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微度假型乡村地域旅游特色小交通建设
- 来源:建筑与文化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乡村,旅游小交通,建设策略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10-15 14:53
文/周辉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文化与旅游规划研究所工程师经济师硕士研究生
岳晓婧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文化与旅游规划研究所高级规划师硕士
摘要:作为支撑旅游地的六大要素之一,交通的创新发展以及与旅游的深入融合至关重要。文章剖析了微度假的概念和乡村微度假地的特点,重点分析了乡村微度假地与城市休闲度假地、旅游度假区和传统乡村旅游地之间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旅游特色小交通对于乡村微度假地建设的作用,结合建设中存在的重外轻内、系统性差、缺乏亮点特色等问题,建议分类完善慢游与慢行系统、增加消费体验性的交通文旅项目,为新时代的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活力。
关键词:微度假;乡村;旅游小交通;建设策略
引言
交通是地域旅游发展的基础和重要支撑,是实现旅游活动的先决条件。伴随着旅游业发展趋向成熟,旅游交通已不再是简单的道路规划和汽车出行,而在不断融入旅游业成为一种深度体验的旅游产品。与旅游业融合交叉的交通可以是一种旅游资源,真正成为“吃、住、行、游、购、娱”的旅游六大经典要素之一。发达国家重视旅游交通建设,较早开始对旅游地域的机动车道路进行旅游化改造,其基本思路是打造与风景融合的公园式道路,例如纽约乡村地区与森林景观结合选线建设的Bronx River Parkway等,其结果是对推动郊区旅游的发展形成了较大影响[1]。9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在规划道路交通时把人的体验、道路美化和旅游效果作为重要考量的做法已经非常普遍[2]。进入新世纪以来,以飞机、火车及机动车为驱动的旅游大交通网络建设仍在不断推进,与此同时,步行、骑行和多种类非机动车旅游交通也发展迅猛,多样的旅游交通业态在特定时代背景和多方作用驱动下发展壮大,旅游交通的概念在旅游地域逐渐形成“交通性”和“旅游性”的平衡并进[3]。尽管如此,我国交通与旅游的融合研究仍然明显不足,多研究道路工程与选线以及大交通网络的搭建,对支撑小尺度旅游地域道路的小微旅游化改造以及骑行、步行交通研究甚少,特别是对融合甚深的非机动旅游交通业态产品领域,几乎处于空白[4],许多具有商业运营性质的特色交通旅游业态仍处于引进和导入期[5]。随着乡村游和度假游的深入发展,乡村地域将成为交通与旅游融合的标志性地域,其独具特色的旅游小交通体系的建立对乡村振兴和旅游经济高质量、深入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基本概念及地域特点
1.1微度假概念解读
惯常的度假活动大多按资源环境进行分类,如海洋度假、温泉度假、滑雪度假、森林度假等,反映的是消费者对康益性资源和稀缺独特环境的追求。作为度假分类的一个新视角,“微度假”主要是从度假时长来定义,与常规时长的“完整度假”相对应。社会普遍认为的“微度假”活动的停留时长在两三天左右,与出境度假旅游、跨省度假游等常规“完整度假”五至七天甚至更长的停留时间相比,存在明显不同之处。稍加分析不难发现,这种短时度假活动的兴起是有客观市场需求基础的。近年来,在影响度假需求侧的因素当中,收入水平、消费者偏好、社会工作强度和闲暇时间、物价和汇率水平等因素发挥着重要作用。整体来看,目前有较高收入的群体闲暇时间普遍不充裕,随着可支配收入的不断增长,中高收入群体对度假消费的热情和品质偏好不断增强,加上远距离度假的高时间成本制约,共同推动了短时“微度假”的蓬勃兴起。笔者认为“微度假”活动除了停留时长“短”之外,还应当具有以下显著特征:第一,与“旅游观光”和“休闲”不同,“微度假”仍属于“度假”阵列,仍延续了度假活动高度关注度假环境氛围营造和康体功能性硬件设施配备的特点,对度假环境和度假设施的要求并没有降低,是“短度假”但不是“简度假”,是浓缩的高纯度度假,人均花费并不低甚至消费金额较高,因此需要白领、金领和高知识阶层等中产性消费群体支撑,其可持续运营的主要客群需要依托具有较强消费能力的城市,如经济实力强劲的省会城市和地级市等;第二,除了停留时间长短外,“微”主要还体现在资源微、资产微、距离微和接待规模微。微度假地不必一定有海洋、温泉、海拔、林海等显著的康益性资源,也非巨额投资或规模巨大,一般距离出发地近,接待规模小但客单价高。
1.2乡村微度假地的特点
在城内休闲游中,城市扮演重要角色,但在城郊游和本地周边游中,乡村扮演重要角色。乡村与市场上微度假需求的结合,催生出了众多能够满足细分需求的乡村微度假地。乡村微度假地虽然没有明确的概念界定,同时由于所依托的地形、地貌、气候、经济和人文环境不同而千差万别,但通过与相关地域概念之间的比较可以大致得出以下特点:首先,乡村微度假地与城市休闲度假地不同。乡村具有与城市差异显著的旅游资源与景观意象,自然、生态方面的环境吸引力成为其发展旅游产业的主要吸引力[6]。乡村地域相对独立和封闭,不需要处理复杂的城市交通和旅游交通的矛盾关系。其次,乡村微度假地与旅游度假区不同。旅游度假区是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边界明确相对封闭的专门区域,常常成片开发并配套度假房产物业,有相对集聚的高品质住宿接待设施和其他室内外康体娱乐设施。乡村微度假地一般无界开放并与乡村人居环境、农业生产环境、自然生态环境、核心度假环境镶嵌共生,区域内一般都有村民居住,不是纯粹的度假服务空间,综合性、异质性更强,其度假设施除了基本的住宿设施外种类更加多样、内涵更加丰富。度假设施布局整体发散但在局部点上相对集聚,村庄与度假设施高度整合互动,是既以乡村环境为背景,又以其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度假地。乡村微度假地可分割出售的房产比例极低或完全没有,度假的运营性更纯粹。最后,乡村微度假地与传统乡村旅游地不同。传统乡村旅游地以观农家园、吃农家饭、住农家院的农家乐接待为主,传统乡村游设施为宅基地上农屋装修整饬后的功能复合使用,而乡村微度假地有档次较高且完备的度假接待设施,其度假设施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或新增建设用地上高水平新建,对环境品质要求更高,安全性、度假性更强,游客的停留时间可以更长。
2建设价值与面临的问题
2.1乡村微度假地旅游小交通的重要作用
旅游交通是旅游者在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往返以及在目的地内的活动所需要的交通[7],包括旅游地的对外交通和内部交通两大方面。旅游小交通属于内部交通的范畴,除了包括由不同等级城乡道路构成的内部机动车路线或路网外,还包括步行、骑行等非机动车公共交通网络以及特色商业性旅游交通体验项目,上述共同构成旅游小交通。旅游小交通对于乡村微度假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第一,与对外交通的重要性不相上下。由于对外交通会直接影响客流量的大小,因此一般来讲对外交通及可达性相比内部交通具有更大的作用和价值,这一点对于观光型旅游地域影响较大。但是,对外交通的便利程度对度假型地域影响可能并不显著,因为从游览时长和出行耗时占比看,度假的停留时长显著高于观光,所以对度假地来说出行耗时对出游选择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而恰恰是度假地内部小交通的重要性受到更多关注有所提升。2023年实施的新版国标《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GB/T 26358-2022)也是加强了对内部小交通的关注,建议国、省级旅游度假区内部交通“宜设置游步道和自行车专用道,宜具有特色交通方式,以实现内部通畅便捷、自成体系”。
第二,度假的性质定位需要内部高品质公共交通配套。高品质意味着必须让人能体验到度假的氛围和度假的乐趣。乡村微度假地内部交通路网一般并不复杂,极端拥堵问题相对不突出,但对休闲的要求相对较高,对特色旅游交通方式有很大需求。度假的地域性质决定了交通不仅是基础设施,还应当是娱乐服务设施和旅游吸引物;不仅发挥运输功能,还要发挥品质休闲功能,进入度假地内部的交通要融入“度假”这一地域主题,不能各自割裂考虑。随着人们对旅游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游客对交通系统的要求已不再只是单一的到达、离开,还希望在过程中能获得更丰富的体验,高品质的公共交通既是实现旅游活动的必要条件,也是旅游活动的内容本身。
第三,度假地的功能发挥和可持续运转需要营利性的商业交通体验项目。功能发挥方面,世界旅游组织(UNWTO)将度假设施定义为“为旅游者较长时间驻留而设计的住宅群,在其全价中除了住宿费外,还有体育及娱乐设施的使用费”,由此可见,度假地除了具备过夜功能,还应具有康体健身的重要功能,应向旅游者提供成套的娱乐和服务设施。但是乡村微度假地一般不建设拥有200~400间客房的大中型度假酒店,在住宿设施内部实现体育健身和娱乐功能就很难实现,这就需要通过户外的旅游小交通的设计来弥补。度假酒店加旅游特色小交通的模式能够突破度假酒店的局限,可以作为度假酒店的额外附加服务满足多元和个性的度假需求。在营收方面,旅游特色小交通是旅游收入的重要来源,根据各旅游平台网络游记粗略统计,约占度假地旅游收入的1/5,发展地域内部的旅游特色小交通能够促进游客流动和消费并凸显地域旅游特色。
2.2建设现状问题及成因分析
2.2.1旅游特色小交通建设现状问题
总体来看,“重外部轻内部”的现象仍比较突出。目前的度假地在交通体系打造时,普遍将重点放在对外交通上,特别强调实现游客与度假地之间的高效衔接,常忽视自身内部交通的雕琢与打造,整体布局固化后,受制于改建成本,内部交通长期难以发生质的变动。在乡村地域内部,与外部联系的旅游主干路常常也是内部通勤路甚至过境交通路,功能叠加混杂、难以剥离的情况常常导致道路的度假氛围塑造功能丧失,使旅游风景道的打造变得困难。具体来看,一是县、乡道和乡村路缺乏旅游化改造,缺乏休闲驿站、观景台和售卖亭、换乘接驳停车区等服务设施,配套建设薄弱,无法很好地为旅游交通客流提供必要的“吃住行游购娱厕”等服务。二是步行道和骑行道等度假地慢行系统缺乏系统规划,处于无建设或自发建设状态,存在“选线和设计不尊重或破坏原始场地地形、选线未选择自然人文景观特征明显的地段通过、适宜步行的慢行道路功能模糊人车混行缺乏安全感影响度假体验”等诸多问题。三是目前大部分具有旅游度假功能的乡村地域内部交通方式单调,缺乏特色交通工具的投入和使用。
2.2.2问题的成因分析
综合分析,问题的成因可能有以下三方面:一是规划设计不深入。传统的旅游规划和交通规划割裂性强[8],旅游部门不具备交通建设权限,以继承交通专项规划为主,交通规划仍套用城市道路规划的思维,县、乡道以线网规划为主,侧重节点覆盖,缺乏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支撑和理解[9]。二是本地条件限制。部分丘陵及山区的农村道路和慢行道路受地形客观条件限制相对较难成环成网。道路通道单一或呈树枝状路网而非环状和网状路网,不便于山区步道、骑行道组织。此外,生态环境脆弱、地质灾害多、坡度太大、建设用地指标问题、土地转用和征收难度增大等都对旅游小交通发展约束较大。三是创新思维不足。度假开发主体常常只关注住宿设施建设,缺乏对特色交通项目引入的充分重视和前期考虑。守旧的思维导致交通旅游业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滞后,不利于引导特色交通旅游项目开发并形成独特的业态形式。
2.3思路突破:深化融合与特色吸引
紧紧围绕“度假”的性质定位和“乡村”的地域环境特点,加快深化交旅融合和培育特色吸引项目。顺应度假环境风貌需要,深化传统交通规划布局及建设与旅游新需求的融合,新建或提升改造县乡道路,打造具有度假风貌的旅游风景道路。迎合乡村的地域开放性特点,深化度假节点与乡村地域中的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其他具有休闲旅游功能的特色村庄、历史文化资源和生态风景的融合,通过建设登山步道、骑行绿道、林水栈道等慢行交通系统建立度假节点与广阔乡村腹地的联系。适应乡村环境下室外度假功能的延展,在度假节点周边开展以体验特色交通工具为主题的项目作为度假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终围绕“乡村、度假、旅游”关键词,通过“深化融合+特色吸引”,形成度假型乡村地域度假氛围浓郁、地域联动通畅、打卡特色鲜明的旅游特色小交通体系。
3主要建设策略
3.1深化融合:完善慢游与慢行系统
第一,深化融合型风景道建设,真正实现“慢游”。具体而言,应采用功能复合设计理念,在交通通行功能基础上融入旅游体验的功能,通过优化道路断面形式,设计布设可以局部展宽停车赏景或进行特色休闲消费的道路,或设计水路和陆路同时并存的混合交通廊道,沿途根据道路两侧植被覆盖情况选择合适位置打通透景线,明确道路的四季植物景观,创造可以走走停停的全新空间感受和视觉体验[10]。充分挖掘道路的旅游价值,将道路吸引物化,建成复合型交通旅游带,甚至将道路包装成景区(线性景区),例如瑞士环游之路(Grand Tour of Switzerland)。富有观赏价值的桥梁等交通基础设施在设计新建时增加停车、观景、卫生等服务设施,已建成的可结合大修、改扩建增加观景服务等功能[11]。风景道原道路等级为四级路的县道或乡道,可以结合旅游发展需要提高一级来修建。视客流量大小以经济高效的公共交通为主导,采用适应季节差异的环保型专用观光车或无人驾驶车辆,各大小景点可设车辆停靠站台,游人可凭车票在站点自由上下车。合理规划中途车站和站点等服务接驳点数量、密度,沿线配套建设观景平台、停靠站、厕所等设施。
第二,深化融合型步道、绿道、栈道建设,形成休闲自在的“慢行”系统。一般来说,联通度越高,旅游地越成熟。因此,应强化环游体系,不求成网尽力成环,增强零散资源的串接,增加连接度,例如荷兰布拉班特省津得尔特镇东北部乡村度假地域根据梵高《麦田》系列画作与乡村的故事规划设计全长56km串联89处乡村吸引点的骑行绿道。慢行道路不必过于追求路网密度,但求有特色,且使用方便,与区域内的村庄、度假村和度假酒店能够相连并组织好自行车辆、背包、跑鞋等装备的租还问题[12]。度假建筑一般较矮,多为低层或多层,因此与酒店相连的慢行道路宽度应与之协调不宜过宽。古道、历史廊道等具有保护价值的旧道路必须原状保护,不得随便改动。在以上基础之上,强化景观设计,加入当地特色文化元素,展现原野自然生境,注重材质、意境、植物造景和环境景观打造,营造乡土感和趣味性。道路材质尽量选择石材和木材,尽量杜绝混凝土路面,可以尝试采用夜晚自然发光的新型建材做道路面层,还应结合游憩机会功能分区来决定道路路面材质。强化交通解说系统,设置通往度假设施的交通指引标识。服务设施应注意旅游导示功能,保证连续、充足。指示标识应设置在慢行道的起讫点、交叉口及关键节点处,可以通过路面的不同材质和不同颜色来指示[13],避免因交通诱导信息缺失导致过多绕行。还应加强旅游标识标牌的规范设置及维护管理。
3.2特色吸引:增加消费体验项目
鼓励度假企业投资建设度假配套型的体验性的交通文旅项目,成为与度假设施联合经营的新的旅游吸引点,丰富度假活动内容,并配套建设小型中转和集散换乘场地。第一,交通文旅项目的重点在于要有形象识别度高的特色交通工具,例如提到乌镇就会想起乌篷船,提到张家界就会想起天门山索道[14]。度假的综合性要求特色交通工具应尽可能多样、趣味性强,可供选择的交通工具清单包括畜力(马、牛、驴、骆驼、大象)、小火车、船、邮轮、自行车、电瓶车、共享小摩托车、缆车、溜索、竹排、竹筏、吊桥、直升机、热气球、摩托车、房车、敞篷吉普车、野生动物观光车、农用拖拉机、人力车、滑竿、轿子、沙地摩托、桨板、悬轨、雪橇等,工具的选配应与游客的消费水平相适应,以市场为导向并关注消费者需求,使游客在使用后能充分享受度假乐趣,例如美国亚利桑那州图森市乡村度假农场的特色场房及拖拉机。第二,创新活动线路组织。由于上述旅游特色交通工具大都在一个相对较小的范围内活动,因此交通组织与活动组织是高度重合的。当交通工具变为游乐设施,能够借此组织针对不同群体的需求的各类主题游线,丰富文化内涵,很多“特色”交通方式最终都能发展成为吸引旅游者的一项活动。特色旅游交通项目带有很强的运营性质,应靠近度假设施设置,方便使用,同时加强运营线路长度控制,保障新鲜感和趣味性。第三,应鼓励发展特色交通项目的多式联运。作为多条线路、多种交通方式的交汇点,多式联运的中转区域最好结合度假酒店周边设置,方便游客便捷地进入其他体验地[15]。第四,结合酒店设置集散中心。为了统筹管理多种客运方式联合运营,需要若干集散中心实现组织运输的全程性、运输单据的通用化和乘坐手续的简化,其作用是在整合各旅游要素的基础上搭建旅游服务平台方便游客出行。在布局相对松散的微度假型乡村地域,度假酒店就可以承担停车和客流转换和交通集散中心的职能,游客可以在集散中心任意选择、组合旅游线路、自主安排旅游行程。
结语
交通强国建设不仅需要大交通,也需要小交通。在大的对外交通骨架基本搭建完成、旅游地的可进入性问题基本解决的新的高质量发展阶段,旅游小交通的建设价值更加凸显。交通与旅游融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这一趋势将会在度假型乡村地域的旅游小交通建设上得到更充分地体现和验证,基于交通的旅游新产品开发必将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和消费空间。乡村地域的独特环境和度假地域对品质的高要求决定了旅游特色小交通必将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未来的乡村度假地将搭建起由风景道、步道、绿道、栈道及丰富体验型旅游交通工具组成的旅游特色小交通体系,从而助推乡村建设的持续振兴。乡村的高质量发展也必将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张宏宇.旅游交通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研究[M].大连:大连交通大学,2010.
[2]卢松.旅游交通研究进展及启示[J].热带地理,2009(04):394-399.
[3]梁小叶.中国旅游交通政策演进量化分析[M].北京:大连交通大学,2019.
[4]贺明光,孙可朝,刘振国.旅游交通业态及发展趋势研究[J].综合运输,2018(11):1-17.
[5]王兰,刘杰.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规划目标体系研究[J].公路,2021(03):187-192.
[6]娄宇,宫兴兴.乡村旅游交通的发展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1(04):251-252.
[7]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8]吴刚,陈兰芳,许岩石.旅游交通发展的目标研究[J].综合运输,2003(04):36-37.
[9]王莹莹.旅游交通规划成套技术探究[J].综合运输,2022,44(01):9-16+88.
[10]潘鸿雷,张维亚,徐子琳,等.乡村徒步旅游开发与乡村旅游交通的优化——以江西婺源为例[J].农业考古,2010(06):307-309.
[11]张杰,陈芳,闫馨.农村公路旅游交通景观设计[J].交通世界,2019(19):158-160.
[12]高琳.旅游交通及其管理策略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4.
[13]王星,徐也.旅游型小镇慢行交通系统规划设计方法探析[J].小城镇建设,2017(06):41-45+67.
[14]田晴.关于旅游景区内“特色”交通规划设计的一点思考[J].环境艺术,2014(01):71-73.
[15]钱琳琳.大型旅游景区交通组织与管理方法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