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集体记忆的历史文化街区再生性策略研究——以青岛里院为例

  • 来源:建筑与文化
  • 关键字:历史街区,再生建筑,青岛里院
  • 发布时间:2024-12-22 21:15

  文/李之吉 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教 授

  赵张泽群 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硕士研究生

  摘要:里院作为青岛德据时期形成的特殊居住建筑,不仅是青岛历史的组成部分,也是青岛近现代之后城市风貌的集中体现。但随着后期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位于老城区的里院建筑群已经无法满足居民对现代生活的需求,建筑也历经风雨逐渐老旧。因此,文章将对里院建筑进行历史与现状的分析,基于其所蕴含的过去生活的集体记忆与历史价值,抽取其中的记忆元素与建筑元素,对于其未来的改造提供相对的思考方向。

  关键词:集体记忆;历史街区;再生建筑;青岛里院

  引言

  里院作为青岛德据时期形成的特殊居住建筑,不仅是青岛历史、建筑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肌理与城市风貌的重要构成。但随着后期社会的飞速发展,位于老城区的里院建筑群已经无法满足居民对现代生活的需求,建筑也历经风雨,逐渐老旧。从繁华到成为城市的消极空间,里院亟须一场属于自己的救治。作为见证历史的既有建筑,里院建筑群不仅组成了城市独特的几何肌理,构成了别具一格的城市风貌,也成了青岛建筑史上不可忽视的风景。因此,里院的再生性保护极为重要,如何承载其中的“文化能量”成为当下对其保护与再利用设计思考的重要课题。

  1相关概念解析

  1.1再生建筑(Refining Building)

  再生建筑的概念最早由日本建筑师青木茂在20世纪90年代末提出,即“再生建筑是将使用价值降低的既有建筑中仍具有使用可能性的部分保留,加以新的功能或要素,使既有建筑得到的价值提升,获得新活力的再生”[1],现阶段再生建筑简单意义上可以理解为在保持原有建筑基本框架的基础上改变局部的结构、装饰或功能的建筑保护、改造、升级和再利用成果。本文旨在思考如何将里院现有资源充分利用,如何将保留部分的可能性最大化展现。

  1.2集体记忆(Collective Memory)

  集体记忆最早由法国的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在1925年的《记忆的社会性结构》一文中提出,并加以定义——“一个特定社会群体的成员共享往事的过程和结果,保证集体记忆传承的条件是社会交往和群体意识需要提取该记忆的延续性”[2],又在1925年的著作《论集体记忆》中对其提出了更明确的定义[3]。而从20世纪80年代之后,“集体记忆”开始运用在众多学科对于历史时空中事件的理论研究中,基本可分为两种范式:功能主义范式与建构主义范式,其中前者的研究偏向于其社会功能,后者偏向于其构成方式[4]。本文主要从集体记忆的社会功能入手,与建筑改造相结合,增加建筑的人文厚度。

  1.3历史文化街区(Historic Conservation Area)

  街区(Block)是由简·雅各布斯在其著作《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提出的概念——“街道为主的街区”[5]。本文所说街区主要指由街道将居住、娱乐、休闲等多功能划分并集合组成建筑群的大型复合的区块。关于“历史文化街区”,中国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提出了其定义,“历史文化街区,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本文将讨论里院建筑群分布较为密集的四方路历史文化街区,并结合其所处位置,分析其中里院建筑群的城市地理学维度的特点。

  2青岛里院特点分析

  思考里院建筑的再生实践,就是思考在当下快速发展的城市中由于历史缘故而产生的城市消极空间的保护与再利用。通过城市地理学角度分析其在城市空间结构的特点,以社会人文学的角度分析其内含的城市文化精神特点,为建筑改造提供理论依据。

  2.1城市地理学维度

  里院建筑群部分位于青岛历史城区内的四方路历史文化街区,占地面积较大,所处位置较为敏感,紧邻青岛火车站,周围遍布旅游景点。由于设计时代和设计意图的局限性,在城市快速发展的洪流中,里院已逐渐成为城市中占地面积巨大的消极空间。空间闭塞拥挤、光线昏暗等都是不可忽略的居住劣势。里院作为青岛近现代历史的承载者,以再生性作为其改造的核心思想可以最大程度地反映其原有的结构、材质、空间以及其所承载的历史特点,最终使里院建筑重新获得属于当下甚至未来的使用功能与使用价值。

  2.2社会人文学维度

  从德据时期到日据时期再到北洋政府与国民党统治阶段再到现在的青岛,从最开始商业的“里”与居住的“院”到对内居住对外商业的“里院”[6],里院建筑群经历了青岛颠簸动荡的诸多时期。这之中蕴含了几代青岛人的集体式居住的记忆,内置的院落是很多老青岛人儿时玩耍的空间,各式各样的楼梯也增添了活动空间的趣味性。虽然内部基础设施较为简陋,甚至需要公用的水龙头和厕所,但是邻里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童年的无忧记忆仍是现在人所怀念的。里院作为一代青岛人集体记忆的物质载体,虽逐渐消沉,但依然承载着岁月的重量。

  3集体记忆与再生性改造的关联思考

  对于青岛里院的再生实践,本文将通过两个部分进行探讨:一是里院再生实践的理论性思考,即再生性实践之于里院会对城市人文属性和物质属性产生何种积极作用;二是改造策略的思考,即如何将具体实践与理性思考相结合。

  3.1再生性改造作用于集体记忆

  集体记忆作为城市历史的非物质性遗产存在,通过实践和时间的积累与社会的发展一同成长,人们通过共同的记忆产生身份的认同感与场所空间的归属感,并在时间的重复中强化,生成独属于此空间定位中的文化积淀。建筑作为承载物,不仅能延续记忆,其上岁月的痕迹亦是历史跨时空的重现,因此应在此基础上思考其对于过去-现在-未来的连接性,减少时代断层。

  3.1.1延续记忆

  建筑作为这些记忆的物质承载,若自身逐渐被城市抛弃,其中所蕴含的场所精神将逐渐衰退,集体记忆也在随之消退。但若不能解决非物质层面上的衰败,里院的改造终究会流于其表。因此,需要通过对原住民和场地的充分调研,挖掘其中所蕴含的记忆与其附着的物质或形式。将其收集、整理并合理运用在建筑改造之中,并将精神遗产适度提取并加以合理赋形,使之转化为物质的存在,并将转化出的物质与更新后的建筑相融合,使往日的记忆继续延续。将记忆转译为实体,赋予建筑穿越时代、跨越历史的文化能量。

  3.1.2重现历史

  由于既有的里院建筑大多属于近现代建筑,建造年限较长,因此大部分在政府征收后都会有不同程度地拆除重建。在街区改造时应基于原有建筑形体,保留其几何形态与院落式布局,通过对基本形态的保留,将城市风貌延续,致力于将历史留在城市之中,而不是在日渐消散的记忆之中。建筑作为历史的见证者,经历者以及承载者,对于其上历史痕迹的保留就是对于历史的尊重,将建筑中凝固的语言,通过保留与复原向外传递表达,将历史通过建筑得以再次展现。对于城市最响亮的名片就是其中的历史人文特征,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不能一味革新,适度地保留历史痕迹也是对于过往岁月的尊重,铭记被占据的历史,不忘城市发展的奋斗史。

  3.1.3连接时空

  宏观青岛现阶段城市发展分区,历史文化街区在靠近海岸的老城区之中,周围区域因旅游文化发展迅速,既有标志性的栈桥、八大关等经典景点,也有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G20峰会留下的经济发展的印记。在城市中诸多现代化高速发展区块的包围之下,里院的拥挤与残破成为其中占地较大且所处位置较为敏感的消极区域。对于里院的再生性改造可以转消极为积极,并使之成为连接现在与过去的枢纽,弥补集体记忆日渐消散所形成的记忆断代;内部空间与功能设计的前沿性可以使之成为现在与未来的连接,为城市注入较为长久的活力元素。保留历史的痕迹,置入现代化元素,使里院成为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

  3.2集体记忆影响下的改造策略

  改造策略的方向分为三个部分:空间、连接与装饰。分析集体记忆中的突出特点,以及其对应的物质或空间感受,还原记忆中的真实感受与历史的真实性,通过对空间功能的还原与置入,对于建筑构件及部分外露结构的合理保留与复原,对外立面形式与材质的修复与更新,将集体记忆作为思考的切入点,以再生建筑作为改造的指导思想,尊重其承载的历史与人文记忆,形成有温度、有厚度的历史街区改造。

  3.2.1建筑空间

  建筑布局依照路网的切割形式,形成与中国传统民居院落形式相符合的多种多样的内围合院落式的建筑群。建筑形体大致可分为:“E”型平面、“H”型平面、“C”型平面、“口”型平面、“日”型平面、“回”型平面,以及依照道路分割的变形平面(图1)。建筑有机地组合在被道路切割的地块之中,“其内部院落形式可以分成独院、二进院、三进院和套院”[7]。

  内院空间较大,且采光性较好,狭小且较为悠长的入口使内院与外界空间相对独立,与中国传统民居思想较为吻合,呈现出德式建筑思想与中国传统思想相结合的设计理念。但由于后期居住用户增多,内院大多堆积杂物并建有违规建筑以便住户外增空间使用,故显得极为拥挤混乱(图2)。在空间等级上没有主次空间的划分,建筑内部的居住空间均质统一。

  里院建筑,顾名思义是有居住和商业两种主要功能,建筑群原以内侧的居住空间和外侧沿街的商业空间为主,穿插餐饮空间为辅[8]。在其繁盛时期,建筑群业态丰富,甚至有供休闲娱乐的戏台,因此改造时可以置入更多新的功能,例如历史纪念性功能,主要用于将历史重现,保留德据与日据痕迹,让建筑承载历史记忆,并将其传递;公共服务功能,主要服务于周边现有居民,增设便民服务功能解决老住区服务设施落后的问题;旅游民宿功能,让里院的现有内部格局得到充分利用,其均质化的居住空间划分与独立内部庭院与民宿需求相吻合,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既有建筑资源,并将里院的居住记忆分享给游客进行体验。

  3.2.2建筑连接

  建筑主入口较为狭小,多呈拱形或装饰有三角形山花,进入内庭院后有室外楼梯,大型里院入口处常伴有双跑楼梯。居住者从室外经由低矮狭小的入口廊道至开阔的内庭院,便有一种豁然开朗的奇特感受(图3)。建筑内部垂直方向以楼梯作为连接,其样式丰富多样,大多为“L”型、“Y”型,以及直跑楼梯和双跑楼梯等四种,更有甚者将其混合,使垂直交通空间丰富,流线变化多样(图4);水平方向以连廊等作为连接构件,半开敞的连廊是连接内部院落与居住空间的过渡区域,使建筑呈现出开敞-半开敞-封闭的三种空间形式。

  里院入口弱化以及空间环境的狭小昏暗等都降低了人们对于内部空间的好奇与探索欲。因此,建筑入口处可增加现代化装置用以将内部景色对外展示,吸引外部人员进入,同时使用镜面装置等也可改变狭小灰暗的视觉现状,在保留空间变化的趣味性的同时,将人流引入里院内部。多样的楼梯和半开放的连廊等可以用于里院建筑外侧,将内庭院的趣味性外置,使居住者曾经的集体记忆外化。作为垂直空间和水平空间的交通构件,不仅解决了建筑内部空间的交通流线,也将建筑与场地与城市空间相联系,成为连接建筑与城市界面的过渡构件,形成了现代与历史的缓冲空间,最大限度保留原始建筑的基本特征。

  3.2.3建筑装饰

  里院建筑多采用红瓦与木屋架结构,屋架涂有红色涂料,基本由坡屋顶构成,部分设有老虎窗以采光通风,也有采用孟莎屋顶形式的独院式。立面形式多为三段式突出水平层的划分,外饰面现多采用暖色调砂浆抹面,墙基多采用花岗岩石砌。立面洞口开窗富有韵律感,且部分窗套展现了西方建筑的细部特点[9](图5)。水平的半开敞廊道沿内置院落均匀分布,外侧柱廊采用红色的人字形木构架支撑与红瓦相匹配。

  “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是青岛老城区留给人们最深刻的印象。因此,改造过程中应最大程度保留屋顶的红瓦与坡屋顶的组合形式,保留城市传统风貌。立面开窗洞口部分较小,不利于自然采光,可以与原有三段式的立面构成相结合,扩大窗洞比,以满足采光需求。原建筑材料多为红砖或青砖,现在可能已无法在材质上完全复原,可在外饰面的涂层色彩与纹理上与既有建筑的原有状态相呼应。外饰面上,窗套形式丰富多样,可以通过绘制图谱等方式将其归纳整理,并在后期改造过程中进行积极参考;立面的三段式采用不同材质、不同颜色、不同形式进行划分,应思考其内在联系,进行比例研究与总结,以在改造时有充分的数据和资料支撑。

  结语

  建筑接受人类文化的能量,承载历史记忆的重量。当下,里院建筑作为青岛近现代历史的见证者与传承者,其内涵的精神意义已远超其现阶段的居住使用意义。虽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已逐渐脱节,但现如今其保护与再利用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里院的改造要挖掘建筑内涵的精神文脉,探究其所包含的使用者的集体记忆,并进行深刻调研,将调研结果展现在改造结果之中。基于再生建筑的理论逻辑出发,保护原有建筑的基本框架与形式,让里院建筑所承载的历史与记忆,不仅展示在当下,更能传承至未来。

  参考文献:

  [1]青木茂.建物のリサイクル:躯体再利用·新旧併置のリファイン建築[M].学芸出版社,1999.

  [2]范太朝.基于“集体记忆”的城市街区更新设计研究[D].昆明:云南艺术学院,2022.

  [3]莫里斯·哈布瓦赫.记忆的社会性结构[M].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4]李兴军.集体记忆研究文献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2009(04):8-10+21.

  [5]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6]兰芳.青岛里院的场所精神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2.

  [7]王雪.近代青岛历史建筑——里院[D].青岛:青岛大学,2014.

  [8]王广振,徐嘉琳,于皓宇.城市特色民居文化空间复兴研究——以青岛里院为例[J].民俗研究,2022(05):101-110.

  [9]赵琳,成帅,徐飞鹏,等.图解青岛里院建筑[M].北京: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