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莊古鎮

  • 来源:中国旅游
  • 关键字:古鎮,生活,研究院
  • 发布时间:2024-10-20 15:54

  謝光輝╱圖文

  七七事變後,侵華日軍長驅直入,北平淪陷,民國政府將高等校府和科研機構南遷昆明。1940年,日軍對昆明城的轟炸日漸加劇,同濟大學的一名學生被炸死,校方打算離昆遷川,請宜賓的校友錢子寧在當地尋找落腳地。當時宜賓人滿為患,根本安排不了同大9,000多名師生。錢子寧聽說南溪縣還有條件安置,可是當地官僚和士紳擔心那麼多「下江人」來後哄抬物價,擾亂當地人的生活,不肯接納。

  錢子寧在飯館吃飯,遇到李莊鎮的羅伯希與王雲伯,說了在縣城碰一鼻子灰的事情。羅伯希聽罷願意出手相助,兩人回去找到國民黨李莊區黨部書記、川南著名學者羅南陔說明一切。羅南陔找了當地的士紳名流、巨賈富豪開會商量,並得到大力支持。於是,羅南陔起草「同大遷川,李莊歡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給」的16字電報發往昆明。後來羅南陔的兒子羅萼芬回憶,除了羅南陔等人對知識分子的同情和尊重外,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歷史原因,那就是南溪縣城位居長江以北,李莊位居長江以南,南北兩地的官僚與民眾長期互不服氣,隔閡日深,一度視同寇仇。當時的李莊官僚與士紳富賈,大有「凡是敵人反對的,我們就要擁護」的意氣用事之味。也就是說,既然南溪縣官僚與士紳不予接納,李莊就要攬過來。

  同濟大學遷往李莊,中央研究院的史語所等機構也跟來了。原來只有3,000多人的李莊,一下子要安置上萬的「下江人」。儘管當地鄉紳和民眾早有心理準備,但當大量人扛着箱子,揹着背包,提着行李,潮水般湧來時,還是感到震驚和為難。鎮上住房十分緊張,不少李莊人把房子讓出來給學生,自己搬到鄉下去住。李莊的「九宮十八廟」全部騰出來,同大醫學院設在祖師殿,工學院設在東嶽廟,理學院設在南華宮,本部設在禹王宮;李濟的中央博物院籌備處連同數千箱珍貴文物搬進了張家祠堂;傅斯年的史語所來得稍晚,找不到合適的房子,只得安在離鎮4公里外板栗坳的栗峰書院。中國營造學社安置在李莊上壩月亮田的張家老宅,這座川南民宅,前後兩個院落,院中各有幾間平房,梁思成與劉敦楨兩家各佔其一部分,用於日常生活,其餘的房屋作為營造學社的辦公室。

  如今,營造學社的舊址仍保留了當初的工作室,還有梁思成夫婦、莫宗江、羅哲文、王世襄等人住過的房間。除了梁思成夫婦的房間稍大一點,其他人的房間就像學生的宿舍,一張牀放下幾乎沒有甚麼空間了。

  抗戰勝利後,不少年輕人在李莊娶妻生子,單是傅斯年的史語所就有5人娶了李莊的姑娘,成了李莊的女婿。營造學社的成員各自離開李莊:梁思成回清華大學;劉敦楨在經歷中央大學、南京大學之後,最後落腳南京工學院,也就是現在的東南大學;莫宗江跟隨梁思成夫婦到了清華;盧繩去了天津大學;葉仲璣去了重慶大學。他們各自撐起了一片天,這幾所高校的建築專業也成為了中國建築領域的頂尖專業。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