及坐姿等进行考核;要对不规范的行为举止以及用语等进行鉴别。与此同时,在对礼仪课进行考查时,应开展过程考核。具体来说,不能仅仅依靠期末考试来确定学生的成绩,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实际表现情况,也同样需要进行考核,如学生有没有按照规定使用行为用语、有没有认真完成日常训练等,针对这部分内容的最后成绩,可以按照40%予以评定,技能考试成绩则为60%。这种考核方式与礼仪课程的评价目的相符,可以增强学生礼仪意识,使得学生拥有良好的礼仪素养,不断地提升学生的礼仪服务水平,使其能够满足旅游行业发展需求,进而推动旅游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六)开展职业环境熏陶
对于任何一个职业而言,制服都是其职业精神的具体体现和象征。因此,高职院校应为学生定制专门的制服,让学生依据职业标准规范来穿着。同时,学校每周还应在周一、周二、周五或者一些重大活动中,让学生穿着制服,这样做可以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使其逐渐形成职业意识,拥有较强的职业精神。同时,教师还应将寝室作为主要入手点,要依据高星级酒店的管理方式,如以五常法为例,使得寝室管理引入酒店进行星级评比的方法,让企业文化能够真正地与校园文化融为一体,使得学生主动营造整洁、舒适的寝室环境,并且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为其未来从事旅游行业奠定基础,最终促使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结语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应完善学生的行为规范。通过礼仪教育活动,促使学生的行为举止变得更加文雅,妆容服饰也更加符合大众审美观念,仪态也与职业规范相符合,使得学生在公众场合能够始终保持良好的职业形象,充分地展现出新时代旅游类专业学生所具有的风采,为其未来从事旅游行业打下良好的基础,促使我国旅游业实现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江沛.岗位核心,双轮驱动,四层循环——中职旅游专业礼仪教学模式实践探究[J].亚太教育,2023(4).
[2] 刘云.高职“旅游职业礼仪”课程混合式教学实践[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 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