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专业教学资源的策略研究

  • 来源:旅游纵览
  • 关键字:资源转化,旅游专业,教学资源
  • 发布时间:2024-08-09 14:28

  陈飞龙

  (安徽金寨职业学校,安徽六安 237300)

  摘 要:旅游专业强调实践性,职业教育在实施旅游专业教学活动时,可将区域旅游资源转化为专业教学资源,以此增强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效果。基于此,本文首先从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两个方面讨论了旅游专业教学将区域旅游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的价值,进一步从校企合作、素质培养、课程体系三个角度出发,结合中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提出旅游专业将区域旅游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的策略,以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区域旅游资源;资源转化;旅游专业;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旅游专业属于实践性专业,中职院校应从专业实际出发,根据旅游专业人才培养需求不断地完善教育资源,使旅游教育实践活动能够高质量开展。在此情况下,中职教育旅游专业教学应立足实际,挖掘当地区域旅游资源,将其转化为旅游专业的实践教学资源,在补充教学内容的同时,确保旅游专业学生能够在实践中逐步提升自身技能水平,继而切实地提高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一、旅游专业教学将区域旅游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的价值

  对于中职教育旅游专业而言,将区域旅游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具有较高的价值,主要表现在理论价值、实践价值两大方面。

  (一)理论价值

  我国地域广阔,各区域均具有特点鲜明的旅游资源,如自然景观、民俗风情、历史变迁、文物古迹等。在旅游专业教学过程中,可从区域旅游资源角度入手,打造校本化课程,并将区域旅游资源作为旅游专业校本化课程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补充与完善旅游专业理论教学体系,强化旅游专业与地方实际之间的关联,丰富旅游专业教学内容。由此可见,旅游专业教学期间将区域旅游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具有不可忽视的理论价值[1]。

  (二)实践价值

  中职教育强调人才培养的全面性,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还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与锻炼,且相较于常规教学体系,中职教育最大的优势在于专业性与实践性,因此,旅游专业将区域旅游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时,必须挖掘区域旅游资源中所蕴含的实践价值。结合实际来看,旅游专业完成资源转化后,在实践教学中可带领学生前往区域旅游资源所在地,在真实场景中锻炼技能,从而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继而极大地提高中职旅游专业教学质量。

  二、旅游专业将区域旅游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的有效策略分析

  对于中职教育旅游专业教学而言,区域旅游资源属于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如果将其优化利用,就能够显著地提升中职旅游专业教学质量。因此,对于中职院校,在打造特色化旅游专业时应根据院校所在地实际情况将区域旅游资源合理转化为教学资源。

  (一)深化校企合作,探索新型模式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抓好教育质量、谋取自身发展的必然举措,中职院校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来加强培养复合型人才,同时兼顾学生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的培养。中职院校旅游专业在实施教学活动时,应将校企合作视为重要的教学模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来提高中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深化素质教育,推动学生全面成长,并使学生在实践中更为深入地了解自身专业[2]。

  1.加强主体合作

  中职院校在将区域旅游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的过程中,应以校企合作为抓手,将旅游专业建设与行业发展趋势、企业人才需求对接,确保旅游专业所培养出的学生能够充分符合现代化人才需求,继而起到提高人才培养的效果。在校企合作模式下,为确保区域旅游资源能够被良好地转化为教育资源,可与当地旅游委员会、旅游相关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关系,集多方力量共同商讨区域旅游资源的转化方式。以安徽六安某中职院校为例,在将区域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专业教学资源的过程中,该中职院校与当地旅游局共同合作,搭建了“旅游教育培训基地”,该基地承担了当地每年的导游年审培训,培训导游200余人次。此外,还与地方旅游局共同举办“导游词创作大赛”,在该竞赛活动中,要求参赛学生深入当地旅游景点,根据区域旅游资源实际情况进行导游词创作。

  2.开发实践场所

  在此基础上,中职旅游专业还可将区域旅游资源开发为实践课程场所,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周边景区,利用区域旅游资源开展认知实习,带领学生在真实旅游场所中感受人文内涵与自然风光,使学生能够在真实旅游资源场景中提升专业认知,找准未来的发展方向。在中职教育体系中,主要涉及两种实习方式,即认知实习与顶岗实习,在校企合作模式下,不仅可依托区域旅游资源实施认知实习,还可通过与旅游企业的合作,将区域旅游资源转化为中职教育旅游专业顶岗实习教育资源,以此强化区域旅游资源在中职教育体系中的运用,促进资源转化[3]。

  3.双师型教师培养

  基于校企合作模式,在将区域旅游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的过程中,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例如:每年鼓励2~4名旅游专业教师深入一线,到合作的旅游企业中顶岗实践,采用该方式确保中职旅游专业教师能够不断丰富自身学识,锻炼专业技能,了解行业前沿思想,整体性地提升旅游专业教师的素养水平。完成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后,中职院校旅游专业则可借助双师型教师的力量加快区域旅游资源向教学资源的转化。

  (二)开发校本课程,培养多元素养

  中职教育旅游专业在教学中应用区域旅游资源时,为确保区域旅游资源的转化取得良好的效果,可根据当地区域旅游资源实际情况,开发校本化课程,打造特色课程品牌,使旅游专业学生能够在真实旅游资源场景中形成新的感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旅游专业,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1.依托区域红色旅游资源培养道德教育

  区域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其中部分区域旅游资源具有显著的红色革命特征,将其开发并转化为旅游专业教学资源时,可重点突出区域红色旅游资源中的革命情怀与红色精神,使学生在区域红色旅游资源场景中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能够获得思想上的熏陶,使学生逐渐形成家国情怀。借助区域旅游资源的形式,强化中职教育旅游专业德育教育质量。在将区域红色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专业教学资源的过程中,可基于该资源的真实场景引导学生了解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铭记英雄先烈。以安徽六安某中职院校为例,其在旅游专业实践教学期间,将区域红色旅游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以参观、调研的方式带领学生到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馆、皖西烈士陵园、独山革命旧址群、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前方指挥部、新四军四支队旧址纪念馆等真实的红色旅游资源场景中,学习专业知识,感受红色文化精神。

  2.依托区域自然旅游资源培养环保意识

  我国自然资源丰富,绝大多数区域具备优异的自然旅游资源,在该类自然景观优异的景区场景中,人们能够深切地感受蓝天白云、新鲜空气,继而唤醒内心深处的环保意识与生态意识。中职院校旅游专业以区域旅游资源为依托打造特色化课程品牌时,可借助区域自然旅游资源实施教学活动,将旅游专业课程教育与自然相结合,使学生感受自然风光之美,并在自然场景中形成强烈的绿色、生态、环保意识。对于旅游专业而言,导游词讲解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在导游词讲解课程中,教师可带领学生到区域自然旅游资源场景中,在感受自然风光的同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导游词讲解场景,使学生在真实的区域自然旅游资源环境下,加深对导游词的理解与感悟,防止出现死记硬背导游词、讲解词的现象。依托区域自然旅游资源实施旅游专业教学活动时,在资源转化的同时,还可强化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理解,增强学生良好的生态意识与环保意识。以安徽六安某中职院校为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带领学生前往天堂寨、万佛山、万佛湖等自然旅游资源场景,鼓励学生在自然风光场景中练习导游词、讲解词,在提高旅游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同时,使学生切身地感受自然景观,形成自然环保意识,以此促进区域自然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专业教学资源。

  3.依托区域历史旅游资源培养文化意识

  对于旅游专业学生而言,历史类旅游景区的导游词、讲解词具有较高的难度,不仅要保证讲解的正确性,还需掌握相关的文化内涵,当游客围绕历史景观提出疑问时,应积极解答。在旅游专业课程教学中,则可将当地区域的历史旅游资源应用到课程教学中。例如,引导学生在参观区域历史旅游资源的同时,与游客积极地互动,从而了解游客对历史旅游景观的看法,并以平等的游客身份鼓励学生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提前感受职业氛围,锻炼学生的现场应变力。除此之外,区域历史旅游资源中蕴含丰富的文化知识,文化内涵深厚,可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思维产生正面的引导,起到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效果。借助区域历史旅游资源提高旅游专业教学质量的同时,能够大幅地提升中职教育人才培养实效。

  (三)丰富第二课堂,健全课程体系

  1.打造第二课堂

  旅游专业注重实践,强调专业能力与理论水平的同步发展。将区域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专业教学资源时,可基于区域旅游资源打造旅游专业第二课堂。例如,成立“旅游协会”等社团,以社团实践的方式组织旅游专业实践活动,并引导学生参与其中,积极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旅游专业实践能力。在此基础上,可从区域旅游资源利用角度出发,设计竞赛类活动,使学生在竞赛活动中主动地提升自身的旅游专业技能。例如,中职院校旅游专业可与地方文明办、旅游局等机构共同举办“导游大赛”等活动,按照竞赛活动要求培养与锻炼学生的旅游专业素养,对于竞赛活动中表现优异的旅游专业学生,还可授予“文明旅游使者”“金牌导游员”等荣誉称号。在“导游大赛”等旅游专业实践活动中,可选择区域旅游资源作为竞赛活动场地,以此强化区域旅游资源的教育功能,促进区域旅游资源到旅游专业教学资源的转化。

  2.增设选修课程

  将区域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专业教学资源时,可根据当地资源实际情况,开发与打造选修课程。该选修课程具备显著的地方特色,能够与区域旅游资源融合,使学生能够接触与学习不同的区域旅游资源相关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并通过增设选修课程的方式,健全与完善中职院校旅游专业的课程体系。以安徽六安某中职院校为例,其在编制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时,可结合区域旅游资源,增设皖西旅游资源概论、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大别山(六安)国家地质公园简介等特色化选修课程,引导学生了解与学习当地的旅游资源知识,为将来步入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中职教育而言,其在建设旅游专业时,可加快区域旅游资源向教学资源转化的进程,以区域旅游资源为依托,深化校企合作,通过多方联动来提高旅游专业资源转化成效,同时打造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并在此基础上打造第二课堂、增设选修课程,借助该方式健全中职院校旅游专业课程体系,充分地发挥区域旅游资源在旅游专业教学方面的优势,以此切实地提高中职旅游专业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旅游人才。

  参考文献

  [1] 龙国艳.课程思政背景下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策略研究[J].教师,2023(9).

  [2] 杨小兵.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技能训练教学策略[J].新课程,2022(44).

  [3] 谌珊.基于学校文化建设的中职旅游专业教学策略[J].当代旅游,2022,20(1).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