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相望》——以中国文物互鉴实证中华文化交融
- 来源:网络视听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文物,文化,交融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08-17 14:11
文/弓春伟 景志浩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内蒙古大地上的文物遗存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见证。
2023年6月,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奔腾融媒推出5集微纪录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物”相望》(第一季),选取5件自治区的文物与区外文物“对望”,以其文化内涵的相通,展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播出后引发强烈反响,全网曝光量达2.6亿次。
2024年6月,纪录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物”相望》(第二季)推出,选择10件文物互鉴,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继往开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栏目名谐音“勿相忘”,表达不忘过去、继往开来之意。
在第六届“三月三”网络短视频大赛中,《“物”相望| 玉·见》获得一等奖。《玉·见》是第一季的第一期。早在5000年前,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先民不约而同地开始制造和使用玉器,并将其当作通灵、祈福的“神器”。从玉龙和玉琮相望,我们能够看到中华玉文化的起源、发展、传承。
立意深远 以小见大增强文化自信
铸牢共同体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物”相望》(第二季)展示夏家店下层文化至元代的十件文物,涉及北至内蒙古、南至浙江的五个省份和自治区,以文物实证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以小见大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以“国潮复兴”“礼仪之邦”“大国精工”等话题和当代年轻人情感共鸣,增强文化自信,传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流价值观。
内容创新 从文物互鉴实证
中华文化同根同源
《“物”相望》(第二季),以内蒙古出土的典型文物为主体,与中华大地上其他地区的代表文物互鉴,以其共通点观照现实。第一期,内蒙古赤峰市夏家店下层文化出土的灰陶爵与二里头文化的乳钉纹青铜爵相望,讲述泱泱中华礼仪传承;第二期,内蒙古出土的青铜刖人守囿方鼎与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的刖刑奴隶守囿方鼎相望,以精工之鼎看大国匠心……用不同地点、相同时期、相同内涵的文物,实证中华文化同根同源。
表达创新 轻快叙事让厚重历史
焕发青春气息
作品在文稿逻辑上,追求“轻入亲出”:在切入点上,使用“电子榨菜”“文创‘周边’”等趣味性话题,吸引用户;在落点上,选择礼仪之邦、大国匠心、传统艺术新生等和现实生活更贴近的落点,让人感到“亲切”,从中获得认同感。作品在表达上,在文案简洁易懂的前提下,选择轻松、活泼、年轻化的表达方式,增强吸引力。
技术创新 AI+3D 让文物“活起来”
立体3D模型和精致二维动画多维服务于文案内容,增加信息量,增强趣味性和可感度。例如,通过三维模型展示青铜方鼎的结构,让观众既可以从两鼎的相似中看到文化交融的痕迹,又展现工艺之精湛,回扣大国匠心主题。如使用动态复原技术,让壁画中的人物跟随“说书人式”配音做出乐舞百戏相对应的动作,真实再现东汉时期的乐舞场景,让整段视频变得生动鲜活。
4K拍摄+手绘动画提升审美
增强文化自信
作品以手绘动画丰富画面内容。绘画借鉴中国写意、留白等方式,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象征符号,虚实结合的“中国式审美”提升作品审美情趣。4K电影级高清画面增强氛围感和叙述感,提升纪录片的代入感和沉浸感。剪辑中加入中国大鼓、京胡、板鼓等中国传统乐器音效,让观众在极致审美体验中,尽享中国传统文化魅力,自然生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优质内容+多次分发 扩大传播声量声势
《“物”相望》(第二季)一经发布便获得广泛好评。第一期视频入选“6月19日媒体央视号优质稿件TOP5”,6月18日到22日,连续在奔腾融媒客户端、视频号、抖音、快手、B站等全媒体矩阵传播,仅在奔腾融媒客户端、视频号上的观看量就超60万。除了每集4分钟左右的中视频,作品还以短视频和图文的形式呈现,一次投入,多次产出,拓宽传播渠道、提升传播效果。
W
(作者弓春伟系内蒙古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传播中心主任;作者景志浩系内蒙古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传播中心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