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程中微生物控制方法研究

  •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 关键字:食品工程,微生物控制,快速检测
  • 发布时间:2024-08-17 11:47

  高 鑫

  (平度市检验检测中心,山东平度 266700)

  摘 要:为了优化食品工程中微生物的控制方法,本文通过分析现存问题,提出了优化杀菌工艺参数、构建全链条污染溯源机制、研发高通量快速检测技术、建立定量风险评估模型等对策。研究表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系统方法可有效提高食品微生物控制水平。未来应加强新技术应用,完善标准体系,构建全方位微生物安全防控网络,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食品工程;微生物控制;快速检测

  食品安全是关乎民生福祉的重大问题,而微生物污染是食品安全的主要隐患之一。食品生产过程中,微生物控制不当极易导致食源性疾病的发生,给消费者健康和食品企业声誉带来严重影响[1]。本文系统分析了食品工程微生物污染的现状与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微生物控制的优化策略,以期为强化食品工程微生物管控、提高食品安全水平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1 食品工程中微生物的种类及作用

  食品工程中存在多种类型的微生物,它们在食品加工、贮藏和流通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①食品生产过程中的某些微生物,如乳酸菌、酵母菌等,可用于发酵食品的生产。乳酸菌通过产生乳酸,不仅能够提升发酵乳制品的风味,还具有抑制腐败菌生长的作用;酵母菌则是生产啤酒、葡萄酒等酒精饮料不可或缺的重要微生物[2]。②食品生产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大量有害微生物,如沙门氏菌、李斯特菌、大肠杆菌O157:H7 等。这些病原微生物一旦污染食品,可能引发腹泻、呕吐等胃肠道疾病,严重时甚至导致死亡。③一些非致病性微生物,如假单胞菌、芽孢杆菌等,虽然一般不会直接危害人体健康,但其代谢产物可能导致食品腐败变质、货架期缩短,造成经济损失。有效控制和调控食品工程中有益、有害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对于保证食品安全品质、延长保质期、创造经济效益至关重要。

  2 食品工程中微生物控制现存问题

  2.1 杀菌工艺参数优化不足

  杀菌是食品工程中微生物控制的一个关键环节,而当前这一环节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例如,热杀菌虽然能通过高温有效抑制细菌繁殖,但过高的温度也可能破坏食品的感官品质和营养价值;在巴氏奶生产中,巴氏杀菌虽能有效杀灭致病菌,但同时会破坏乳制品中的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等热敏感蛋白质,而采用超高温瞬时灭菌虽能最大限度地保留营养,但设备投入大、能耗高,并不适用于所有食品;高压杀菌虽然不破坏食品的营养、风味,但对设备要求苛刻,且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等耐压性菌仍可存活[3]。因此,食品工程急需在兼顾微生物控制效果和食品品质的前提下,进一步优化杀菌工艺参数。

  2.2 污染源识别与控制滞后

  食品生产链条长、环节多,微生物污染源错综复杂,传统的末端抽检模式难以实现全程溯源与风险预警。以畜禽屠宰加工为例,从养殖场到餐桌,每个环节都可能引入沙门氏菌等病原菌。屠宰过程中,畜禽胃肠道内容物溢出可污染胴体;运输过程中,车辆、周转箱等接触面不洁可造成交叉污染;在终端餐饮环节,从业人员的不当操作也可将致病菌带入食品。当前,我国尚缺乏基于全产业链的微生物污染溯源体系,难以精准定位关键污染节点,污染源清查与控制往往滞后于疫情暴发。此外,环境中的微生物气溶胶也可能造成污染问题[4]。食品车间空气中弥散的微生物气溶胶可通过沉降、撞击等方式污染食品表面,而传统的空气净化设施对微米级的细菌难以实现有效过滤,亟须开发新型空气消毒技术。

  2.3 快速检测技术应用有限

  在食品工程微生物控制领域,快速、准确的检测技术是实现实时监控和早期预警的关键,但目前这些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诸多局限。传统的微生物检测方法,如平板计数法,虽然是金标准,但耗时长、工作量大,难以满足食品工程现场快检的需求。而一些新兴的快速检测技术虽然大大缩短了检测周期,但在特异性、灵敏度等方面仍有不足。例如,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虽然能在数小时内实现特定菌种的定性定量分析,但样品中PCR 抑制物质的存在可能导致假阴性结果;而生物传感技术虽然能够实现微生物的快速识别,但往往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和专业的操作人员,在现场推广应用中受到限制。此外,针对食品中低丰度病原菌的富集培养也是一大挑战,如何在缩短检测时间的同时提高微生物的捕获效率和检出灵敏度,是亟待攻克的难题。

  2.4 微生物风险评估体系不完善

  食品微生物风险评估是指通过系统、科学的方法,评判食源性致病菌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是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依据。但我国现有的微生物风险评估体系还不够完善,在危害识别、暴露评估、危险性特征描述等环节还存在短板。以乳制品中的李斯特菌风险评估为例,虽然通过解析李斯特菌的血清型、毒力基因等生物学特性,初步识别了其危害性,但对菌株的定量检测数据还相对匮乏,难以准确评判消费者的暴露水平。而即便获得了李斯特菌的污染数据,如何建立可以定量描述健康风险的剂量-反应关系模型,也是一大难点[5]。食品微生物风险交叉污染的评估更是具有一定的难度,如生鲜蔬菜在洗涤、切配等加工环节,病原菌可通过接触面、加工用水等介质发生交叉污染,而数学模型对这种动态变化过程的描述还不够精准。此外,风险评估的不确定性分析也亟待加强。微生物检测、暴露评估等环节均存在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如何量化并纳入最终的风险表征中,以提高评估结果的可信度,是面临的另一项挑战。

  3 食品工程中微生物控制方法优化对策

  3.1 优化关键工艺控制点的杀菌条件

  针对当前食品工程中杀菌工艺参数优化不足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进。①深入开展食品微生物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通过建立微生物热失活动力学模型,精准预测和调控杀菌过程。例如,可利用无菌采样技术动态监测杀菌过程中微生物的死亡曲线,并结合热穿透曲线数据,构建综合考虑微生物失活和热传导的数学模型,并据此优化杀菌温度- 时间组合,在最大限度杀灭有害微生物的同时兼顾食品品质。②加强对新型热源的研究和应用,如微波、射频、欧姆加热等,这些新型热源能够实现食品的快速均匀加热,减少热点和冷点,有助于在降低杀菌强度的同时提高杀菌效果。③探索复合杀菌工艺在食品微生物控制中的应用,如高压与超声组合、脉冲电场与微波组合等复合杀菌方式,通过协同效应降低单一杀菌手段的强度,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食品安全和品质。④在优化杀菌工艺的同时,注意结合无菌包装、低温贮藏等措施,构建更加全面、长效的微生物控制体系,从而最大限度保障食品安全。

  3.2 构建全链条微生物污染溯源机制

  食品全产业链的微生物污染溯源与控制,需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入手,系统构建溯源防控体系。①在食品原料种植养殖环节,应从源头做起,严把农兽药残留、病原菌污染等关,可采用基于良好农业规范(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s,GAP)的管理模式,从育种选苗、肥水管理到采后处理,实施全程质量控制。同时,建立覆盖产地环境、农资投入品、种植养殖过程的信息化追溯系统,做到原料可追踪、来源可查证。②在食品加工制造环节,应依托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Point,HACCP)体系,围绕关键工序开展微生物监控。例如,对奶酪生产实施“两制”管理,生熟作业区严格分开,防止交叉污染;对肉制品加工实施同步清洁,避免半成品滞留引发微生物繁殖。③在仓储物流环节,应加强温湿度监控,合理设置贮运条件,有效延缓微生物生长。对于易滋生微生物的速鲜食品,可采用气调包装、冷链配送等方式,最大限度抑制微生物繁殖。④在餐饮终端销售环节,要加强从业人员的卫生意识培训,切实落实“五四”操作法等措施,着力防范交叉污染[6]。同时,积极运用食品安全可追溯二维码、区块链技术,让每份食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最终形成全产业链协同共治、闭环管控的微生物污染溯源防控格局。

  3.3 开发高通量快速微生物检测方法

  对于食品工程中快速检测技术应用有限这一问题,开发高通量、快速、灵敏的新型微生物检测方法至关重要。可借助现代生物技术,研发基于核酸、抗体、耐受细胞等的快检技术,大幅缩短检测周期。以核酸检测为例,可利用恒温扩增技术,在1 h 内实现痕量病原菌的定性定量分析,而无须设置变温PCR 程序,从而极大地简化操作流程。为进一步提高检测通量,可在微流控芯片上构建集成化核酸检测平台,实现从样品制备到信号读取的全自动化分析,一次检测数十甚至上百个样品,有望替代传统的平板计数法成为食品微生物快检的“新标准”。针对食品基质复杂、易产生干扰这一难题,可发展新型样品前处理技术,如采用免疫磁珠捕获、微孔滤膜过滤等方式,高效去除样品中的PCR 抑制物,从而最大限度降低假阴性率。在快检仪器设备方面,可研制集成化、小型化、自动化的检测系统,实现样品制备、分析检测、数据处理的一体化操作,且具备便携、灵活等特点,可快速部署到食品加工生产一线。同时,应加强食品微生物快检的标准化研究,建立统一、科学、规范的快检方法流程,以全面提升快速检测技术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3.4 建立食品微生物定量风险评估模型

  为完善食品微生物风险评估体系,应建立科学、量化的微生物风险评估模型。①在危害识别方面,应充分利用全基因组测序、蛋白质组学等组学技术,深入解析食源性致病菌的毒力基因、耐药谱等特性,并结合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构建基于污染溯源和暴露评估的定量风险评估框架。②在暴露评估中,可借助大数据分析和数学建模方法,通过整合食品供应链各环节的微生物监测数据,模拟致病菌在食品加工、贮运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规律,定量描述消费者的日摄入量分布,为精准评定微生物健康风险奠定基础。③针对交叉污染引发微生物风险这一难点,可开发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食品微生物生长迁移模型,通过模拟微生物在食品加工车间不同接触面之间的传播过程,量化分析关键污染途径对终产品微生物安全的影响权重,进而指导风险防控措施的优化布局。④在剂量- 反应关系方面,可综合运用动物实验、流行病学调查、基因毒理学模型等手段,多角度探究微生物致病机理与宿主易感因素,建立具有普适性的健康风险拟合模型。⑤注重风险评估的不确定性分析,采用蒙特卡洛模拟等方法,对评估过程的主要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判别哪些环节的不确定性对评估结果影响更大,加强薄弱环节的研究,提高微生物风险评估的科学性和置信度。

  4 结语

  本研究系统分析了食品工程中微生物控制的关键问题,提出了优化杀菌工艺、溯源防控、快速检测和风险评估等多方面的改进策略,为提升食品微生物安全水平提供了理论指导。未来应进一步加强新型杀菌技术研发,完善全产业链追溯体系,发展智能化检测设备,构建精准化风险评估模型。同时,应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推动微生物控制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为保障食品安全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孟庆辉, 唐桂华. 食品微生物定量检测内部质量控制的方法研究[J]. 中国食品,2022(9):107-109.

  [2] 乐振窍, 张细玲. 焙烤食品中微生物食品安全目标构建与控制研究[J]. 粮油食品科技,2023,31(3):168-174.

  [3] 于坚, 孙嘉笛, 孙秀兰, 等. 发酵类食品中微生物鉴定方法及功能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2022,43(14):409-416.

  [4] 程宇. 基于微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J]. 中国食品工业,2022(8):56-57.

  [5] 孙贤记. 食品工程中微生物检验质量的提升途径探讨[J]. 中国食品工业,2023(18):91-93.

  [6] 冯海波. 省微生物研究所: 构建中国食品微生物安全科学大数据库 为食品卫生安全保驾护航[J]. 广东科技,2022,31(9):15-17.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