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产实习看建筑学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

  • 来源:建筑与文化
  • 关键字:建筑学,生产实习,能力培养
  • 发布时间:2024-10-15 14:48

  文/胡军锋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都市院副总建筑师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硕 士

  摘要:生产实习是建筑学专业学生培养的一个重要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持续数周的生产实习,使学生接触实际设计项目,了解生产工艺流程,明确设计工作职责。这一方面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自我专业素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强化自我综合能力的培养,包括敬业精神、竞争意识、团队协作、沟通能力等。这些在生产实习中易于培养的意识和能力,有助于建筑学专业学生更早地适应设计市场和自己今后的职业生涯。

  关键词:建筑学;生产实习;能力培养

  引言

  建筑学是一门理论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高度统一的学科,强化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是建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因此生产实习是建筑学专业教学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一环。针对建筑学专业学生的培养教案,国内不同大专院校的课程安排和教学侧重会有差异,但是绝不会缺少生产实习的环节,甚至其学分在总学分中占比不低。例如,作为全国知名的同济大学建筑系,从其五年制建筑学学士的培养教案看,各类实践环节课程学分占比达20%。而作为实践环节课程重头戏的生产实习,安排在5年级上学期共计16周,约占实践环节课程学分的一半,由此可见生产实习在教学培养体系中的重要性。

  生产实习旨在通过学生到生产单位实习,培养和提高建筑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执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同时通过反馈各类信息到学校,更好地完善课程体系和课堂理论教学,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建筑学专业人才。生产实习的成果通常是实习报告和学生在工作单位的工作成果汇编。生产实习无论对学生还是对设计企业而言,通常都是一个双赢的过程。学生接触到实际设计项目,了解了生产工艺流程,明白设计工作职责;设计企业一定程度降低了用工成本,获得了潜在而优质的用工渠道。

  笔者单位作为业界综合实力靠前的大型国有建筑设计院,每年都会有不少的建筑学专业学生前来生产实习,笔者也有机会接触到不同院校的实习生。观察发现,这几年建筑学实习生特别是本科实习生数量持续保持低位,硕士实习生数量持续保持高位。究其原因,行业大背景已经对就业市场产生较大影响,高年级本科生利用生产实习的时间考研充电或者出国深造的趋势越发明显,学生实际的生产实习时间会根据个人情况及就业意愿调整延后。无论如何,建筑学专业学生就业前的生产实习还是必要的和不可替代性的。通常来说,生产实习是企业与个人相互认识、相互熟悉的过程,也是双方相互展示的重要方式。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较长一段时间的生产实习,有助于建筑学专业学生在实践中锤炼自我的综合能力,特别是以下四个方面的能力锻炼:敬业精神、竞争意识、团队协作、沟通能力。这些是可以通过生产实习,能让大部分学生有效提升的方面,也是让其个人尽早意识到并树立起的良好职业素养。

  1培养敬业精神

  对于任何设计机构而言,需要的设计人员不仅要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设计能力,更为看重的是设计人员是否具有敬业精神。有学者指出“敬业精神是一种基于责任心对工作、对事业的全身心投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唯有敬业的大学生才能积极进取,胸怀大志,才能开发蕴藏在自己身上的潜在创造性,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1]。一定程度上,工作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比技能和经验更为重要。这是因为技能和经验可以在实践中、在工作中逐步积累和培养,但是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更需要个人在学生时代就能树立并培养。敬业精神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遵守某些工作规范制度,对我们建筑设计师而言,在于全身心地投入,在于追求更高水平的设计成果,在于为了实现项目的落地效果而参与的配合、协调和落实工作。毕竟建筑设计工作是一个责任重大的专业技术岗位,除了涉及大量的国家和地方规范之外,还需要协调好业主单位、其他专业、土建施工等相关人员需求,达到项目实施的安全、经济、美观等要求。如果没有强烈的责任心,去努力把自己的作品做得更完美、更和谐,去积极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去迅速消除项目建设施工阶段出现的各种问题,是难以想象最终的建设成果的[2]。

  利用生产实习,跟随和观察项目组的成员特别是项目负责人,可以很容易感受到他们身上的这种敬业精神。人们常说好的设计师都是完美主义追求者,这话一点不假。如果没有对建筑设计的热情和对项目细节的追求,也就很难理解业主的修改指令。这些工程设计师对一些项目细节的反复推敲和琢磨,在有制约的设计条件下,修改目的更多是实现建设项目的合规性和更好的呈现度,而将错漏和缺陷降至最低点。对于实习生而言,跟踪一个实际项目,弄清楚其中的设计关键点,体验工程师工作中的苦与乐就是很好的学习过程。在实习中,需要做到不无故缺勤,积极配合团队成员,主动协助工作事宜……这都能反映出实习生积极的进取心和责任心。须知做好手头的每一个任务,衔接好每一项工作,都是对自己能力的锻炼和提升,也更能获得团队伙伴的好感和认可。因此,在设计实习中需要培养自我的敬业精神,不能眼高手低,只有不断积累,才会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成功[3]。

  2树立竞争意识

  随着“僧多粥少”建设局面的长期存在,国内建筑设计行业的竞争愈发激烈。除了国内外同行之间的竞技外,来自政府和业主等发标单位的挑战同样不可忽视,项目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是在行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现阶段大部分项目都是通过竞标的途径获得,而方案竞标又有太多不可控因素,不论投标前付出多少辛劳,在投标结果公布后总会上演几家欢喜几家愁的戏码,也只有参与过这些投标项目,才会更加深刻地体会其中的滋味。优胜劣汰这一市场规律,对生存在当下这种经济环境中的大多数设计机构和设计师尤为残酷。对于即将进入这个市场的建筑设计师而言,只能是不断强化自我的能力,通过加强知识储备和提高综合业务素质去参与市场,参与竞争。

  增强竞争力,最主要的还是需要我们建筑设计人员保持持续的创新能力。纵观建筑发展的历史,就是不断突破旧有观念,不断创新的过程。对于项目投标,无疑具有创新性特质的方案更能打动专家和评委,使竞争处于有利地位,这也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各个设计机构的创新驱动。据了解,笔者所在的设计企业有很多的方案创作团队,还保留着这样一个不错的设计传统。例如对于刚开始的新项目,项目负责人会召集主要设计成员进行短期的概念草案比选,主要是出概念,设计深度仅限于总图和建筑形体,表达形式不限。当然,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模型比选会更为直观。之后由项目负责人会组织设计成员一起对概念草案进行点评和比选,以此确定方案设计的主导思路和方向。毕竟大多数实际项目都是一些综合性的课题,设计也必将是多种解决方式和多种思维模式综合的结果,往往优秀的方案多是能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这种头脑风暴的工作模式,在设计前期能够拓展思路,而一旦明确方向后在设计后期能够迅速推进工作。

  在生产实习中,多动手、多参与、多操作,摆脱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势的束缚,勇于异想天开、标新立异,这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项。对于实习生而言,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参与其中。不论项目的大小,都是对自己的考验,都是于自身有益的经验。参与的过程不仅可以直接检验自我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而且有利于树立和培养良好的竞争意识。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梦”就是创新梦。对于实习生而言,在做设计时就是不能拘泥于课本和前人的方案,多观察、常思考、勤动手,学习总结他人的有效经验,拓展自己的思路,设计中勇于突破和创新。

  3善于团队协作

  现代社会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团体作战能力更为重要。对于设计师而言,需要团队协作。往往一个实际设计项目涉及多个不同的专业的设计人员,需要众人参与,共同完成。繁杂度高、任务庞杂、协同要求多的项目更是如此。设计单位特别是施工图设计部门,作为主要的生产团队,本身就注重效率追求效益,也一定是注重团队协作的。俗话常说“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个人素养再高,很多时候也是难于与团队竞争。因此在设计院中很容易形成团队协作的工作氛围,通过大小团队相互协同,弥补独立个体的不足,以此来完成既定设计目标和重大设计任务[4]。

  在生产实习中,实习生需要懂得团队精神,将自己积极融入设计团队。团队精神集中表现在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上。首先需要有较高的站位,对待合理化的修改建议,需要站在项目负责人的角度和有利于团队成员相互协作上来看待问题,不要因为采纳意见会使自己增加工作量而不去执行。其次需要有协作精神,可能建筑图上门窗移动的小问题会带来其他专业设备排布、设施布置的大问题,这就需要多沟通协作,提前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对于减少设计错漏问题,除了自我复核外,还可以通过团队成员的互相校核来有效减少差错等等。毕竟团队不同于个体,团队的作用在于互补。最后需要树立主动服务的思想,凡是有利于集体和团队的事就需要认真去对待,力求做得更好更快一点。总之,通过生产实习培养团队精神,有利于实习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尽快地适应社会和工作岗位需求。

  4增强沟通能力

  良好的沟通能让业主更信赖、项目更顺利,因此对于建筑设计师而言沟通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沟通有多种方式,建筑设计师的沟通主要反映在图文表达和语言表达上。建筑设计本身就是一个用图纸说话的专业,理念新不新颖、功能合不合理、造型美不美观,专业人士通过看图纸和文本很快就能明白设计的价值所在。方案设计能力虽然不是短时间就能提高的,但在生产实习中规范制图,提高自己的图纸表达能力还是不难的。图纸表达特别是施工图应符合制图要求,例如图层管理、线形表达、打印设置、命名方式等等,不同的设计机构都有自己的一套标准。实习中需要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的标准,良好的制图习惯就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既是对个人不良习惯的修正,也是对团队他人的尊重与方便[5]。

  另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就是语言沟通。在生产实习中,会遇到各种会议,有设计企业内部的交流性质的会议,也有对外为主的方案汇报、项目评审,以及施工中的各种答疑沟通会。实习过程中需要了解不同会议的性质和要求,理解项目负责工程师的应对和处理。对于内部的项目交流,建议积极参与,多多表达和沟通。毕竟建筑设计是一个注重沟通的专业,现在怎样有逻辑地说服项目团队认可你的设计、今后怎样巧妙地打动业主采纳你的方案,这都少不了语言和文字的沟通。工作以后,会越来越发现沟通的重要性。因此,在平时应有意识地训练自我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介绍自己的思路和想法或相互之间的交流和讨论,达到训练自我表达的流畅性和系统性的目的,这都是有益的尝试和举措。

  结语

  现今,建筑学专业学生的生产实习单位选择多元,可以根据自我的兴趣和需求去选择。不论是大型设计企业还是小型建筑事务所,都有各自不同的优势和特色。例如,单从设计项目上看,有的设计机构专注于高端住宅和特色酒店项目,有的偏向于学校等文教项目,还有的特别擅长于异形公共建筑项目设计等等。另外,不同的设计机构还有各自不同的管理组织模式和内部企业文化。建议实习前先做好功课和计划,将教学要求、自身需求与目标单位的生产实习相结合,争取一举多得。总之,需要重视和珍惜这些设计机构提供的实习平台,通过生产实习提升自我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为今后自我的职业生涯定好位、开好局。

  参考文献:

  [1]陈志华.再谈大学生毕业阶段就业素质的培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8):118-119.

  [2]邱微,南军,袁一星.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创新课程体系及其特色——以哈尔滨工业大学土建类工科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01):164-167.

  [3]刘晖,谭刚毅.理性、创新与实验精神——华中科技大学建筑学本科特色教学体系的探索实践[J].建筑学报,2013(02):106-109.

  [4]朱文元.建筑学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美术教育研究,2022(19):140-142.

  [5]赵阳,杨希文,李雪,等.创意·实践·开放——建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中旬刊[J].科教文汇,2018(32):52-54.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