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闽食府:福地经历久 八闽滋味长
- 来源:餐饮世界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色彩,收获,季节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11-26 16:41
文/李铭 图片来源/八闽食府餐厅
福建自古便有“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美誉,其饮食文化尤为多元。千百年来,福建人民依山傍海,不断汲取这片土地的精华,以青山绿水为依托,尽情展现八闽美食的丰富与独特。金秋十月,在这个充满色彩与收获的季节,让我们走进福建驻京办餐厅——八闽食府。
八闽食府位于北京朝阳区安贞西里的福建大厦三层,是一家由福建名厨亲驻京办,是各省级行政区及地市设立在北京的办事机构。早在汉代就有原型,当时称作“留邸”,隋唐时叫“进奏院”,明清时期则是“会馆”,至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
驻京办的餐厅也因其独具地域风格的文化底蕴和佳肴美馔,吸引着众多资深吃货纷纷“打卡”。“不出京城就能品尝到地道的家乡味道”,也是那些在外创业打拼一族的不二选择。无论哪里的美食,都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值得我们去品味、珍惜。
自掌勺、以福建风味著称的闽菜餐厅,在这里不仅能品尝到正宗的福建美食,还能感受其独有的饮食文化魅力。
闽菜发源于福州,以福州菜为基础,并融合了闽东、闽南、闽西、闽北、莆仙等地的风味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菜系。唐宋时期,随着福建地区的经济繁荣和文化交流,更多的北方移民南迁,也加深了和福州、泉州、厦门等地的对外通商,外埠食材与烹饪方法相继传入福建,进一步丰富了闽菜的种类。这一时期的闽菜,已经开始注重食材的新鲜和原汁原味,烹饪技艺日益精湛。
到了明朝时期,闽菜更是达到一个高峰。它不仅在民间广为流传,还成为宫廷菜之一,受到皇家青睐。这一时期的闽菜更加注重刀工和火候的掌握,使得菜品在口感和色泽上都达到很高的水平。
清朝时期,随着福建地区商业的进一步繁荣和人口的增加,闽菜的影响逐渐扩大。晚清时期的《清稗类钞》一书曾写道:“肴馔之各有特色者,如京师、山东、四川、广东、福建、江宁、苏州、镇江、扬州、淮安”,共举十个地方,福建名列其中,可见闽菜在清代就已享誉各地。
闽菜以烹制山珍海味而著称,在色香味形俱佳的基础上,尤以“香”“味”见长,其清鲜、和醇、荤香、不腻的风格特色,以及汤路广泛的特点,在烹坛园地中独具一席。如果要分门别类,闽菜就是金庸笔下的逍遥派,集各家之所长,博采各路菜肴之精华,又荟萃而成具有自己独特风韵的菜系。山珍海味,尽收囊中,它有一汤多变的高深功夫和对独特调味的巧妙运用,也有令人叹为观止的精巧刀工,更有海纳百川的胸怀与魄力。
八闽食府餐厅融汇了南国独特的风味与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京城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其招牌菜品榕城荔枝肉,酸甜交织,口感层次丰富,内藏的马蹄肉更是为这道佳肴增添了意想不到的惊喜;海鲜炒兴化粉则选用细腻的兴化粉精心爆炒,火候拿捏得恰到好处,既保留了海鲜的鲜美,又赋予了炒粉独特的口感;还有酸笋鲈鱼与闽式海蛎煎同样不容错过,酸笋的酸爽与鲈鱼的鲜嫩相得益彰,令人垂涎欲滴;闽式海蛎煎则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鲜美的味道,展现了福建海鲜烹饪的精髓。同时,闽菜那些令人津津乐道的菜品文化以及趣味横生的历史故事,更是食客们争相探访的必试之地。
正宗佛跳墙
“佛跳墙”又名“满坛香”“福寿全”,是闽菜中首屈一指的名牌佳肴,因用料讲究、制法独特、滋味香浓而驰名中外。“佛跳墙”可以考证的历史,距今有200 多年。
相传,该菜始于清道光年间,由福州聚春园菜馆的创始人郑春发研制而成。他早年在清衙门布政司周莲府中当衙厨。一日,周莲应邀去官银局下属家赴宴,东道主的夫人效仿古法用酒坛放入鸡、鸭、火腿等主料,煨制成一道香气四溢的菜,周莲品尝后,赞不绝口。回府后,便让郑春发仿制此菜,他经过反复研究,增添海参、鲍鱼、鱼翅等十几种山珍海味,并加入绍兴酒细细煨制,制成的菜更加香味浓郁,鲜美异常。
后来,郑春发离开布政司自己开设了聚春园菜馆,将多年研制的这道坛煨菜拿出来作为招牌菜经营,名声大振。一日,有几位秀才慕名前来品尝,当坛盖揭开时满堂荤香,令人陶醉。有位秀才脱口赋诗道:“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众人应声叫绝,拍手称奇。从此“佛跳墙”便成了此菜的雅称。
榕城荔枝肉
荔枝肉的历史悠久,在闽菜里名列前茅。由于整道菜的形状、颜色、味道与荔枝相似,因此得名荔枝肉。
相传在北宋年间,仙游枫亭的蔡京曾以这道荔枝肉进献给司马光而深受赞赏。蔡京作为熙宁三年的进士,不仅政治才能出众,还对美食有着独到的见解。他利用家乡的食材和烹饪技艺,创制出的这道色香味俱佳的荔枝肉,色泽红亮,形似荔枝,口感脆嫩,酸甜适中。如今,在福州人的心里,荔枝肉依然占据着较高的地位,家里来了客人或者是逢年过节,必须捧出这道拿手好菜,因为许多土生土长的福州人拒绝不了这个味道,这是他们心里拥有的一种“专属回忆”,是儿时的记忆、妈妈的味道,更是淡淡的乡愁。
干煎走地鸡
这道佳肴精选漳州地道土鸡,经黑芝麻油与老姜精心生煎,外皮呈现诱人金黄,香气四溢。在传承古法技艺的同时,巧妙融入创新元素,营造出层次分明的味觉体验。
在闽南的田园乡间,农户们以饲养走地鸡为业。这些走地鸡在广袤的田野间自由奔跑,以天然的五谷杂粮为食,造就了其肉质紧实、风味纯正的独特品质。每当佳节庆典或家庭喜事之际,村民们便会宰杀自家精心培育的走地鸡,用以款待尊贵的亲朋好友,共享这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
龙海土笋冻
土笋冻,是有人爱、有人怕的一道闽南特色小吃。“土笋冻”中的“土笋”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笋类,而是海滩泥沙中生长的一种软体动物——海沙虫,其形态酷似小笋,故而得名。
据传,土笋冻的起源可追溯至戚继光抗倭时期。当时,粮草匮乏,士兵们迫不得已挖掘海滩上的土笋煮汤以解饥饿。一次偶然的机会,剩余的土笋汤在寒冷中自然凝结成冻,其口感之鲜美令人赞叹不已,从此土笋冻便在民间广泛流传开来。
而位于九龙江下游入海口处的龙海浮宫,是土笋冻的优质产地。这里咸淡水交汇,出产的“土笋”带有一种独特的鲜味。当地居民经过精心挑选、清洗,去除土笋中的泥浆和杂质,再以明火熬煮,直至其胶质充分溶入水中。随后,将熬煮好的土笋液盛入容器中,待其自然冷却后,便凝固成了美味的土笋冻。
凤心鱼丸汤
福州鱼丸始于清朝年间,至今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此菜是用鳗鱼肉、鲨鱼肉或马鲛鱼肉剁蓉,加番薯粉(淀粉)搅拌均匀。其口感好,筋力佳,久煮不变质,松涨率好,色泽洁白玲珑晶亮,质嫩滑润清脆,富有弹性,味道鲜美,具有特殊的海鲜风味。
相传古时候,有位商人在闽江之畔搭乘一位渔民的船,南行时遇到台风袭击,船不幸触礁损坏,只能天天以鱼当饭等待救援。船上粮已断,唯有薯粉一包。于是心灵手巧的船妇便把刚钓到的一条大鳗鱼,去皮除刺,把鱼肉剁细,抹上薯粉,制成丸子,煮熟一尝别有风味。事后,这位商人回到福州,便在城里开设一家“七星小食店”,特聘这位船妇为厨师,独家经营“鱼丸汤”。一天,一位上京应考的举子路过此店就餐,举子食鱼丸后,颇觉味道极美,便题赠一诗:“点点星斗布空稀,玉露甘香游客迷。南疆虽有千秋饮,难得七星沁诗脾。”店主盛喜遂将诗挂在店堂上,从此生意兴隆。“七星鱼丸”也由此得名。
闽菜既有山珍也有海味,口味选择上既可以热辣也可以清淡,正所谓“闽菜飘香扬四海,山海至味别样浓”。无论宾客是追求美味还是健康,闽菜都能满足自己的选择。品味闽菜,是舌尖的盛宴,也是对福建饮食文化的致敬。期待更多人能感受到这份来自山海的别样风情。
小福利:2024 年12 月31 日前,凭此文章的兑换券到店用餐,即可免费获赠一份“香煎萝卜糕”。品地道福建美味,感受八闽独特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