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溪江流域传统村落生态智慧挖掘——以永嘉县芙蓉村为例
- 来源:建筑与文化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生态智慧,传统村落,芙蓉村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10-15 14:51
文/韦宝畏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教授博士
林涛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通讯作者)
摘要:城乡一体化的迅速推进使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因此,充分挖掘传统村落生态智慧,为其价值提升和保护发展提供参考成为学界共识。文章以楠溪江中游的国家级传统村落——芙蓉村为例,从宏观的选址布局、中观的空间营建到微观层面的建筑营建,深入系统地挖掘了传统村落蕴含的生态智慧,在此基础上总结提出了遵循适应自然环境的选址、借鉴高效的空间布局形式和延续可持续发展的营建思想的重要启示,以期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楠溪江流域;生态智慧;传统村落;芙蓉村
引言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传统村落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将目光转向传统村落本身,希望从典型村落中更多地挖掘和汲取“生态智慧”,为传统村落的价值提升和保护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生态智慧”这一概念最早由挪威哲学家奈斯提出,将其解释为“生态和谐与平衡的哲学”[1],并提出了深层生态学的理论框架。目前,学术界关于中国古代生态智慧的研究多集中在生态哲学智慧与生态实践智慧两个方面[2]。在哲学层面,国内学者方克立将“天人合一”理解为中国哲学的最高生态智慧与生态思想的哲学基础[3]。在实践层面,象伟宁教授将其定义为人与自然互惠共生关系中从事生态实践的能力[4]。学者辛儒鸿将生态智慧进一步解释为通过最低程度的人工介入寻求人居环境与生态系统的最优平衡方案,从而获得最大的生态效益的智慧[5]。
传统村落作为古代生态实践智慧的鲜活载体,历经千年依然在当今社会维持着良好运转,其在选址布局、空间与建筑营建等方面蕴含的实践经验与智慧值得人们去深入研究和系统总结,这对于当下国家倡导的乡村振兴以及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都具有重要价值。以楠溪江流域内的国家级传统村落——芙蓉村为例,从宏观的选址布局、中观的空间营建和微观的建筑营建三个层面,全面系统地挖掘了楠溪江流域传统村落的生态智慧并加以归纳和总结,希望能对该区域内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提供参考。
1楠溪江流域传统村落概述
1.1楠溪江流域简述
楠溪江发源于温州永嘉县与台州仙居县交界处的黄里坑,其流域在括苍山与雁荡山脉之间,是瓯江最大和最后的一条支流[6]。楠溪江的流域面积约2490平方公里,整体范围在温州境内覆盖了整个永嘉县。该流域内的传统村落基于地理环境与发展程度可大致分为上游古村落、中游古村落与下游古村落。笔者经实地调查发现,楠溪江中游的传统村落既有一定程度的规划与发展,又保留了部分乡土特色。最有代表性的当数岩头、芙蓉与苍坡三个村落。其中,芙蓉村是地处岩头中心景区的单姓血缘村落,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同时规模大小适宜,故笔者拟以芙蓉村为典型实例进行生态智慧挖掘的相关研究。
1.2芙蓉村现状概述
芙蓉村位于楠溪江中游的岩头镇,占地14.3公顷。由于地处河谷平原,特别适于耕作。村落基址前依楠溪江,后靠芙蓉三岩,且位于省道边,交通便捷[7]。村落始建于唐末,相传为一对陈氏夫妇为避乱世,从永嘉县城迁徙而来。宋代时,村落内科考取仕者最多,后村落由于抵抗元军被烧,在六十余年后由国师李时日规划重建。故当下的研究只能基于新建的芙蓉村加以展开,不过村落的基本格局依然沿用最初的面貌,至今仍保留了数量较多的明清建筑。芙蓉村拥有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典型的村落特征与自然风貌,2006年5月,其古建筑群被列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保单位,并于2012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录。
2村落选址及布局的生态智慧
2.1村落选址的生态智慧
2.1.1适应于自然环境的选址
村落选址所要考虑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气候、地形、水文条件以及自然资源等。芙蓉村位于中国建筑气候分区中的夏热冬冷地区,其建筑在夏季防热的同时还要兼顾冬季保温。芙蓉村三面环山,其中南面是芙蓉峰三岩,东临楠溪江,整体环境十分有利于草木的生长以改善并形成村落良好的小气候,同时也利于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村落基址位于河谷的冲积平原上,地形平坦,可耕地较多,土壤肥沃且水源充足,创造了非常有利的耕作条件。而距离村落边不远处的山坡,植被茂密,木材等自然资源的供给也十分充足。
此外,由于南方降水丰沛,且雨热同期,楠溪江每年夏季都会有暴雨,造成涨潮,因此在选址过程中,芙蓉村非常注重防范水患和洪涝灾害对基地的影响。结合周围地形地势,由此形成的风水格局被归纳为“前横腰带水,后枕纱帽岩,三龙捧珠,四水归心”[6],即前有一条小溪,后有类似纱帽的芙蓉峰。而村落正好处在楠溪江此处流域沉积岸的一侧。这样的选址除保证村民日常生产生活的基本需求外,也寄托了人们希望读书取仕的美好愿望。如大家都认为南宋芙蓉村的“十八金带”(十八位高级京官)就与村落的基本格局有关。远处的芙蓉峰也被称为文笔峰,若有三座峰,即为笔架山,作为村落的借景。
2.1.2躲避战乱需要的选址
安全防卫也是村落选址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点问题之一,只有村民的安全得到保障,村落才能长期稳定发展。楠溪江沿江地区尤其是中游地区就非常符合这一基本要求。据说芙蓉村的陈氏先祖是为躲避五代末年南闽王的延钧之乱而来到此地,这里环境较为闭塞,并且易守难攻。不过相对于其他处在山坳中或是四周都被包围只留一个入口的山地村落,芙蓉村还是相对比较开敞的。
2.2村落布局的生态智慧
2.2.1基于环境的空间布局
芙蓉村虽三面环山,但由于山体与村落间仍有大片平原可作耕地,故将其归属于平原型村落。从村域范围入手,可发现它与其他村落布局的共性特点,即遵循了“山-水-田-宅”的空间序列[8](以芙蓉村古建筑群为中心,由远及近)。根据纵向剖面,自西向东展开分别为“山体-农田-村落-大面积农田-楠溪江-农田-山体”。如果以芙蓉村古建筑群为中心,则形成了“村落-耕地与水体-山体”三个圈层,整体空间形态即为“山水环抱,良田绕村”[8]。从居民生活方面看,这样的布局对于男女分工劳作非常合理。由于耕地围绕村落,妇女从溪边取水灌溉农田相对方便;而山地距离村落较远,需要体力好的男子前往获取木材以供生活所需。
2.2.2七星八斗的布局思想
现在的芙蓉村为元顺帝时重建,系由陈氏族民邀请国师李时日在原址上重新规划建设而成。在村落格局的营建上运用了“七星八斗”的布局思想。这样的规划在多方面满足了村民的基本需求,包括物质性的生产和生活需求,对于读书取仕的精神寄托,以及防御敌人和自然灾害等等。“星”是指略高于地面的方形台基,是村内主干道相交处,控制全村道路,“斗”则为水池或水井,是村内水渠交汇处[9]。国师根据北斗七星在村落中的投影,选取七个点各自延伸为道路,每个点都是道路的交汇点;而水渠的交汇处,在村落内形成三处水池与五处水井。这一规划思想引导形成的基本布局奠定了村内的基本空间结构——道路网与沟渠体系。在生产和生活方面,村内水池和水井很好地满足了居民日常生活用水和调节村内小气候的需求;而为防御外敌,局部高起的平台也能起到指挥与疏散的作用;此外,七星八斗也包含了村民对村内人才辈出的美好向往和精神寄托。
2.2.3文房四宝的布局理念
相对于空间结构,文房四宝更多的是营造一个村民们共同认可的优渥耕读环境,反映了传统的耕读文化在当地已深入人心,民众普遍以读书入仕为荣,冀望以此改变人生境遇,光宗耀祖。具体说来,笔的意象一般落在村落的主街上,芙蓉村的长塘街由东向西以条石铺砌,暗含毛笔之意,即为笔街;长塘街一直延伸到西段,其南边一侧有座芙蓉书院作为方形砚台,院前水池即为墨池;北侧为晒谷场,平铺开来即代表纸。笔墨纸砚齐聚使得村落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案牍,且正对芙蓉三岩的笔架山,两者遥相呼应,形成了读书与学习的良好环境意象。
3村落内部空间营建的生态智慧
芙蓉村的整体空间要素构成包括道路与水体,以及由道路水系与建筑结合而成的公共空间和街巷空间。其中,道路是村落的基本骨架,由其将村落分为若干尺度适宜的地块,而沟渠作为主要水体则大多通过主街流经全村。笔者基于村落内部呈现的空间特征,分析其蕴含的组织与营建智慧。
3.1村落基本空间结构的组织智慧
3.1.1道路体系的组织
村落中的道路一般称为街巷。芙蓉村地势平坦,故街巷网络较为整齐,道路交汇处多为直角,且丁字路口居多。根据每条道路的长宽与所处位置,可将其分为三级——主街、次街及小巷。芙蓉村的主街为如意街,东起村落主入口溪门,由东向西经陈氏大宗祠、芙蓉池与芙蓉亭、活动中心与芙蓉书院,将村内最重要的礼制、教育建筑与活动场所密切联系起来,形成了一条展示村落地域特色的带状“文化长廊”。由于主街为东西向,次要街道一般为南北向,与主街垂直。次街主要分隔了每家每户的宅院,并将之与主街或公共空间相连。村内两条次街间距约为50~60米,确定了院落的进深,而住宅朝东,面向村落的东侧主入口。除此之外,次街还由更次一级的小巷连接,小巷起到分隔各个房屋的作用,处于两栋建筑的中间,曲折而不连续[10]。主街一般为村民公共活动服务,次街则主要为居住区、院落服务。二者主次分明,共同构成了村落内部的骨架,分别满足了村民在日常生活与大型活动中的不同需求。由于中游地区地势平坦,芙蓉村街巷网络结构基本与农田横平竖直的布置方式类似,通达性非常好。
由于主街被设置于村落中心,区位条件良好,加之公共建筑与空间多聚集于此,使得村落整体的集聚性与向心性得到提高,在满足日常生活需要的同时,也促进了人和人之间的交流。此外,主街作为笔街的意象也暗合了村落文房四宝的布局理念,也契合了耕读传家的精神追求。
3.1.2生态水系的组织
芙蓉村的水系主要分为水井、沟渠和水池三部分。沟渠与水池相通,为地表水。水井主要来源于地下水。三者各有其功能性:水井在芙蓉村主要为“八斗”所在处,满足日常生活取水;沟渠沿街巷网络布置,形成沟渠系统,为村落供水与排水;水池主要为芙蓉池,在旱雨两季起调蓄水体作用,使村落小气候保持相对稳定。芙蓉村完整的生态水系结构,为村落的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村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基本保障。比如,沟渠系统决定了建筑的相对高度,使村落在一定程度上有了竖向规划。而农田的自流灌溉模式,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作为平原型村落内部的水系规划。其中,村落的整体水渠流向为自西北进村,正东流出,契合了堪舆学中“自西北流向东南”的吉地特征,同时在正东流出时也有所曲折,锁住了村落的“气”。
3.1.3寨墙和围护结构
芙蓉村处于楠溪江中游河谷平原地带,地势平缓,没有天然屏障,因而在建设过程中修筑了寨墙,使得村落整体形成了“农田-水系-寨墙”的三级防御体系,由外向内层层防御,而整个防御体系以陈氏大宗祠为中心。这样的防御性规划思想和理念,也契合了中国古代城池的防御性营建方式,以及风水上人们追求安全稳定居住环境的心理需求。
3.2基于生产生活的公共空间营建
3.2.1功能分区
芙蓉村整体可被分为公共活动区域、居住区域以及外围耕作区域。居住区域占村落的大部分,主要包括住宅建筑及院落等。公共区域包括两部分,其一是围绕主街呈带状展开,街道两侧布置了村落主要的公共建筑以及主要景观;其二为村落西北侧正在修缮的司马第大屋。将公共建筑放到一条动线上的布置方式,对管理者来说,能较好地吸引人流,组织集会,宣布大事;对村民来说,也能够减少各公共建筑之间往返的时间和精力。
3.2.2重要公共空间
由于公共活动多种多样,性质各不相同,村落中还存在着不同功能的公共空间,大致可分为礼制中心、休闲中心以及公园等。芙蓉村最为典型的公共空间是陈氏大宗祠(礼制中心)以及芙蓉池(休闲中心)。大宗祠是血缘村落中宗族的象征,是维系村民关系的纽带,起到凝聚村落文化共同体的基本作用,也是一种家族的信仰,建设者将其置于正门后,足见其重要性。而芙蓉池位于村落和主街双中心,前为宗祠,后为芙蓉书院,起承前启后作用。且周围均为建筑,边界感强,使得村落的向心性得到加强。另外在池上设芙蓉亭,供人休憩,也方便居民的社会交往,同时提升了空间活力。池水又能供人浣洗和取用,观赏性和功能性兼具。
3.3基于人际交流的街巷空间营建
芙蓉村土地使用面积相对宽松,故街巷较宽,空间开敞。最宽的当为主街,加上水渠的宽度可达3.5米之多,次街达3米。其次,村落建筑密度仅为23.1%,绿化用地达到了17%,整体居住环境非常舒适。在街巷空间的营造上,建筑院落的围墙大致为2米,建筑高度3米,屋顶多为悬山顶,建筑实体感削弱,加之街道也时有退让,整体的街巷开敞明亮。这样的街巷尺度使得视觉层次非常丰富,将街巷由单一的道路转变为从道路到院落再到建筑景观的传递。同时,街巷边退让的空间或水渠旁的休憩空间也容易形成来往劳作的人们谈天说地的交流空间。
4建筑及院落空间塑造的生态智慧
芙蓉村内的主要公共建筑为陈氏大宗祠与芙蓉书院,二者在前文已有所提及,此处不再赘述。由于居住建筑是村民最主要的活动区域,故本节主要探讨居住建筑及其院落空间的塑造。芙蓉村的居住建筑主要包括两栋大型住宅——司马第大宅、将军屋,以及其他的居住建筑。
4.1典型建筑形制
由于地处平原地带,可供建设区域相对较多,芙蓉村最基本和普遍的建筑平面布局形式为三合院。将军屋是三合院的变体,在其后加了一个后院,形成“H”形建筑平面。而司马第大宅则由三个三合院拼合而成。三合院的基本形制为一个倒“U”字形的建筑主体,与周围院墙结合形成前院,院墙正中设院门。如果需要更大的生活空间,则会发展成为四合院,形成中庭院落空间,如司马第大屋。三合院最为特色的就是开敞明亮的前院,且前院的地面主要铺砌块石,在晴天可晒粮食,雨天保证了院落内排水顺畅。相对于浙中、浙西和其他地区较为窄小阴暗的天井,这里的院落空间更加舒展。较为宽敞的院落空间与较为低矮的院墙以及四周的门窗结合,共同形成了性格开朗明快的居住建筑,摆脱了封闭性。
4.2建筑结构与材料
芙蓉村的建筑与楠溪江其他村落的建筑构架基本相同,主要为穿斗式和抬梁式两种。抬梁式多用于宗祠建筑与文教建筑等公共建筑,居住建筑多使用穿斗式木构架。建筑主体材料多选用蛮石和原木,就地取材,保持原有形态,在山墙面上部分使用砖砌。木构架与原生态材料的有机结合,造就了芙蓉村轻巧自然的建筑形态。依托于木构架的轻巧特性,芙蓉村的屋面也大多呈人字形,并且多为有出檐的悬山顶,在台风和暴雨发生时,宽大的屋面能很好地保证基本的排水和房屋的稳定,在保证建筑美感的同时,做到了功能性上的兼顾。
5楠溪江传统村落生态智慧的总结和启示
5.1遵循适应自然环境的选址
楠溪江的村落选址大多适应于当地地形、水文、景观及气候等条件。村落在风水上基本符合背山面水的环境格局,同时村民可充分利用周围的耕地资源、山林资源,以及丰沛的水文条件,保证了基本的农业生产和生活需求。如此“风水吉地”的选址理念,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村落适应自然,减少了对环境的改造和破坏,符合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这样的选址理念为现代村镇聚落环境塑造和保护发展提供了理念上的支持。
5.2借鉴高效的空间布局形式
芙蓉村在整体空间布局上,形成了“山体-水系-耕地-住宅”的空间序列。以村落为中心,外围布置耕地水系,而周围的山体又环抱着耕地,形成了中心布局,使农作物与林地资源的获取更加便捷高效。芙蓉村属平原铺展型,街巷水网平面形态为横平竖直的网状结构,保证了村落的通达性。村落的公共建筑基本位于中心地带,由主街串联,形成了休闲与集会中心。该布局方式方便了村落大型活动开展,也间接加强了宗族的管理。同时,七星八斗的风水思想中对各处平台,水井与水池的布置,反映出村落营建时对于洪涝与火灾“防患于未然”的防御性思想。此外,村落有多功能中心——芙蓉池。池水在洪涝与干旱时,与村落的水网相连起到了导水与蓄水的作用;作为休闲中心时,促进了村落居民日常交流与沟通;作为日常功能性水池时,保证了居民浣洗和打水的基本需求。芙蓉池与村落各处的水井,促进了村落中空间的多功能复合利用,从而促进居民生产生活的高效化。这些具体做法,对当下传统村落内部空间的布局更新改造具有良好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5.3延续可持续发展的营建思想
芙蓉村的可持续营建思想,较为典型的就是建筑材料的就地取材和物尽其用。芙蓉村的建筑主体,大多使用蛮石和原木,不经过多打磨便被用于寨墙和院落营造上等;原木来自周围山体林地,经简单加工成为建筑基本构架。这些材料取自自然,在使用时也保证其原生形态,拆解后也可成为下一个建筑院落的主要使用材料;最终,材料回归自然,重新成为大自然的养分,形成良性循环。这样的材料使用与营建过程,充分体现了“低成本、低技术、低维护、适应式”的可持续发展思想[2]。在当前传统村落保护更新过程中,通过延续可持续的营建思想可起到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进而实现“双碳”控制目标的作用。
参考文献:
[1]NAESS A.The shallow and the deep,long-range ecology movement.A summary[J].Inquiry,1973(01):95-100.
[2]赵宏宇,解文龙,卢端芳,等.中国北方传统村落的古代生态实践智慧及其当代启示[J].现代城市研究,2018(07):20-24.
[3]方克立.“天人合一”与中国古代的生态智慧[J].社会科学战线,2003(04):207-217.
[4]沈清基,象伟宁,程相占,等.生态智慧与生态实践之同济宣言[J].城市规划学刊,2016(05):127-129.
[5]辛儒鸿,曾坚,黄友慧.基于生态智慧的西南山地传统村落保护研究[J].中国园林,2019(09):95-99.
[6]陈志华,李秋香.楠溪江中游[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7]王崇印.宗族文化传承与古村落保护研究[D].温州:温州大学,2009.
[8]施人钶.楠溪江中游传统村落意象研究[D].沈阳:沈阳建筑大学,2020.
[9]叶定敏,文剑钢.新型城镇化中的古村落风貌保护研究——以楠溪江芙蓉古村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4(04):30-36.
[10]李俊俊.基于空间句法的楠溪江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D].株洲:湖南工业大学,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