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不能混同于福利社会

  • 来源:前线
  • 关键字:福利,社会,共同富裕
  • 发布时间:2024-10-16 10:22

  常庆欣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新时代以来,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被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使命任务更加艰巨。有人提出,西方福利社会曾被认为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进步表现,可为我们推进共同富裕提供有益镜鉴。然而,福利社会作为西方资本主义缓和阶级矛盾的手段,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原则的共同富裕有着本质区别,对此要有清醒认识,保持高度警惕,避免落入西方制度陷阱。

  价值导向不同:以人民为中心与资本主义“自我修复”

  求富求强是人类社会在发展历程中的普遍追求。这一目标并非仅仅是经济发展的直接产物,而是深植于不同社会的制度安排和价值导向。与其他社会形态相比,社会主义社会的独特之处在于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升为社会发展核心目标。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看来,共同富裕和社会主义社会相伴相生。

  与之相反,福利社会作为20 世纪下半叶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在特殊历史条件下“自我修复”的产物。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来看,福利社会的产生并非偶然,而是资本主义社会为了避免覆灭而进行自我调节的必然。高福利看似与剩余价值最大化逻辑相悖,却能通过国家这一凌驾于资本主义个体企业之上的力量,制定高福利政策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劳动力再生产,保障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为继。

  共同富裕与福利社会所属的社会制度决定了二者的价值导向存在本质区别。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诞生伊始,就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使命追求贯穿始终;新时代以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提出,精准扶贫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的庄严承诺,无一不体现出我们党坚持人民至上为根本立场的价值导向。福利社会是资本主义为缓和阶级矛盾及生产方式内在矛盾而进行“自我修复”的产物,其核心价值仍然遵循剩余价值最大化的资本逻辑,体现出鲜明的资本主义价值导向。

  生产方式不同:公有制为基础与资本主义私有制

  在研究共同富裕和福利社会的区别时,不能囿于分配的表层现象,应从生产方式出发,深入探讨造成不同分配方式和实践效果的深层根源。马克思认为,生产关系决定分配关系,生产资料归属问题决定了劳动产品的分配问题。

  西方福利社会的所有制基础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由其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分配制度,并没有改变社会各阶层的收入分配格局,而是通过一系列高福利政策对广大民众进行“救济”,并在这一过程中分化阶级意识,维护劳动力再生产,保障经济正常运转。德国政治社会学家克劳斯·奥菲认为,高福利政策虽然提高了工人收入,却是“事后的”,并没有缩小贫富差距,并不能从所有制的角度解决问题。

  共同富裕则植根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基本经济制度对共同富裕的保障作用,既要“大力发挥公有制经济在促进共同富裕中的重要作用”,也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一方面,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保证了劳动者收入的公平正义,能够有效遏制贫富差距;另一方面,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制度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能够激发人民群众创造财富的热情,极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此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够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促进物质财富充分涌流,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弥补市场不足。

  共同富裕与福利社会基于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二者泾渭分明的实践成效。历史上,西方福利社会国家饱受福利陷阱困扰,其在维持短期高福利水平的过程中陷入一系列困境,不可避免地牺牲了经济长期增长的动力。相反,我国在推进共同富裕中取得一系列辉煌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伟大实践无一不强有力地向世人宣告共同富裕的实践效果。

  政治保障不同: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与多党轮流执政

  纵观人类现代文明历史进程,不同国家因领导主体与政治体制存在差异,社会保障往往会采取不同的原则理念和政策选择,从而在福利保障效果和可持续性上呈现出不同结果。福利社会,政府、市场、家庭、社会非营利机构等共同参与福利资金筹集和实施,除政府制定社会福利政策外,还依赖工会组织与雇主联盟组织进行谈判,维护雇工基本权益。由于西方政治体制下多党轮流执政的特殊性,极易形成“政策被短期民意捆绑”而忽视长期经济发展的恶性循环。

  而共同富裕有着强大的政治保障,即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在保障原则方面,一是统筹好发展与分配的关系,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社会再生产框架下审视推进共同富裕,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二是统筹好福利保障和财力可持续的辩证关系,福利水平的提高必须建立在经济和财力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上。在保障手段方面,坚持制度引领,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实现经济发展与福利民生相互促进。

  (作者简介:常庆欣,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责任编辑/ 丁兆丹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