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对投资项目的风险管控及对策分析

  • 来源:国际商务财会
  • 关键字:投资项目,风险管控,问题与对策
  • 发布时间:2024-08-16 11:36

  张志伟

  (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嘉兴石油分公司)

  【摘要】项目投资作为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关键内容,不仅关乎企业的当前发展,更是企业实现未来可持续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在进行项目投资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这些风险贯穿项目的各个阶段,对项目的成功实施和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均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管理投资项目,采取合理的措施规避或降低风险,已成为企业亟需面对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投资项目;风险管控;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F276

  当前,为了更好地应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和适应所在行业竞争结构的变化,企业纷纷扩大自身的经营规模,加大对项目的投资力度,增强自身的整体实力。而企业的投资项目具有高风险和高收益的特征,其风险类型包括决策风险、筹资风险、撤资风险、合同履约风险等,均具有可补偿性差、可预测性差等特点,容易给企业带来不利的影响,使企业面临较大的投资损失。企业应当细化投资风险评估工作,建立内部风险管理机制,将投资风险管控在公司可承受的范畴之内。

  一、企业投资项目风险类型分析

  (一)决策风险

  决策风险是企业在开展投资项目时容易面临的风险类型之一。具体来说,决策风险是指企业在选择投资项目时可能做出错误决策导致投资失败或亏损甚至出现破产倒闭的风险。这种风险通常与投资者的信息不足、判断失误、受到市场形势的误导、市场变化、受到外界资本和错误信息的迷惑等因素有关。投资项目的决策风险往往是企业项目投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种风险,需要投资者在决策前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分析,以尽量减少错误决策的可能性。

  (二)筹资风险

  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在筹集资金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不确定性和风险,是企业需要面对的一项财务管理风险。筹资风险可能与资金支持不足、负债率过高、资金结构不合理、经营管理不当、外部市场资金流动性降低等原因有关。特别是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由于筹资渠道单一,面临较大的筹资风险。因此,在投资项目的筹资过程中,企业需要考虑这些风险,积极开拓资金筹措渠道,选择适当的筹资方式,科学规划筹资比例,有效防范或降低风险,确保投资项目能够成功融资并顺利实施。

  (三)撤资风险

  撤资风险是指企业在已经投入资金的项目中,由于各种原因需要撤回投资或退出项目所面临的潜在风险。这种风险可能包括资金无法全额收回、资产价值下跌、法律法规变化等。撤资风险的存在可能会对企业造成损失,使公司承受重大的经济损失,严重时还可能影响企业的社会形象和信誉等。因此,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时需要充分考虑项目的可行性、市场环境、法律风险等因素,精准识别和有效管控各项风险,以降低撤资风险带来的损失。

  (四)履约风险

  企业在与项目合作方签订合同协议之后,由于项目方未能按照合同约定的方式或期限履行合同义务,存在违约行为,导致企业无法获得预期的投资回报或面临损失,使得公司的投资资金利用率严重下降,严重时会恶化公司的财务情况,即出现了相应的合同履约风险。合同履约风险可能涉及项目方的资金状况、管理能力、信息不对称、市场环境等因素,因此企业需要在签订合同前充分了解项目方的情况,掌握项目合作方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现状,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来降低合同履约风险。

  二、企业投资项目风险管控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评估机制不完善

  通过投资项目评估,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投资项目的潜在收益和风险,为长期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当前部分企业在投资项目时往往只关注项目的收益和回报,而忽视投资项目的风险,内部评估机制缺乏明确的评估标准和指标,缺乏透明的评估流程和决策机制,内部评估结果主观性较强,并且受限于时间和成本等因素,无法进行深入的评估和分析,导致评估结果不够全面和准确。在项目投资后企业也无法及时调整投资策略,无法实现长期的价值创造,可能导致项目失败或者出现重大损失。

  (二)风险内控制度不健全

  内部控制机制是确保企业投资项目顺利进行并最大程度降低风险的重要环节。然而,部分企业内控制度存在,设计不够科学合理、缺乏全面性和有效性、无法有效应对投资风险等问题。同时,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导致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和监督不到位,出现漏洞和问题。

  (三)项目资金结构不合理

  投资项目的资金结构是指企业在投资项目过程中各种资金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它反映了投资项目资金的来源、运用和配置情况,包括项目的融资方式、资金运转方式以及资金的比例等。然而,部分企业的项目资金结构存在不合理的情况。这些企业过于依赖单一的资金来源,如只依赖银行贷款或股权融资,缺乏多元化和稳定的资金来源。这种情况导致资金结构不够稳健,容易对投资项目的发展和运作造成不利的影响。同时,企业投资项目的融资成本过高,如高利率的债务融资或高估值的股权融资,将导致项目财务成本增加,也会使资金结构不合理。此外,一些投资项目的资金利用效率低下,未能按计划进行,资金周转不灵活,同样也会导致资金结构不合理,影响投资项目的效率和收益。

  (四)投资过程监管不到位

  部分企业在开展项目投资过程中,缺乏有效监管机制,监管机构和监管人员的职责不清晰,监管技术和手段不完善,对违规行为缺乏有效处罚和制约,导致投资过程监管不到位。由于项目投资涉及多个部门和单位,容易出现监管责任分散和不明确的现象。各相关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和合作机制,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严重影响监管效果。

  (五)部门协同管理不流畅

  沟通是企业投资项目协同管理的基础。当前部分企业的部门间协作机制不完善,部门协同管理不顺畅,缺乏明确的目标和任务分工,容易出现工作重叠、责任不清等问题,并且项目部和财务部门之间的沟通不畅,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准确,容易导致误解,影响投资项目的正常开展,加大投资项目风险。

  三、企业投资项目风险管控的对策

  (一)细化投资风险评估工作

  企业在考虑投资时,应当建立完善的投资项目风险评估体系、投资风险评估模型及投资风险管理流程,细化投资风险评估工作,以全面确定投资的可行性,提高投资项目的成功率。一方面,企业应当对投资项目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识别,确定风险因素,包括偿债能力不足、资产周转率较低和盈利能力较弱等,并对各种风险因素进行量化评估。通过概率分析、统计模型等方法,评估投资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另一方面,在进行风险评估后,企业应根据不同的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包括规避、减轻、转移或接受风险等。同时,对细化的投资项目风险评估结果进行整理和汇总,并适当利用非财务指标客观反映投资项目的管理能力,编制相应的投资项目风险评估报告,总结经验,揭示风险,制定对策,向公司决策者汇报。由于企业所处的投资环境不断变化,企业还需要做好投资后的再评估工作,及时调整相应的投资决策。

  (二)建立内部风险管理机制

  企业应当建立内部风险管理机制,覆盖投资项目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监控、风险应对、风险溢价等管理办法,加强投资项目风险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提高对风险的应对能力。首先,企业应当全面识别和科学划分市场风险、经济风险、政策风险、运营风险等潜在的投资项目风险隐患。同时,对已经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每种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程度,并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以避免、减轻、转移或承担风险。例如,企业可以通过引入外部投资者进行联合投资,或者通过向保险公司参保、工程担保和工程保险等方式来转移风险。此外,企业还可以利用合同条款、事前考虑替代的原材料类型,以及制定其他替代投资方案等方式来规避风险。其次,企业应建立有效的投资项目风险监控机制,及时跟踪和监测投资项目的风险情况。对于未严格履行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未全面审核项目预算、私自更改项目投资内容等行为,进行问责,以确保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执行。最后,在投资决策中,企业还需要全面考虑各项投资风险因素,对投资项目风险进行定价,以确保项目的预期回报与风险相匹配。同时,还需要定期评估和改进风险管理机制,对失败的投资项目进行责任追究,不断完善和提升风险管理的效能。

  (三)创设多元化的投资组合

  为了确保投资项目的资金结构合理稳健,企业应当根据投资项目的发展阶段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创设多元化的投资组合,在降低风险的同时努力提升项目投资的回报率。首先,企业应当结合发展战略,将相关投资项目分布于不同的行业或者不同的资产类别,如股票、债券、房地产等,以降低特定资产类别的风险。此外,还应在不同行业和地区选择投资标的,避免过度依赖某一行业或地区,以平衡不同行业和地区的经济波动。其次,企业应当投资于不同市场,包括发达市场和新兴市场,以获得更广泛的投资机会和分散风险。此外,还应选择不同类型的投资工具,如股票、债券、基金、房地产等,以实现资产配置的多样性。再次,企业应当将资金分配到长期和短期投资中,以平衡风险和回报。根据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可以引入外部投资者进行投资。这样可以按照各自意愿和企业实力来分摊项目的投资额,合理配置投资组合,确保投资组合符合公司的需求和目标。同时结合投资项目的周期、回报情况等合理配置投资所需的资金结构,适当增减融资比例,改变融资方式,加强资金管理和投资项目风险控制,做好资金规划和运用,确保项目资金的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最后,企业应当根据自身情况、战略发展目标和投资活动开展情况等因素,定期监控投资组合的表现,根据市场情况和公司需求来灵活调整投资组合,确保投资组合持续保持多元化,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有效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回报,实现长期财务目标。

  (四)落实投资项目全程管控

  企业应当落实投资项目全程管控,加强对投资项目的立项、评估、决策、实施、评价等各环节的监管力度,增加监管资金投入,以确保项目投资过程的合规性和透明度。

  1. 在项目启动阶段,企业应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和预算,包括项目目标、工作计划、时间节点、预算和资源配置等内容,以确保项目目标清晰、任务明确、资源充足、预算合理。

  2. 企业应当为项目设定关键绩效指标,包括进度、质量、成本、风险等方面的指标。通过监控和评估关键绩效指标,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调整,确保投资项目按计划、高效、高质地实施,最大限度地实现项目目标和投资回报。

  3. 企业应建立独立的监督和审计机制,对招投标过程和项目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和审计。尤其对重大投资项目的投资决策、投资方向、资金使用情况、投资收益、投资风险管控等内容进行重点审计,确保项目符合规定和标准,防止违规行为和不当操作。

  4. 对于企业而言,投资项目管理同样是积累与改进的过程,企业应当定时进行项目投资评估,及时总结项目经验和教训,不断优化投资项目管理方法和流程,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效率。

  (五)探索业财融合管理体系

  企业应当探索财务与业务融合的管理体系,建立绩效评估和持续改进机制,加强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信息共享,促进投资项目部门间的协同管理,提高投资项目的管理效率和质量。首先,企业需要建立共同的绩效指标来融合管理业务与财务。这些指标既要考虑业务目标的实现,也要考虑财务效益的提升。通过共同的绩效指标,可以促进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的协同,实现共同的投资项目管理目标。其次,企业需要整合业务流程和财务流程,建立统一的流程和规范,以实现业务与财务的融合管理。这样可以确保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的工作流程顺畅、信息流通畅,避免信息孤岛和重复劳动。再次,企业可以建立业务与财务部门之间的跨部门协作机制,包括定期召开业务与财务部门联席会议、设立跨部门工作小组等,以便及时沟通项目进展、问题和风险,积极促进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沟通和协作。此外,为了满足业财融合管控项目投资的要求,团队成员也应当具备专业知识和项目管理经验,能够有效协调各方资源,做好信息共享和沟通交流工作,有效推动投资项目顺利进行,如财务部门需要提供准确、及时的财务数据和分析来为业务部门的决策和项目风险管理提供支持,业务部门也需要依靠财务数据分析来更好地进行业务决策和项目管理。

  四、结语

  综上所述,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企业的投资项目风险管控存在较多的问题,包括内部评估机制不完善、风险内控制度不健全、项目资金结构不合理、投资过程监管不到位、部门协同管理不顺畅等方面,企业应当加强项目投资风险管控,创设多元化的投资组合,落实投资项目全程管控,探索业财融合管理体系,从而最大程度地规避风险,有效保障投资项目的质量,实现自身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 李凤灵. 企业项目投资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及应对策略探讨[J]. 现代商业,2023(15):63-66.

  [2] 陈伟. 地方国有企业集团投资风险管控刍议[J]. 商讯,2022(06):87-90.

  [3] 徐驰骅. 企业项目投资风险及管控路径[J]. 中国外资,2021(20):110-111.

  [4] 王敦. 提高企业投资项目风险控制有效性的策略探讨[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22(19):119-121.

  [5] 国光庆. 油田勘探投资的经济效益与风险分析[J]. 国际商务财会,2024(04).

  责编:杨雪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