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压箱底宝贝”亲密接触
- 来源:大学生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压箱底,亲密,接触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09-15 20:08
文/叶宗予亮(清华大学)
得益于“ 慧眼识文物 文脉心中传”——首都高校力量参与文物研究项目,我和同学们走进首都博物馆(简称“首博”),利用闭馆时间,在专业技术人员和学校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近距离观摩文物,深入研究这些“压箱底宝贝”。
探究文物密码
我选择研究的是“元代景德镇窑青白釉戏剧人物瓷枕”。与其他藏品相比,它的特点与待研究疑点都比较明显。与其同样器型的文物存量极少,国内仅有6件,其中5件藏于博物馆,1件为私人收藏。在这6件中,仅江西丰城博物馆藏的那件,由我国著名工艺美术史学家叶喆民先生准确解读出其表现内容为四折(元杂剧的基本体制,一般每部剧作都是四折)《白蛇传》戏剧舞台故事。瓷枕工艺繁复、结构细致、实用性不强,枕身上仅有舞台人物雕塑,并无文字,其用途是否为明器(即冥器,古代人们下葬时带入地下的随葬器物)不能确定。
我首先分析了瓷枕生产的时代背景:元代北方历经战乱,名窑多被破坏;景德镇窑口发达,其中青白釉瓷器,即“影青”最为特别——其吸收了北宋以来定窑和景德镇窑的支烧、覆烧等烧造方式,在提高烧制效率的同时,也能够最大程度保证成品的质量;元代舞台表演在唐宋“参军戏”和各类歌舞的基础上进一步成型,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世俗小说的繁荣为元杂剧提供了蓬勃的发展动力。
考虑到以上几点,我尝试从工艺发展情况、主体呈现内容、社会民俗情况、文化传播情况四个方面提出疑问:1.镂刻搭配圆雕堆塑的工艺何时发展成熟,以完成如此复杂的烧造?2.瓷枕表现内容是否确实为元代杂剧演出场景?3.若是,其表演的内容是什么戏剧?4.若该戏剧内容并非瓷窑所在地流传的戏剧,则文化传播的路径如何发展?
为此,我围绕同类型器物研究、元杂剧及当时世俗小说等开展史料收集整理,初步得出以下结论:1.梳理全国各地出土的同类型器物,初步了解该类器物的基本情况,结合唐宋以来使用陶瓷器作为建筑模型陪葬的传统,加之其工艺繁复,实用性相对差,推测大概率为明器;2.查询《元曲选》《古杂剧》《柳枝集》等古代戏文曲集,总结元代舞台空间设置的特点,对照确认其展现的应为“一面观看”舞台;3.四面均有不同人物,但其中“胡服跑马”形象在三面反复出现,推测可能为同一故事中的不同场景;4.对照同时期磁州窑大量彩绘人物故事枕,推测其故事或与西域故事有关,有学者推测为“昭君出塞”或“汉宫秋”故事,但主题人物并不甚符合,仍有待探究。明代应王殿的戏剧主题壁画中呈现了一系列宋金院本戏剧演出场面,但其兴起的本源为当地的迎神祭祀活动。结合文物中出现的神像形象分析,可能内容上也需要考虑与部分社会习俗相关。
让文物“活”起来
为使文物“活”起来,我们在完成理论研究的同时,也考虑其在现实场景与展示中可以被应用的方向。针对瓷枕呈现内容丰富、人物形象妙趣横生的特点,综合考虑展陈方式、互动效果等,我对其科普转化成果提出了3点设想:1.模仿 2010 年上海世博会“会动的清明上河图”,制作交互体验装置,便于观众更加直观地了解藏品蕴含的奥妙;2.结合舞台戏曲表演历史,在展览中配合部分戏曲相关文物,以此为引入,展示戏曲舞台艺术和当时社会民俗整体的发展呈现;3.提取瓷枕内部单体人物形象,制作文创摆件或角色盲盒,实现产品转化。
交流
清华大学日新书院古文字方向的同学们和我一起参与了研究。他们结合专业所学,研究琉璃河出土的青铜器。日新书院的严志斌老师带领大家一起观察了6件青铜器,释读铭文及器型。相较于瓷枕,青铜器的功用更多是在于礼器价值。因此,常常要考虑当时的政治环境及礼法尊卑。这种研究思路与我重视工艺品背后的社会风俗有很大不同,我在与大家的交流中收获了更多的知识,也拓宽了研究思路。
首博的工作人员也会给我们介绍日常策展工作中的要点、难点。例如,展品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展览应该面向所有能够进入博物馆的人群”这一原则。在青铜器展厅中摆放青铜器复制品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复制品不加装玻璃罩,裸露放置,观众可以近距离观察、触摸,同时还附有盲文介绍。虽然复制品对一些细节的展现不够清晰,但对普通观众的参观需求而言影响不大。这种近距离观察为观众走近文物提供了更好的方式,甚至可以通过触感更为直观地感受文物,尤其是对小朋友们来说,真切的触摸和观察要比单纯阅读文字介绍更具吸引力。
研究学习中,我也深刻认识到,不同博物馆的展览策划需要根据不同藏品和文化背景来选择展览的主题。例如,首博的北京中轴线展览及常设展厅中的北京民俗展览,都是依托馆内所藏大量本地出土或捐赠文物策划的。同时,考虑到观众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外地游客或家庭参观,这些具有本地特色的展览设计可以巧妙地展现本土风情和历史民俗。
责任编辑:丁莉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