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妈妈的爱有多远

  • 来源:世纪人物
  • 关键字:兵妈妈,乔文娟,解放军,英雄
  • 发布时间:2011-03-17 14:52
  古都洛阳,一个女人生病住进一家医院,一个战士走进病房喊她妈妈,端着水盆给她洗脚。旁边的病友羡慕不已,有这么懂事孝顺的儿子真是有福气。不一会儿,又一个战士进来,喊她妈妈,关切地问她有没有吃饭?轻轻地为她捶背揉肩。一旁的病友看呆了,对邻床这位幸福的妈妈说,您家俩儿子啊!她粲然一笑。接着,又一个个进门的战士喊她妈妈,病友彻底不解了。难道,难道您就是电视上报道过的兵妈妈——乔文娟。

  缘识解放军

  1976年8月的最后一天,河南柴油机集团公司职工乔文娟和往常一样,行走在上班的路上。阳光洒满一路,平静得无法预知命运的无情变奏。突然,一辆发疯的拖拉机冲向人行道,钩挂住衣服将她扯倒在地,车轮从腹部碾过,剧痛中她失去知觉。

  “肝脏轧裂,大量的血从破裂的肝脏流进腹腔,幸好及时治疗,脱离了生命危险,但有可能终身残废。”这是乔文娟醒来后听到的第一句话。两眼血丝的男友紧紧地握着她的手,让她在绝望中也感觉到些许温暖和力量。听男友说,她昏迷的时间里,几位医生一口水都没有喝过,一直都在抢救她,还有两名年轻战士过来给她输血,连名字都没有留下。乔文娟睁开双眼,看到一位穿白大褂的医生,领间是鲜红鲜红的领章,和输到她血管里的血一样,这不就是她日思夜想的军人吗?

  这场意外把她“拽”在了病床上,这一年她不满22周岁,和大学即将毕业的张建民刚刚确立恋爱关系。“假如自己真的终身残废,那就成了张建民一辈子的拖累。”然而,张建民在收到乔文娟数次绝交信后,仍对她不舍不弃:我愿意照顾你一辈子,你要配合好医生治疗,好好地活着……

  乔文娟1955年生于上海,其父响应建设洛阳号召,在她刚满月时全家迁至洛阳。不知何时起,乔文娟就有了一种军人情结,每每碰上穿绿军装的军人从身边走过,她总是尾随其后直到看不到才转身离开,她总幻想哪天也能穿上军装,成为一名英雄。

  机会来了,初二那年,二炮到学校招文艺兵,酷爱舞蹈的乔文娟理所当然地被挑上了,可最后却被“关系”掉了。她没有放弃,还在等待机会。15岁初中毕业后,她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经过了一段“靛青长衫、白色围巾”的知青岁月。每天干完农活,她就帮助军烈属纺线织布、挑水,青一块紫一块的肩头还起了血泡,晚上痛得裹在被子里直抹泪。坚强善良的她感动了周围的人,她又一次获得“当兵”的机会——海政文工团招文艺兵,公社领导极力荐她,体检、政审一切顺利,让她等通知即可入伍,可最终再一次被“关系”。

  参加工作不到一年,身遭不幸,军人相救;身处绝境,恋人相守。伤痛中的乔文娟感到了生活中的温暖,她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一天、两天……先从病床上坐起来,试着下床,再扶着墙壁慢慢地走出了病房。几个月后,她竟奇迹般地康复出院。

  “我身体里流淌着子弟兵的鲜血,我一定要用行动报答解放军。”从此,乔文娟开始走进军营,走近战士,走上了拥军这条路——

  骨髓献军人

  “自己当不了兵是个遗憾,那我就鼓励别人去当兵!”深恋着军绿的乔文娟,先后鼓励20余人走进了军营。同事刘兵就是其中之一。1979年他入伍到北京空军某部。部队高度集中的管理和高强度的训练让他很吃不消,两个月后乔收到了刘兵萌生退意的信。看着满纸悲观的字句,乔文娟吃了一惊:“当逃兵,多丢人的事!”她立即写信劝导他,趁着复查肝脏的机会,坐车北上,到部队去鼓励他,还从生活上关心他,终于使他重新振作起来。

  刘兵能安心部队工作,让第一次走进部队的乔文娟既高兴又忧虑:我们的战士也都是人,不是铁打的,他们也有这样那样的脆弱之处,也需要在思想上加以引导,精神上加以鼓励。刘兵不是个例,更多的“刘兵”还需要后方的支持与激励。

  “一封信、一段话就能影响一个战士的人生转折。”乔文娟开始给战士写信,做他们思想工作,当起了部队的“后方指导员”,战士的“知心大姐”。也就是从这时起,她给一些文化程度高、家庭困难的战士寄钱购买书籍,当时她月工资是32块5毛钱,虽有胃痛和车祸遗留下的肝损伤等多种疾病,但她也只在疼痛难忍时买些廉价药应付一下,省下来的钱全部寄给了需要帮助的战士。

  “如果你有解不开的心结,或有愿意对我说的话,请写信或打电话给我,我愿为你分忧解难;如果你立功受奖,也别忘告诉我,让我分享你的快乐。”1999年,乔文娟创建了战士心理咨询辅导站,这是她附在“拥军名片”背面的话。

  一次到济南军区150医院看望生病的战士付军长时,遇到了身患白血病的战士李社军和几个患病的小战士,动了恻隐之心的她认下了这些“兵儿子”。“白血病”这个词开始在乔文娟的意识里滋生,几乎抽干了她的眼泪。为了让这些兵儿子吃到可口的饭菜,她把装着水蒸蛋的饭盒用棉花套裹紧后暖在怀里,在冰天雪地里步行一个多小时送到医院;煮了鸡汤馄饨,忍着手指被烫伤的疼痛打车送到兵儿子的床前……许多和李社军一样患病的战士都享受着乔文娟慈母般的关爱。不久,医院给李社军下了病危通知,他第一时间叫来了乔文娟,眼含热泪叫了一声:妈妈!紧紧抓住她的手。乔文娟泪如泉涌陪伴在他身旁,让他离开这个世界时不会觉得孤单。

  乔文娟可以给战士们妈妈般的爱心,可治不了这可恶的白血病。陈永龙,患白血病住院11个月,家在千里外的广东,父母年迈体弱,无法前来照顾,乔文娟像亲生母亲一样日夜守候。后来,陈永龙因医治无效去世了。乔文娟和部队的同志将其骨灰护送回广东老家安葬。她在坟前哭昏了过去,陈永龙的父母再三苦劝“乔妈妈节哀保重”。

  重庆籍战士蒋友清,入伍第二年参加军校考试,进行例行检查时,查出患了白血病。未入军校,先入病房,这对一个年轻战士的打击有多大!就在他心灰意冷时,乔文娟认下了这个特殊“兵儿子”。乔文娟决心把自己的骨髓捐给蒋友清,首先到济南市中心医院做骨髓配型。

  动身去济南时,一向支持她拥军的丈夫张建民提出了反对意见:你做什么我都不反对,你把钱捐出去帮助他们,我跟着你吃酱油面条都可以,你做过大手术,血都难抽,你哪有什么骨髓,你要是有什么三长两短,这个家就塌了。“建民,你还不了解我吗,我认定的事就要做,只要能挽救战士的生命,什么都不怕。”

  2001年6月,她不远千里赶到医院做配型,可报告始终没有拿到,后来证实这家医院根本不具备这项技术,做的是假广告。这样的打击让乔文娟欲哭无泪。骨髓移植配型成功率最高的是直系亲属,旁系人配上的几率极小,大概只有十万分之一。于是她赴上海、去济南,下广州,上北京,开始了漫长的寻找“十万分之一”的历程。后来,她送蒋友清转入北京307医院,继续寻找救命的骨髓。

  初到北京,人生地不熟,乔文娟在五棵松附近租了一间不足6平方米的小屋,小屋由单砖搭建,上面是石棉瓦,冬天冷得不行,夏天热得要命,晚上老鼠窜来窜去,点着一盏3瓦的电灯,昏昏暗暗,月租金450元,每天还要为“儿子”炖腔骨汤。日子过得异常清苦。她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上海的一位女老总飞到北京:“你为了救一个跟自己毫不相干的战士,舍家抛业的!……”说完,眼圈红了。走时,给了她4200元钱,还给她留下了妹妹的电话,让她有空就去妹妹家洗个澡。

  有了这笔钱后,她来到了血液科找到了陈虎主任。“陈主任,我有钱了,我要做骨髓配型。”“你要是做了配不上,你的钱不是白花了吗?”“如果配不上,还有其他兵儿子呢?”被感动的陈主任最后为她免费做了骨髓配型,最终没配上,乔文娟便把“骨髓报告单”存录到中华骨髓库。

  9月10日,乔文娟通过北京一诊所的刘大夫和“生命之火”医疗咨询中心的武舒娅主任,与李政道博士取得了联系。9月底,蒋友清的血样送到了台湾花莲市。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相合的骨髓找到了,台湾一位与他骨髓配型完全相符的提供者志愿为他捐献骨髓。第二年的3月,蒋友清被接入301医院进行体检。很快,当提供者的骨髓配型送到北京时,医院为蒋友清进行了骨髓移植手术。

  蒋友清的骨髓移植手术结束后,“兵妈妈”乔文娟又赶往江苏镇江359医院,为另一个患白血病的“儿子”韩永立继续寻找骨髓。

  乔妈妈付出的真挚情感,也赢得了“兵儿子”们的高度信任。他们退伍时会和她告别,结婚时会向她报喜。如今,乔文娟的兵儿子遍及大江南北,多得数不清,每年春节,都会有兵儿子携家带口来给他拜年,一大家子其乐融融。

  漫漫拥军路

  “与其讲她关心军营,不如讲她在关心着需要帮助的战士,没有政治口号,无需言谈精神,就一个朴实的字——爱。不虚伪,不矫揉造作,不为名图利。”一名网友如此评论乔文娟。

  她所做的一切也赢得一些荣誉。2004年1月,乔文娟荣获“全国爱国拥军模范”称号,并受到温家宝总理的亲切接见。座谈会上,在场的时任省委副书记支树平问她有什么想法,她说:我想创建一个拥军网站,让更多的人了解国防、拥军爱民。李书记听了大加称赞,号召大家向乔文娟学习。

  俗话说,人过四十不学艺。创建拥军网站,这对于没有上过一天电脑培训班、年过半百的退休女工乔文娟来说,谈何容易!初学上网时,手指僵硬,键盘上的标识这边看过那边忘;设计、绘图,乔文娟又一窍不通,她就一点点摸索,常常在网上一呆就是30多个小时。

  女儿张慧对乔文娟的举动十分理解和支持,女儿是学美术设计的,利用假期手把手地教,一遍遍地演示,帮她设计版面,扫描、发帖子、上传照片……成为她有力的臂膀。

  乔文娟历尽艰辛,创建中国拥军网的故事也感动了她的那些网友,他们主动伸出援助之手——乔文娟有不懂的地方,照网友说的一步一步地模仿。

  在她几个月的努力下,在志愿者们的帮助下,2004年建军节前夜,“中国拥军网”终于在乔文娟租用的10多平方米的小屋里开通了。“中国拥军网”包括“兵妈妈在线”、“军地红娘”、“拥军论坛”、“军嫂之家”、“阳光工程”、“军转之家”等二十多个栏目。

  网站开通3天,点击率就达10万多次。

  “中国拥军网”开始发挥自己的功能:2004年11月25日,网上利用“阳光工程”板块为退伍兵在洛阳联系了320个就业名额;2005年4月22日,举办“让爱永驻人间”的拥军晚会,号召大家救助那些不幸患病的战士和儿童;2006年3月,发布退伍军人李江雷为救治患白血病的3岁儿子小云潇求助的消息,在天津和山西运城举办大型募捐活动,共募集到79万多元善款……

  冬,该过而未尽;春,应到而未来。每年网站的费用从最初的几千元涨到后来的一万多元,每月只有1000多元退休金的乔文娟实在无力支撑高昂的费用,去年12月,“中国双拥网”被迫无奈关停。一连几天,乔文娟像得了一场大病似的。许多网友想捐款复通网站,乔文娟却不愿意接受网友的捐款,她想,通过网友的捐款维持网站不是长久之计,今年开通了,明年怎么办?如今她正在寻求政府给予支持。

  乔文娟有一个好听的网名叫“紫月亮”。有一首歌叫《月亮和兵》,仿佛就像兵们唱给乔文娟的心声:“月亮啊月亮,我是一个兵……月亮,月亮,月亮,你纯洁如水,你是谁的眼睛,你看着我的时候,我是多么的高兴,高兴。月亮啊月亮,我说你也是个兵。每夜站在世界的屋顶,月亮啊月亮咱俩遥遥相望。为了和平的使命,和平的使命……”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