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里更多的可能
- 来源:大学生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城市,学科,探索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09-15 20:20
文/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
多学科探索
张洪谋第一次来到北大是在2006年,这也是他第一次进入这所大学。彼时尚未翻新的东门和图书馆,还有灰白相衬的逸夫二楼,以及古朴的文史楼,构成了张洪谋对北大的第一印象。
在高三填报志愿的时候,张洪谋就决定之后要进入城市与环境学院学习城市规划专业。“当时我以为这个专业会学习对城市格局的规划和设计,应该是个很有意思的专业。”
但入学后他发现,学院源自地理系,最开始接触的大部分课程也都是地理课,这虽然和张洪谋所想象的专业内容不太一样,但却并不影响他继续感受学科独有的魅力。“我觉得这样也很有意思,算是一些意外的收获和惊喜。”
在主修专业之外,张洪谋还选择学习当时较为冷门的数学双学位。一方面,因为在最初选择专业时,他曾犹豫过是否要学数学,修习双学位算是部分实现了当时的梦想;另一方面,大一的高数课让他觉得兴味盎然,于是决定“还是应该多学一点数学”。
“学数学的人都是爱玩的人。”在数院的课堂上,一位老师的这句话深深启发了他。直到现在,他都觉得不仅仅是数学家,从事学术研究的人,一定都是好奇心强、爱探索的人。
而他自己正是如此。从本科入学开始,张洪谋每一次出于“有趣”“有意思”所作的选择,都为他尚未可知的未来铺垫了通往学术之门的道路。
未及本科结束,张洪谋就早早确定了日后在学术界工作的志愿。除了他本人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外,北大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师长们躬耕学术的身影都让他对这样的事业充满了向往。硕士阶段,张洪谋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继续学习城市规划。之后,张洪谋到麻省理工学院继续攻读博士,在这里他感受到了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氛围。在这所以工科见长的大学,学生都有着非常鲜明的应用视角和强烈的求解意识。
张洪谋的博士方向为城市科学,是计算科学与城市研究的交叉学科。虽然这个学科在麻省理工的学科分类上属于社会科学院系,但张洪谋也经常有和工科学生一起学习交流的机会,经常会去读一些与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相关的书籍。在这种学术氛围下,张洪谋训练出一种多学科看问题的视角。
博士期间,张洪谋第一次参加北京大学新英格兰校友会的活动时,发现里面不仅有同龄人,也不乏1970年代毕业的校友。他乡遇故人的时刻,张洪谋不禁回忆起本科参加师生歌会的画面:他和同学们站在舞台上,唱出歌词最后一句“她是我们永远的家”时,对母校的情感霎然间得到了升华,这也让张洪谋更加想念北大。2021年3月初,张洪谋如愿回到北大,在政府管理学院任教。此前所有的经历和努力,都在这个职业选择中得到了理想的答案。
多学科圆满连接
和在实验室进行研究的学科不同,城市研究往往需要到城市中去,去了解那里生活的人和发生的事。因此,在本科阶段的很多课程和科研训练中,张洪谋经常要到城市当中的不同地方去踏勘和调研,并且和当地居民进行交谈,了解他们的生活。
张洪谋回忆起本科的时候,大三那年,他和同学一起以“北京市历史街区旅游开发现状调查与模式研究”为题申请了校长基金支持的本科生科研项目。围绕这个项目,张洪谋和同学把北京市二环的胡同几乎跑了一遍,在和住户进行访谈的过程中,他深度体会着老北京的人情味儿。后来在“城市设计”课程上,张洪谋选择了一个钟鼓楼附近的场地进行设计,他沿着钟楼高陡的台阶拾级而上,以俯瞰的视角重新看着自己走过的每一条胡同,灰墙灰瓦的房屋、屋顶露台上晾晒的褪色衣服、往来其间的自行车和行人,张洪谋无比真切地感受到“他们居住的空间折射出的就是他们的生活”。
在“景观设计学”课程中,全班被分成了若干个小组,前往北京的清河沿岸进行周边生态环境治理与社会生活情况的调研。有一次,他所在的小组经过了一天的现场调研之后,看完现场返回时天色已晚,小组同学各自骑着自行车,在昏暗的路灯下、飞扬的尘土中,穿梭于进城的运货车辆间。城乡交错带特有的生活气息,仿佛让张洪谋看到了北京这座大城市的另一重面貌。而这个画面,也定格为他本科记忆中奇妙的一瞬。
在这个以“城市”为名的专业中,张洪谋关注的不仅仅是建筑的分布、场地的关系、区域的划分,更是居于其中的鲜活的人。从学科史的角度来说,城市规划这一学科有两个不同的来源:一是源自城市的物质性部分,主要来自建筑学,关注较小空间尺度内的设计,并通过土地利用来干预和影响土地上的各类活动;二是源自城市的社会性部分,比如英美最早为解决公共卫生问题而对城市的建成环境和基础设施进行的管理和资源分配。而北大的城市规划学科更靠近后一种。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人口增速降低、大规模城市建设放缓,如今的城市规划和二三十年前的城市规划也有了较大的差别。当年,各个城市纷纷建立新区,围绕新区进行的大规模规划设计与开发是城市规划的首要任务。但在现在的城市中,特别是超特大城市,大规模建设任务已经完成,通过空间手段协调城市当中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日渐成为城市规划新的主要任务,而这无疑属于城市公共政策研究所关心的范畴。
现实趋势的变化和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方向让张洪谋选择了如今任教的政府管理学院,站在社会科学和理工科的交叉融合点上,用数学模型来回答社会科学,特别是城市管理学科的问题。这一交叉学科领域也被学者称为“城市科学”,也就是张洪谋在麻省理工获得博士学位的领域。
他曾涉足过的学科,都在此刻达成了圆满的连接。而这一切的出发点,不过是他对知识纯粹的渴望和追寻。
现在,张洪谋主要关注的是交通治理与智慧城市领域。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城市中新的现象和事物不断涌现,这反映在城市政策上也会有很多与时俱进的变化。我国城市在交通政策方面做出了很多国外所没有的创新,比如通过车辆限号、摇号等管理手段来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以及通过政策推广无人驾驶、共享出行等方式来解决城市交通问题,而传统的交通政策理论框架已不足以对这些现象进行阐释。同时,政策设计中的具体细节事关交通资源的社会福利分配问题,这些都是非常值得讨论的科研话题。
“我认为这会是一个很好的提出理论创新的机遇,或许可以总结为在交通政策领域讲好中国故事。”他如是说。
现在任教于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的许立言,是张洪谋的好友,也是高他四届的师兄。许立言对张洪谋的评价是“他有着我们这个学科中罕见的数学抽象建模能力,但同时又不满足于一些城市具体问题的解决,而是希望至少在方法论层面,甚至是认识论层面作出一些贡献。”
无论在求学还是在研究中,张洪谋始终关注研究的现实导向和应用导向,希望可以真正作用于社会,改变和优化一些现状。“我想这就是体现社会科学研究价值的一个实践出口。”
拥抱不确定性
重回燕园,张洪谋从坐在教室里的学生,变成了站在三尺讲台上的师者。目前,张洪谋为研究生开设了“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智慧应急管理与城市治理”两门课,为本科生开设了“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一门课。
“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是一门新设课,因此张洪谋在课程内容和作业布置上花费了很多心思,既希望同学们可以在具体的案例中掌握理论工具,又希望案例可以贴近同学们的生活,便于同学们理解和把握。
政府管理学院2019级本科生陆遥已经跟随张洪谋进行了一年多的课题研究,他记得老师在课后会通过问卷的方式来收集大家的建议、疑问还有印象深刻的点,并随之不断调整自己的课程设计。
“张老师会在课堂上用一些游戏和奖品来调动氛围,还会给我们补充非常多的有趣的例子,给我们带来跨学科和更广阔的知识面。”
张洪谋为该课程设定了两项作业:第一个是分析北大的交通情况,第二个是分析北大的土地利用情况。正如张洪谋所预期的那样,两次作业的主题在选课同学中都得到了积极的反馈。
在第一次作业中,同学们在他提供的技术和模型的基础上自行收集、补全数据,而后抽象出北大的交通网络图,进而估算每条路上的交通流,至于如何评判作业的质量,每一位同学的日常经验就是最好的检验方式。
在第二次作业中,同学们对北大内部的土地利用进行细分,发现了平时经常被忽略的角落,评估出区位最优的宿舍楼。将同学们关心的话题作为作业题目,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
在和同学们接触的过程中,张洪谋也明显地感觉到现在的北大同学比起他们那时,焦虑越来越多。其实,从申请硕士和博士到寻找事业方向,张洪谋经历过很多选择和困难,也曾非常焦虑和迷茫。“我没有办法比较我当时经历的焦虑和现在同学们正在经历的焦虑哪个更深,并且我也不觉得我的人生经验足以让我以人生导师的身份来给同学一些建议。”张洪谋依旧保持着内省的真诚,“但我还是希望大家能够理解不确定性是生活的一部分,可以以更开放的心态去拥抱不确定性。”
张洪谋回忆,自己在读博期间也面临很多学术上的压力。“读博有一个很大的困扰就是你所要回答的这个问题只有你自己才知道该怎么去做。导师可以给你一些方向上的建议,但他也不知道答案会是什么。”“就像是宇航员在太空中的感觉。”张洪谋曾用一个比喻来形容这种状态:比如突然飞船坏了,宇航员也只能自己去修,地面工作人员只能给出一些指导,但没有办法帮忙解决问题。“其他的人可以给你的帮助很有限,还是要靠自己去努力。”而且从事学术研究有着极大的不确定性,研究者只能通过了解不确定性来改变自己的预期,却没有办法改变不确定性本身。
成为教师后的张洪谋,会和一批又一批新鲜的北大面孔一起,面向我国正在涌动的城市化进程,以确定的思考和行动,应对所有的不确定性,生发更多可能。
责任编辑:周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