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赋能与耦合

  • 来源:大学生
  • 关键字:人工智能,赋能,耦合
  • 发布时间:2024-09-15 20:07

  文/张令(中国人民大学)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分析了当前形势和任务,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完善推动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战略性产业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第三轮人工智能技术,特别是在如今的大模型技术加持下,正在越来越多的领域证明其潜力。

  2024年春假期间,我跟随学院实践队前往苏州考察调研,参观了科大讯飞苏州研究院,在这里目睹了人工智能的前沿应用。

  高超的智能识别水平以及精准的自然语言理解能力,这些与人工智能紧密联系的特征,在这里进一步具象化。科大讯飞苏州研究院研发的教育系统,已经应用到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阅卷工作中,其准确率与专家阅卷不相上下,且在逐步提高。同时,教育系统的应用实践正在逐步下沉,为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提供技术支撑,包括辅助阅卷、知识点查漏补缺、题型设计与生成等。更加普惠的教育,正通过人工智能这个载体传播向社会更多角落。

  科大讯飞苏州研究院还认真研究苏州本地方言与传统剧种黄梅戏,一直在进行语料采集与苏州方言识别、合成系统开发。2021年冬至,讯飞输入法、科大讯飞苏州研究院联合相关文化工作室出品了方言保护计划公益短片《姑苏琐记·金缕衣》,这是4集《姑苏琐记》系列片的第一集。《姑苏琐记》系列片从冬至讲起,记录姑苏不同时令下市井人家的生活。科大讯飞苏州研究院创造性地将AI技术和古装文艺结合在一起,不仅用技术手段赋予传统文化以活力,还代入了方言应用的新场景。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乡音能够陪伴苏州人民的春夏秋冬,唤起少时乡音记忆,重现心目中的吴语“江南”。

  “历史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我们一定要完整交给后人。”目前科大讯飞苏州研究院正将自己的技术应用到越来越多的文化领域,如今的中国文化在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加持下,正不断以推陈出新的形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科大讯飞苏州研究院还积极将人工智能应用到其他相关领域,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一个又一个经典案例。比如,将算法与硬件相结合研发的机器狗能够适应多种复杂地形,为抗震救灾、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AI助力。由科大讯飞研发的星火大模型历经多次迭代,目前已经搭载了多种功能,包括PPT大纲撰写、辅助PPT制作等。同时,在模型语料应用等方面,中文语料更多更丰富,更加贴近中国人的语言环境和使用需求。

  人工智能发展至今,已经不再是单独的一项技术,而是与各行各业产生深度耦合,包括医疗、教育,甚至国家安全等领域,这也决定了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上,人工智能是不可或缺的角色。

  我的研究方向是智能搜索与推荐。目前,中国人民大学获批立项建设“新一代智能搜索与推荐”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中心面向国际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开展研究和工程化实践。智能搜索与推荐技术的进步将有效满足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区块链技术等的发展需求,解决语义信息表征、相关性推理决策等诸多关键技术问题。我期待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推动下,我所研究的方向不断取得新进展。

  (张令,中国人民大学高瓴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专业2022级本科生,人大延河讲师团成员)

  责任编辑:刁雅琴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