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茶文化漫谈(一)
- 来源:餐饮世界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隋唐,茶文化,漫谈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11-26 16:36
文/热舒夫 图片来源/网络
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茶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正如古语所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自古以来,茶不仅仅是饮品,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
我国史籍有茶“兴于唐”或“盛于唐”之说。唐代茶文化的发展可以用“比屋之饮”来形容。在唐代,茶始有字,茶始作书,茶始销边,茶始收税……茶饮深入民间,饮茶之风盛行。换句话说,发展到唐代,茶才真正成为一种独立和全国性的文化或事业。
茶学家陆羽诞生在中唐时期,其著作《茶经》几乎无人不知晓。《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的介绍茶的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标志着茶学系统的确立,是我国茶叶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陆羽因此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是中国茶文化的奠基人。
《茶经》阐述了茶学、茶艺、茶道思想等,系统地总结了唐代中期以前茶叶发展、生产、加工、品饮等方面的情形,茶叶专著在推动茶饮继续扩大的同时,也开创了茶叶专著撰写的先河。与此同时,陆羽还深入发掘饮茶的文化内涵,从而将饮茶从日常生活习惯提升到了艺术和审美的层次。
《茶经》全书共计三卷,分十类: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一之源,主要介绍中国的主要产茶地及土壤、气候等生长环境和茶的性能、功用。二之具,介绍制作和加工茶叶的工具。三之造,讲茶的制作过程。四之器,介绍煮茶、饮茶器皿。五之煮,讲煮茶的过程、技艺。六之饮,讲饮茶的方法和茶品鉴赏。七之事,讲中国饮茶的历史。八之出,详记当时产茶胜地,记载了全国四十余州的产茶情况,并品评其高下位次。九之略,讲饮茶器具何种情况应十分完备,何种情况应省略何种。十之图,则主张把上述各项内容用图绘成画幅,张挂在店旁墙壁上,使茶人对茶的本源、制茶工具、茶的采制、烹饮器具、煮茶方法、茶的饮用、历代茶事、茶叶产地、茶具省用等看在眼里,品茶之味,明茶之理,神爽目悦。
《茶经》的问世,不但把茶提高为独立的学科,拥有划时代的意义,与此同时,也开创了我国为茶著书立说的先河。千百年来,后人不断以陆羽《茶经》为楷模进行续写,使我国传统茶学不断得到发扬光大。陆羽嗜茶,精于茶道,其关于茶的著作除了《茶经》以外,还有《茶记》三卷、《顾渚山记》二卷和《水品》一本。唐代还有很多其他人著述的有关茶叶的著作,包括陆羽挚友僧人皎然的《茶决》三卷,张又新《煎茶水记》一卷,温庭筠《采茶录》一卷,苏廙《十六汤品》一卷,佚名《茶苑杂录》一卷,以及裴汶《茶述》、温从云和段磶之的《补茶事》、五代后蜀毛文锡的《茶谱》等共十余种。
根据陆羽《茶经》记载,唐代茶叶的种类可分为桷茶、散茶、末茶、饼茶等。桷茶就是粗老茶叶加工成的散茶。散茶是指幼嫩芽叶加工成的散叶茶。末茶是指蒸叶捣碎后干燥的碎末茶。饼茶是这一时期茶叶的主要形态,在《茶经·三之造》中有关于蒸青饼茶的详细记述,包括加工流程,即“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关于饼茶的品质,陆羽将其分为八等,可见“茶有千万状”;文中还提出了饼茶的鉴别方法,可见饼茶在唐代的代表性。
唐代时期比较常见的饮茶方式有煮茶法、抹茶法、煎茶法等。
煮茶法是唐朝最为普遍的饮茶方式之一,也备受陆羽所推崇。《茶经》论及泡茶烧水有三沸:“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以上水老不可食也。”方法是先将饼茶研碎待用,然后开始煮水,将好水置于釜中,以炭火烧开。但不能全沸,水烧到开始出现有如鱼眼般的水珠,微微有声,便加入茶末,让茶水交融。二沸时边缘出现如泉涌、连成珠的沫饽,沫为细小茶花,饽为大花,皆为茶之精华。此时将沫饽杓出,置于熟盂之中备用。继续烧煮,当茶水有如波浪般的翻滚奔腾时,称为三沸。此时将二沸时盛出之沫饽浇入釜中,称为“救沸”“育华”。待精华均匀,茶汤便好了。除此之外,唐代文献中还有很多关于如何煮茶的详细描述,包括用什么水、什么茶叶、什么火候等等。
唐朝的煮茶法中,有一种常见的做法是在煮茶水的过程中加入盐,称为“盐煮茶”。唐朝的制茶技术还没达到今天的水平,那时的茶更像是今天的粗茶,未经精细加工,茶汤苦涩度高,加盐可以掩盖苦涩的味道。另一方面,加盐还可以提鲜,茶叶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加上盐后与钠离子相互作用生成谷氨酸钠,也就是味精的主要成分,这样的茶味道会更好。盐还是一种特殊的消化酶激活剂,使茶叶喝起来有甜味,所以民间有“无盐不甜”之说,这也是古人对于茶的探索。
随着茶事的兴旺和贡茶的出现,加速了茶叶栽培和加工技术的发展,涌现出了许多名茶,品饮之法也有较大改进,为改善茶叶苦涩味,除了盐之外,还会加入薄荷、红枣等用以调味。
抹茶法是唐朝的一种特殊饮茶方式,也称为“末茶”,“末”是“粉末”“碎末”的意思。碾茶是抹茶的原料,碾茶生产主要有两个要点,一是茶园遮阴覆盖,以生产出“色绿味鲜”的抹茶。鲜绿茶叶采摘前遮阴20天至25天,鲜爽成分的氨基酸可以抑制涩味成分的茶多酚变化。遮光的新芽头光合作用减弱,由于叶绿素含量增加,鲜叶有光泽的绿色,叶也较薄。二是加工时不揉。鲜叶采摘后蒸汽高温杀青,杀青后不揉直接进入干燥工序,加工成的就是碾茶。
与其他茶相比,抹茶将茶叶的全部成分都饮用或食用,人们用茶筅或茶匙搅拌饮用,被称为“吃茶”。古人描述抹茶冲泡后的景象:“惟兹初成,沫沉华浮。焕如积雪,晔若春敷。”当茶汤刚煮好时,粗糙的茶沫下沉,轻细的精华上浮。抹茶的浮沫亮丽得像洁白的积雪,灿烂得如春天欣欣向荣的草木。
唐朝时抹茶在王公贵族中风靡一时,宋代抹茶则发展成为仪式感极强的“点茶”,宋时将点茶所使用的茶具建盏推向历史的巅峰,风靡海内,被誉为“盏中宇宙”。遗憾的是,中国抹茶在唐宋以后就出现了断代,到元、明,抹茶跌入谷底。
抹茶真正完成工艺精进的是日本。最早是日本的禅师带回了宋朝的点茶法,后经过不断发展,日本茶道终于成形。从此,抹茶在日本大行其道,并且逐渐形成比较系统的仪式。再加上日本对抹茶的极致研究,抹茶后来变成了日本的国粹。
煎茶法是从煮茶法演化而来的,是直接从末茶的煮饮法改进而来,在末茶煮饮情况下,茶叶中的内含物在沸水中容易浸出,故不需较长时间的煮熬。况且茶叶经长时间的熬煮,其汤色、滋味、香气都会受到影响。因此,唐人对末茶煮饮加以改进,在水二沸时下茶末,三沸时茶便煎成,这样煎煮时间较短,煎出来的茶汤色香味俱佳。根据陆羽的《茶经》,煎饮法的程序有:备器、择水、取火、候汤、炙茶、碾罗、煎茶、酌茶、品茶等。
煎茶法通常用于煎制草药茶。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他的著作《千金方》中就详细介绍了许多草药茶的煎制方法。此外,唐代也流行一种名为“饮子”的饮品,也是用的煎茶法。简单地说,饮子就是以中药为原料熬制而成的,可以随时服用的汤剂。我们现在常喝的乌梅汤,就类似于当时的乌饮。
唐代的饮茶习俗蔚然成风,对茶和水的选择、烹煮方式以及饮茶环境越来越讲究,形成了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和仪式,茶宴已有宫廷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对茶饮在修身养性中的作用也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形成了传承至今的“茶道”。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最早、最完善的茶道流程就是唐代陆羽所创的煎茶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