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批评形式主义的几个历史片段
- 来源:前线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历史,片段,部署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10-16 10:16
陶永祥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顽瘴痼疾,必须下大力气坚决纠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将其作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整治形式主义作出明确部署,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24 年8 月印发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
邓小平一贯反对形式主义,他善于从具体工作中发现形式主义的表现和危害,善于将克服形式主义作为改进工作、转变作风的抓手,并进而将批评、反对形式主义作为推动思想解放、推动改革开放的切入点。
“说空话、说大话、说假话的恶习必须杜绝”
粉碎“四人帮”后,邓小平分管科教工作,他花费大量精力推动科教领域的拨乱反正工作。他多次召集教育、科技管理部门负责同志进行座谈,听取汇报,研究对策,同时也利用会见国内外各领域知名科学家的机会,发表了不少关于在科教领域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意见和主张,其中多次提到反对形式主义的问题。
1977 年11 月3 日,邓小平在会见美籍华人、数理逻辑学家王浩教授时,坦率地与他就我国科学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交谈。邓小平指出,发展科学的方针,我们已经定了,即以世界先进水平作为我们赶超的目标。但我们还要有具体的方法,要采取具体措施,不能光说空话。他特别强调:“一定要保证科研人员六分之五的业务工作时间。政治学习的内容要精简,特别要反对一些形式主义的东西。”在邓小平看来,要实现赶超世界科技先进水平这个目标,不能靠喊口号说空话,而要采取具体的措施。
这一时期,邓小平还对形式主义的本质和表现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剖析,集中体现于他在1978 年3 月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的讲话中。邓小平明确指出“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重申了“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等重要论断,同时,他也指出:“现在,摆在我们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事情,就是要鼓实劲,要切实解决问题,要踏踏实实地工作。一句话,就是要落在实处。追求表面文章,不讲实际效果、实际效率、实际速度、实际质量、实际成本的形式主义必须制止。说空话、说大话、说假话的恶习必须杜绝。”这段话一连用了10 个“实”字,用以反衬形式主义“不实”的本质,以及批判形式主义“说假话、说大话、说空话”的种种恶习。邓小平把形式主义作为实事求是的反面来加以批评,旨在恢复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从而为实现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奠定思想基础。
“真理标准问题,结合实际来讨论”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如何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尽快转移到正常轨道上来,是邓小平思考的头等重要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邓小平也屡屡对那种脱离实际、背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式主义做法进行了有力驳斥。
把中央提出的切实改变落后生产力、改变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加快建设的政策落到实处,是邓小平提出工作重点转移问题时特别强调的一点。早在1977 年8 月,刚刚复出不久的邓小平就提出,要尽快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1978 年9月,邓小平在东北三省视察,走一路讲一路。他反复强调,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关键还是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
与工作重点转移密切相关的另一件大事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对于这场讨论,邓小平始终给予了及时而有力的支持。同时,他着眼大局,把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为这场大讨论的落脚点,使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过程成为引导人们思考“中国向何处去”这一重大课题的过程。因此,他多次强调真理标准问题要结合实际来讨论,反对形式主义。1979 年10月4 日,邓小平在中共省、市、自治区委员会第一书记座谈会上提出:“思想路线问题要深入讨论,这个工作不能搞运动,要插到经常工作主要是经济工作里面去做。真理标准问题,结合实际来讨论,恐怕效果好一点,免得搞形式主义。”真理标准讨论必须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个工作重点为落脚点。否则,必然会沦入空泛、虚妄的争执当中。邓小平提醒党的高级干部在这个问题上避免形式主义,保证了讨论始终与实际相结合。
“讲求经济效益和总的社会效益,这样的速度才过得硬”
农村的改革和发展是较早进入邓小平改革视野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早在1977 年11 月,他在广州听取中共广东省委负责人汇报时,就提出要调整农村政策,纠正一些过“左”的政策和规定,特别是要恢复过去一些好的政策和办法。他举例说:“说什么养几只鸭子就是社会主义,多养几只就是资本主义,这样的规定要批评,要指出这是错误的。”将当时农村实行的僵化政策归结为形式主义,实际上表达了邓小平对过去一些片面做法对农民积极性的严重伤害进行的批评。破除形式主义的束缚,必然带来讲求实际效果的尝试。此后,各地相继出现各式各样的调整农业政策的办法,并最终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形式为中央决策层所肯定和推行。
对于工业和外贸领域的改革,邓小平提出要抓住提高产品质量这个“牛鼻子”去破解改革难题。他多次强调:“一定要首先抓好管理和质量,讲求经济效益和总的社会效益,这样的速度才过得硬。”对于由产品质量而反映出来的工业和外贸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包括存在形式主义等方面的原因,邓小平也是了然于胸。1985 年10 月15 日,邓小平会见美国副总统乔治·布什并与他商谈中美贸易问题。会见后,他在和陪同会见的中方人员谈到出口产品的质量时指出:能否增加出口,关键在于产品质量。他进一步谈到一些企业中抓产品质量存在的形式主义问题:“我不同意用群众运动方式抓质量,如不从提高质量的全部基础——人的智力、设备及严格的管理制度、工资制度等扎实地抓十几年,质量永远上不去。华而不实,形式主义已经不少,质量工作的检查、总结、表扬等是经常工作。哪一个企业产品质量后退就关它的厂。通过改革,凡是不能改进质量的,就要打屁股。”在邓小平看来,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华而不实、形式主义的东西表现出来;而形式主义的存在,又是造成产品质量不高等管理体制问题的深层原因。因此,反对和破除形式主义,也是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题中应有之意。
“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形式主义多”
1989 年11 月退休后的邓小平依然关注着党和国家的发展,关注着改革开放的前途命运。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继续推向前进,是影响当时中国发展进步的重大问题,也是退休后的邓小平一直在集中思考的问题。
1992 年春节前后,邓小平南下视察,先后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一系列重要谈话,即著名的“南方谈话”。武昌是邓小平这次南下途经的第一站,也是他发表南方谈话最先开始的地方。途中,邓小平对陪同的湖北省负责人说:“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形式主义多。电视一打开,尽是会议。会议多,文章太长,讲话也太长,而且内容重复,新的语言并不很多。重复的话要讲,但要精简。”这表明,一方面这些现象在当时比较突出。另一方面,邓小平对形式主义的批评只是起个话头,他真正要批评的是这些现象背后反映出来的思想僵化、“左”倾抬头,对改革开放持疑虑、观望的态度甚至企图否定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苗头。
纵观邓小平的革命生涯,他始终是在实践中践行马克思主义。他一再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邓小平之所以反复强调实事求是,在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问题上反对形式主义,针对的正是当时社会上一些人以理论家自居,成天纠结于特区到底是姓“资”还是姓“社”、社会主义该不该搞市场经济等问题的争论。不争论姓“社”姓“资”的问题,使我党基本路线得以贯彻执行,而“发展才是硬道理”,是检验党的基本路线是否真正执行了的一个标准。几者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邓小平敏锐地抓住问题的实质,正确把握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航向。
邓小平南方谈话科学总结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探索和基本经验,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问题,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谈话一开始即对形式主义进行批评,并由此展开对一系列重大问题的阐发,这说明邓小平一生都对形式主义深恶痛绝,对形式主义的种种表现保持着足够的警惕。同时也表明,他总是能够透过形式主义的种种表现,看到其背后更深层的、更本质的东西,进而由抨击、反对形式主义开始,引导人们思考并揭露那些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相违背的观念和做法,从而达到解放思想、推进改革的目的。
(作者简介:陶永祥,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信息资料馆副馆长、研究馆员)
责任编辑/ 钟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