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记忆中的青岛品牌
- 来源:商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记忆,青岛,品牌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08-10 10:10
文 本刊记者 王振麟
1991年,孙一平27岁。
那年春晚,陈佩斯、朱时茂表演的小品《警察与小偷》笑翻众人,姜育恒的《再回首》响彻大街小巷;那一年,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中国的沪深两市形成;那一年,首批十大“中国驰名商标”正式出炉!青岛(啤酒)、琴岛—利勃海尔(电冰箱)入选。
那一年,青岛市建置一百周年,青岛在市体育馆举行了一场纪念大会;第一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在中山公园拉开帷幕,中山公园人“鼓了”;华联商厦开业,第一次站上扶梯的孙一平有些害怕⋯⋯
2024年,孙一平的退休生活刚开始,青岛国际啤酒节已是第34届,“五朵金花”也都成了行业内的“霸王花”⋯⋯他们那一代人走过、见证那一年,那些年。他向记者娓娓道来那些记忆中的青岛与青岛品牌。
“闯青岛”
青岛,自建置之初便与中国历史紧密相连,一路跌宕起伏,书写着自己的商业发展史。
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中山路周边逐渐崛起为青岛的商业中心。解放前,这里聚集了青岛市政府机关、零售服务、金融机构、文化教育等众多机构,成为城市的繁华地带。洋行、高端酒店、银行等营业场所林立,商业区也呈现出繁荣景象,涉及商饮服务业、航运贸易业、传统手工业等多个领域。在这一时期,中山路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老字号商铺,如盛锡福鞋帽店、春和楼、宏仁堂大药房、瑞芬茶庄、福生德茶庄等等。
“一二一,上街里”“头顶盛锡福,脚踏新盛泰,身穿谦祥益,手戴亨得利”“买茶叶到大陆茶庄,洗澡到天德塘”等顺口溜是时人生活的真实写照,这些商铺不仅满足了当时青岛人的消费需求,也支撑了中山路的商业繁荣。
“小时候住在黄岛路那边的筒子楼里,黄晓明他妈当时也住在这附近。在这里生活很方便,往下就是菜市场,再走就到了大鲍岛、中山路了。”新中国成立后,孙一平的父亲从老家昌邑来到青岛,从中山路上的药房学徒做起,一步步扎根在这里,有不少青岛人的祖辈都是从中山路上站稳脚跟的。
“我爸很喜欢喝茉莉花茶,一般都去中山路上的瑞芬茶庄买,有时发工资了,他买完茶还会去街道对面的万香斋买点熟食。”虽已过多年,但孙一平仍然记得当年的情形。记者提问在哪里,店名是什么,即问即答。
青岛从手工业、机械工业、纺织工业、橡胶工业以及与之配套的化工工业开始,经过长期的积累与发展,在20世纪70、80年代已经初步构建起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并孕育出了一批杰出的重点企业,诸如青岛啤酒厂、青岛卷烟厂、青岛冰柜厂以及青岛第二橡胶厂等,它们不仅为青岛的经济发展立下了赫赫战功,更为后续的产业升级与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青岛卷烟厂始建于1919年,曾生产过“老刀”“哈德门”“大前门”“三炮台”“红金”等多个品牌的香烟。当时“红金”香烟的广告词,孙一平记忆犹新——“黄金白金不如红金”,凭借这独特又深入人心的广告语在当时掀起了一股热潮。
值得一提的是,青岛酒水饮料行业一直发展得不错,除了青岛啤酒外,还有即墨老酒、青岛葡萄酒、崂山矿泉水等,女士香槟更是风靡一时。而汽水可乐,更是品牌众多,光是孙一平记得的就有:崂山可乐、栈桥可乐、“乐川牌”青岛可乐、绛雪可乐等。
追溯历史,崂山可乐比北京的北冰洋、西安的冰峰出现得更早。1953年,中国第一种碳酸饮料——崂山可乐诞生,它独有的乌枣、白芷、砂仁、良姜、丁香等多种中草药配方,弱化了普通可乐的甜腻,增添了一丝滑过咽喉时的清凉。
回忆起第一次喝崂山可乐,孙一平感慨万分:“16岁那年,在亲戚的婚礼宴席上,我第一次喝到这种碳酸饮料,有种从未有过的由内到外的舒畅。”从1980年到1990年,崂山可乐一直供不应求,稳稳占据青岛市场80%以上的份额。
“我爸当时上下班绕着观象山走,挺不方便的。一直想买‘大金鹿’(金鹿牌自行车),但为了家里,还是先买了台缝纫机。”孙一平告诉记者,他家阳台上一直放着当年父亲攒了很久的钱,买给家里的“鹰轮牌”缝纫机。虽已锈迹斑斑,占着阳台很大一块地方,但对于他来说,这是属于他的忆海信标,属于他与父亲,他与过去。
请回答1991
1991年对于当时还是一名青岛电冰柜总厂工人的孙一平来说,无疑是其人生的转折点。而从更广的视角来看,1991年作为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以及“八五”计划的第一年,对于青岛、对于很多青岛品牌来说同样是重要节点。
1991年6月13日,中共青岛市委、市人民政府在市体育馆隆重举行青岛市建置一百周年纪念大会。10天后的6月23日,首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开幕。啤酒节期间,国内外40多个厂家酿制的100多种啤酒精品荟萃,约有30万人涌入中山公园,平均日消耗啤酒2000多箱。那时,不爱热闹的孙一平觉得人太多了,不想进去人挤人。多年后,啤酒节已经成为彰显青岛城市个性与魅力的盛大节日。孙一平会满怀自豪地介绍给外地的朋友,并带他们去啤酒城一起感受节日氛围。
12月20日,青岛电冰柜总厂和青岛空调器厂被整体划归青岛电冰箱总厂,青岛琴岛海尔集团正式成立,孙一平就此成为一名海尔人,那天他第一次听到张瑞敏这个名字。1993年青岛琴岛海尔集团更名为海尔集团公司。
12月26日,位于费县路6号的华联商厦建成开业,这是青岛首个在开业时由市党政一把手同时剪彩的购物广场,也是青岛第一家设置了扶梯的商场,标志着青岛商业设施的一次重要升级。孙一平记得当时第一次站在扶梯上时有些害怕,他都不敢乱动。
1995年,他结婚了。“当时我结婚买的三大件是海信的电视、海尔的冰箱、红星的洗衣机,当年这些电器都是‘紧俏货’呢。”孙一平告诉记者,以前结婚讲究的“三转一响”——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也随着时代的变化发生了改变,有了“新的要求”。
从孙一平话中,记者第一次听到红星这个牌子。据了解,红星洗衣机的生产厂家青岛红星电器公司曾是中国三大洗衣机生产企业之一,巅峰时期拥有3500多名员工,年产洗衣机达70万台,年销售收入5亿多元。但从1995年上半年开始,其经营每况愈下,出现多年未有的大滑坡现象,而且资产负债率高达143.65%,资不抵债。为了盘活国有资产和3500多名职工的生计,1995年7月4日,青岛市政府决定将红星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整体划归海尔集团。
“这三样都用了快十年,挺抗用的。我还记得那台洗衣机,用到最后一甩干就往外跑,不注意都能跑到家门口去。”孙一平笑着告诉记者,他买东西,是比较认牌子的。这些年,他的家里一直都是海尔的冰箱、洗衣机、空调,海信的电视机。
谈起吃的方面,孙一平也养成了“品牌习惯”。他告诉记者,以前过年或者家里来客人会下馆子,或者去万香斋买点熟食,做个猪头肉拌黄瓜等“硬菜”。随着日子越来越好,下馆子已是常事,而现在买猪头肉,他只选波尼亚或喜旺的,而且还得是前嘴部分。不过买烤肠的话,那还得是波尼亚的。
在与孙一平那一代人的交流中,记者发现老品牌对于青岛市民的回忆和意义是深远且多维度的,它们不仅仅是一个商标或产品,也不仅仅是就业、税收等贡献者,更是时间的见证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情感价值。这些品牌可能代表着某个特定时期的快乐、悲伤或其他重要时刻,触发强烈的情感共鸣,它们已成为个人回忆的一部分。
如果说记忆像一片大海,过往漂荡在这忆海之上,漂向远方,那些老品牌、老标签就是一座座航标,因为有了它们,人们就不会太过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