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理念下大学生法治素养提升研究

  文/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靳凯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三全育人基本理念,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法治教育应遵循此理念,各高校要全力推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法治教育,切实提升大学生法治素养,使大学生蝶变为新时代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

  一、三全育人理念下提升大学生法治素养的重要意义

  三全育人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理念,旨在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此背景下,大学生法治素养的提升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提升大学生法治素养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国正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面对当前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增加,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综合型人才已成为现实的发展需要,法治素养是大学生参与学习、生活和社会交往的基本条件,也是实现其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大学阶段,通过教育和实践活动,可使大学生具备法律知识、法律意识、法律行为、法律实践能力。其中,法律知识指理解和掌握基础的法律概念、原则、法律法规等;法律意识是指对法律的尊重和遵守,以及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意识;法律思维是指分析和解决问题时,能够运用法律思维,理性看待和处理社会关系;法律行为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合法维权,以及遵守法律规定,不违法犯罪;法律实践能力是指参与法律服务和社会管理等实践活动的能力。大学生法治素养的提升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责任意识和道德品质,提高其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同时法治素养较高的大学生更能依法行使公民权利,参与社会事务,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与法治国家建设,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二)提升大学生法治素养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当代中国社会精神风貌与道德风尚的指南针,深刻地体现了全体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和价值追求。这一价值体系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维度出发,构建了一个全面而系统的道德框架,其中,法治在社会层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确保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权益的基石。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提升他们的法治素养不仅关乎个人成长,更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的重要论述的重要内容,也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法治精神,形成正确的法治观念和价值取向,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国家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提升大学生法治素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举措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时期,大学生作为社会的庞大群体和未来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法治素养直接影响到法治社会的建设和法治文化的传承。通过提升大学生的法治素养,可以为国家培养一批具备法律意识、法律思维、法律技能和法律信仰的高素质法治人才。这些人才将在未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此外,大学生群体具有较高的社会影响力和传播力,他们通过社交媒体、校园活动等多种渠道,可以将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传递给更广泛的社会群体。当大学生将所学法律知识、法治理念带入家庭、社区和社会各个层面时,会形成一种良好的法治氛围,促使更多的人尊重法律、遵守法律,形成全社会共同维护法治秩序的良好风尚。因此,提升大学生的法治素养能够带动整个社会对法治的关注和认同,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大学生法治素养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法治素养的整体现状

  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大学生的法治素养整体呈现积极向上的态势。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对我国法律法规有一定的了解,能够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他们在学习、生活、工作中能够遵循法律规定,维护自身权益,同时也关注社会法治建设,对于法治国家建设有较高的认同感和责任感。然而也有一部分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较低、法律意识与法律观念淡薄以及法治实践参与度低。这表明,大学生法治素养的提升仍任重道远。

  当前,我国非法学专业大学生的法律知识主要来源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公共课程,但这些课程往往知识层次较浅,课时有限,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了解仅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同时,由于就业压力和专业课程负担较重,很多大学生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专业课程的学习中,而忽视了法律基础知识的学习,这种学习态度导致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普遍不高,难以将法律知识有效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在法律意识与法律观念方面,大学生缺乏主动学习和遵守法律的意识,在遇到法律问题时,他们往往缺乏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在法治实践参与度方面,虽然一些高校会组织法律实践活动,但学生参与度并不高,对法治实践缺乏兴趣和动力,导致他们在实践中难以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二)大学生法治素养的个体差异

  大学生法治素养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从专业背景角度来看,法学专业的学生由于专业学习的需要,通常对法律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包括法律理论体系、部门法规定等,他们可能具备扎实的法治素养,能够运用法治思维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相比之下,非法学专业的学生可能对法律的了解较为有限,法治素养水平相对较低。从家庭背景角度来看,家庭文化氛围、家庭教育方式和家庭成员的法律素养对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培养有着重要影响,如果家庭成员普遍尊重法律、遵守法律,他们就能在日常生活中为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引导他们正确理解和运用法律,同时,民主、平等的家庭教育方式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使他们能够理性地看待法律问题,形成自己的法治观念。反之,家庭法治观念淡薄或采用专制、溺爱的家庭教育方式,大学生的法治素养水平可能较低。从地域差异角度来看,不同地区的大学生由于所处的法治环境、教育资源等条件的不同,其法治素养水平也可能存在差异。一般来说,经济发达地区、法治建设较好的地区的大学生法治素养较高。

  (三)影响大学生法治素养提升的因素

  首先,家庭是培养大学生法治素养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的方式、父母的法治观念等因素直接影响子女的法治素养。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行举止、价值观念对子女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如果父母具备较高的法治素养,能够自觉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权威,那么子女在成长过程中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法治观念,懂得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和解决问题。相反,如果父母对法律持漠视或轻视态度,甚至存在违法行为,那么子女就很难形成正确的法治观念,甚至可能对法律产生误解和偏见。

  其次,学校作为培养大学生法治素养的重要场所,其法治教育课程设置及法治实践活动对于提升学生法治素养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当前,仅法学专业的学生能通过专业学习深入掌握法律知识,而非法学专业的学生则主要依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类公共课程来获取有限的法律知识,这显然无法满足他们更广泛的学习需求。因此,大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渠道相对狭窄,难以构建起全面的法律知识框架。此外,学校的法治教育还面临其他问题,例如过分强调知识传授,却忽视了法治意识的培养,导致部分现代大学生对法律精神的理解不足,法治观念淡薄。

  社会法治氛围对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培养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法律的修订通常是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来进行的,这导致立法的进程在一定程度上呈现滞后性。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今后五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主要目标任务之一,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更加完善”。完善的法律制度为社会成员提供了明确的行为规范和预期,使大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法律的权威性和约束力。当大学生看到违法行为受到法律的制裁,而合法权益得到法律的保护时,他们会更加坚信法治的力量,从而自觉遵守法律,形成良好的法治素养。

  最后,大学生心理智力发展的特殊性影响了其法治素养的培养。大学生社会阅历不丰富,正处于认知能力迅速发展的阶段,他们的情绪丰富且波动较大,意志相对薄弱,社会应变能力不强,存在认知不全面的问题。这些特点导致大学生在人格和法治意识的形成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诱导,难以清晰区分是非善恶。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当面对社会突发事件时,往往应变能力不足,有可能在不经意间误入歧途,踏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加之大学生的价值观正处于形成和定型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稳定,在面对多元价值观时,他们可能感到困惑和迷茫,难以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这种价值观的冲突可能导致他们对法治精神产生怀疑或排斥。

  三、三全育人理念下大学生法治素养提升策略

  (一)全员参与,构建家庭、学校、社会的协同育人机制

  大学生的法治教育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形成合力,三方面主体相互促进,相互支持,共同促进大学生的法治素养提升。家庭是个人成长的第一个环境,父母应当以身作则,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对学生进行初步的法治教育,通过家庭会议、家庭阅读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识,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学校作为学生法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应当将法治教育纳入课程体系,通过课堂教学、法治实践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同时,学校应当邀请法官、律师等法律专业人士来校进行法治讲座,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法律;社会应当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法治教育资源,如法治教育基地、法治展览馆等,此外,媒体也应当承担起法治教育的责任,通过报道典型案例、解读法律条文等方式,提高公众的法治素养。

  (二)全过程引导,提升法治教育的持续性和连贯性

  要将提升大学生法治素养即法治教育这条主线贯穿大一到大四的每一个阶段,根据学生发展特点以及所面临环境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全过程进行法治教育。大学入学阶段,学生刚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加上很多学生初次离开父母在校学习和生活,他们的社会经验较少,因此这个阶段是防诈骗的重点时间节点,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普法宣传,可以通过召开班会宣讲、邀请公安民警进校开讲座等多种形式宣传。到了大学中低年级,可以开设一些宪法、刑法、民法等法律课程,让学生掌握我国宪法和基本法律的主要精神和内容,树立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增强法治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最后到了高年级,在他们即将进入社会踏上工作岗位前夕,可以安排一些劳动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法律知识,加深学生对自身权利义务的认识,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

  (三)全方位育人,增强法治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首先要加强课程体系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是教育教学机制的核心部分,是实现大学生知法、懂法目标的主阵地。通过明确课程目标、整合教学资源、注重课程评价与反馈等措施,为学生提供全面、深入、连贯的法治知识学习路径,构建多元化课程内容,有效培养他们的法治素养。一方面,除了要完善宪法、民法、刑法等传统法学科目的法律基础课程外,还应当学习一些包括环境法、网络法等与现代社会息息相关的新兴法律领域;另一方面,各学科课程也应融入法治教育元素,实现跨学科的法治教育,并注重课程内容的更新与实用,结合当前社会热点法律问题,从细微处着眼,精细设计环节,精心安排内容,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提高课程的时效性和吸引力。

  其次要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法治教育质量。高校应当重视法治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选拔和培养一批具有法学背景、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热情的高水平人才,充实法治教育师资队伍,同时可以通过定期培训、学术交流、实践经验分享等方式,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为培养学生的法治素养提供有力保障。

  最后要鼓励学生参与法治研究,提升学术水平。高校应当鼓励学生成为法治研究的积极参与者,通过参与学术研究、撰写学术论文等方式,提升自身的学术水平和法治素养。高校可以提供研究平台和资源,如学术研讨会、科研项目资助等,为学生提供实践和研究的机会。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法律知识的理解,还能够培养独立思考和研究能力。

  (四)多形式多渠道,创新法治教育教学方法

  传统的法治教育往往侧重于理论传授,而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课程体系完善的视域下,高校应当在法治教育的模式、载体、方法以及实践等层面进行创新,让学生在模拟或实际的法律环境中锻炼自己的法治实践能力。

  在推动模式创新层面,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法、模拟法庭、翻转课堂等教学活动进行创新。例如,案例教学法指选取典型法律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通过具体案例加深对法律条文的理解和应用;模拟法庭指组织学生模拟法庭审判过程,让学生扮演法官、律师、被告人等角色,亲身体验法律实践,增强法律实践能力;翻转课堂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相关法律知识,课堂上则进行深入的讨论和答疑,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参与度。

  在推动载体创新层面,可以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视频、音频、动画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手段,使法律知识更加生动直观;构建法治教育在线学习平台,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互动空间,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交流;通过举办法治讲座、法律知识竞赛、法治文艺演出等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法治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教育。

  在推动方法创新层面,通过互动式教学,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辩论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增强教学效果;通过情境教学法,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法律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学习和应用法律知识;通过项目式学习,围绕特定的法治主题或问题,组织学生开展项目式学习,通过团队合作、调查研究等方式,深入探究法律背后的原理和逻辑。

  在推动实践创新层面,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法律援助等社会实践活动,使理论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深化校企合作模式,与法律实务机构搭建合作桥梁,为学生提供实地实习与训练的平台,使他们在真实的职业场景下锤炼法律实操能力;同时,创立或优化法治教育基地,充分利用现有法治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实地参观、亲身体验的学习机会,以增强其法治实践能力。

  四、结语

  三全育人理念下大学生法治素养的提升关键在通过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的机制,提升法治教育的持续性和连贯性,加强法治教育教学以及创新法治教育方法,进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不断提升大学生法治素养,为社会培养更多具备高水平法治素养的人才,为推动法治社会的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本文获2023年广东省教育厅立项“三全育人理念下大学生法治素养提升研究”项目的资助。]

  责任编辑陈春阳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