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通信学会在京举办的“信息论:经典与现代”学术研讨会上,一项新成果的发布吸引了业界目光。由北京邮电大学张平院士及其团队搭建的国际首个通信与智能融合的6G外场试验网正式对外发布,实现了6G主要场景下通信性能的全面提升。这是以通信与智能融合为标志的6G关键技术的新突破,4G、5G通信链路有望具备6G的传输能力。这一通信系统,设计智能而简约,其容量、覆盖、效率三项核心指标也有了显著提升。这一成果及其创新理论以论文形式发表于我国通信期刊《通信学报》上。
现有的经典通信技术,逐步逼近理论极限,触及容量提升难、覆盖成本高、系统能耗大等技术“天花板”,如何突破这一制约是业界关切。经典通信处理信息的方式是“模块化”,主要靠资源堆叠提升网络性能,因此通信系统性能提升的代价是网络复杂度的极速攀升。“与经典通信不同,通信与智能融合的新型通信技术,能以‘端到端’贯通式优化,替代‘模块化’分离优化,以更简洁的网络结构,实现通信系统整体性能的显著提升。”北京邮电大学教授、中关村泛联院副院长许晓东说。
据悉,6G外场试验网是面向6G智能与通信深度融合趋势,由张平院士及其团队搭建的国际首个开放的联合研发、测试验证环境,其目的是集聚创新资源,开展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推进语义通信等关键技术国际标准化,支撑未来成果转化。6G外场试验网的成功搭建,将为高校、科研院所等研发机构提供理论研究与关键技术前期验证环境,降低6G研究门槛,形成贯通理论、技术、标准和应用的全产业链创新环境,促进跨领域创新合作。
相较于5G,6G具有更高速率、更低时延、更广的连接密度,还能实现通信与人工智能、智能感知的深度融合。“新一代通信技术需探索新路径,要从‘堆叠式创新’迈向‘颠覆性创新’。”张平介绍。
AI与通信的融合并不是从6G时代才开始的,通信网络很早就引入了自动化和智能化等元素,用于提升网络性能及降低运维成本。但面向6G时代,AI元素已经变得不可或缺。张平指出,行业在6G方面有一个基本愿景,就是把人工智能做到“泛在化”,能够随时随地获得AI的情景功能。这个过程并不容易,要克服许多因素,如“信道污染”问题。“信道污染”会造成传输性能下降,或者数据污染,对算法和模型产生影响。通信和AI有天然的联系,两者实际上是互相促进、相互使能的,而非谁代替谁的问题。行业现在所能做的人工智能是离身的,真正要做到“具身人工智能”,还需要继续探索,尤其要解决通信方面的即时数据问题。通信和AI融合过程中,学科人才培养极为重要。张平表示:“通信人才学点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人才学点通信,是非常好的。人才培养应该宽口径,而不是单纯培养一些只懂通信的人,或者培养一些只懂人工智能的人。”
通信与智能的深度融合是通信技术演进的重要方向。人工智能将改变通信,6G也将推进人工智能加速发展。张平表示,人工智能将提升通信的感知能力、语义理解能力。泛在通信的6G又将人工智能的触角延伸到各领域各角落。二者融合将加快形成数字经济新业态。
W
(本文由本刊编辑整理自新华社、人民日报等)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