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 视角下的民办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研究

  • 来源:商业2.0
  • 关键字:民办高校,预算绩效,绩效评价
  • 发布时间:2024-12-31 12:05

  白荣(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

  摘要:当前,我国民办高校的办学规模和办学质量不断提升,办学经费得到了充足保障,但同时面临来自资本市场的激烈竞争,这给民办高校的预算绩效带来了新的挑战。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理念作为一种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其核心是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本文在分析我国民办高校预算绩效现状和ESG理念的基础上,结合民办高校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构建了包含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三个维度的“三位一体”的民办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ESG;民办高校;预算绩效;绩效评价

  近年,我国民办高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质量不断提升,但随着社会资本进入民办高校,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之间的竞争也在加剧,民办高校面临来自资本市场的激烈竞争。同时,民办高校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融资难、资金紧张等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优化预算绩效管理已成为民办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尝试构建包含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三个维度的“三位一体”的民办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民办高校优化预算绩效管理提供有益参考。

  民办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的重要意义

  随着国家对民办高校办学自主权的逐步下放,民办高校逐渐成为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民办高校的财政支持主要是自筹,这也就决定了民办高校预算管理中存在着“重收入轻支出”“重投入轻管理”等问题。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是我国民办高校提升自身实力和办学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

  民办高校在制订预算时,需要综合考虑学校的整体发展目标,根据自身特点及发展规划,对学校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例如,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学校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目标,制订合理的教师培养计划。在此过程中,通过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估,能够知道哪些教师教学能力强、哪些教师教学能力差、哪些教师教学水平有待提高等。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价,学校能够知道应将资源分配给哪些教师,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水平。

  二、有利于加强内部控制

  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有利于加强对民办高校内部控制的监督。通过对学校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绩效评价,可以进一步提高各部门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的重视程度,促进其积极主动地参与预算编制和执行,有效防范舞弊行为的发生。通过对学校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审查,可以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有利于各部门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从而提高民办高校的内部控制水平。

  三、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资产质量 是指资产在特定的经济组织中实际发挥的效用与其预期效用之间的吻合程度。民办高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自筹资金,因此自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成为民办高校资产质量的决定性因素。由于自筹资金的使用受到预算管理制度的影响,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可以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进而提升资产质量。在预算编制环节,通过建立健全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重收入轻支出”的问题。预算编制是预算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只有将资金分配与需求相匹配,才能避免资源浪费。在预算执行环节,通过科学合理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可以对民办高校各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有效监督。通过加强对资产的管理和控制,可以防止资源闲置和浪费现象的发生。

  ESG 视角下民办高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在 ESG视角下,构建民办高校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需要遵循一系列原则,以确保评价过程的公正性、透明度和有效性。

  一、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指的是预算绩效评价体系要覆盖民办高校的各个方面和层次,包括教学、科研、管理、后勤服务等各个环节。在构建评价体系时,应基于ESG理念,将环境友好、社会责任和治理效率等因素纳入评价范围,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同时,预算绩效评价体系要能够反映民办高校的长期发展规划和目标,以及学校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从而引导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强调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应基于科学的方法和理论,评价结果要具备客观性和公正性。在构建评价体系时,应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科学设计评价指标和权重,充分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可比性。同时,预算绩效评价体系要适应民办高校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避免过于复杂或简单。

  三、导向性原则

  导向性原则是指预算绩效评价体系要引导民办高校朝着预定的方向发展,实现学校的战略目标。在构建评价体系时,应明确评价的目的和意义,将评价结果与学校的发展规划相结合,为学校提供明确的改进方向和目标。同时,预算绩效评价体系要以激励学校不断创新和改进为主,提高教学和管理的效率与质量,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

  ESG 视角下民办高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策略

  ESG的核心理念是将环境(E)、社会(S)与公司治理(G)相结合,综合评价企业对环境和社会所承担的责任。ESG理念也是民办高校适应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在构建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时,民办高校应从ESG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将其融入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中。预算绩效评价是指对预算管理过程和结果进行的评价。在我国民办高校的预算管理中,往往只注重资金使用的数量和结果,没有充分考虑资金使用的效率和效益,从而造成巨大的浪费。因此,民办高校要想构建科学合理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使资金投入与产出达到最优,就应从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三个方面入手。

  一、环境维度

  第一,国家政策环境。国家出台的各项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都会对民办高校产生重要影响,这些政策和法律法规也是民办高校开展各项活动的重要依据。国家出台的各项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是为了保障民办高校发展的公平性、公正性,确保其持续健康发展。国家对民办高校实施监督管理,也为其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第二,社会环境。民办高校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并发展下去,就必须处理好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民办高校要通过自身的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主动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社会和公众的支持与信任,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三,行业环境。民办高校所处的行业环境是影响其预算绩效水平和发展前景的重要因素之一。民办高校所处的行业环境主要包括产业政策、产业结构、产业技术水平、市场需求等因素。因此,民办高校应从这些因素中选择反映预算绩效水平和发展前景的指标进行评价。

  二、社会维度

  民办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社会维度主要包括社会公众满意度和民办高校声誉两个指标。民办高校要想获得持续发展,就应重视社会公众满意度。对于民办高校而言,社会公众满意度的高低是指民办高校在运营过程中是否满足了学生及社会各界的需求、是否有效提高了服务质量。民办高校声誉是指民办高校在长期发展中积累的信誉和口碑,是民办高校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对于民办高校而言,声誉是其在市场中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因此,社会公众满意度和民办高校声誉两个指标可以从不同侧面反映民办高校预算绩效管理水平。

  三、公司治理维度

  民办高校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应在不断提升自身综合实力的同时,提高对社会资源的吸引力和利用率。民办高校的发展壮大离不开社会资本的支持。因此,民办高校要以“服务于学校、服务于学生”为宗旨,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而与社会各界建立联系的关键在于完善内部治理结构。近年,我国民办高校不断发展壮大,其内部治理结构也在不断完善。但在具体实践中,民办高校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董事会与校长之间权力不平衡、决策机制不健全、内部监督机制缺失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从董事会和校长的权力入手,将董事会的决策权力划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对重大决策事项拥有最终决定权;二是对重大决策事项拥有否决权。在对重大决策事项的处理上,可以采用“双否决权”制度。

  ESG 视角下民办高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实施措施

  当前,我国民办高校在促进就业、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然而,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民办高校也面临着来自资本市场的激烈竞争。从全球范围来看,ESG理念强调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三方面内容,是民办高校进一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

  一、将 ESG理念融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民办高校应将 ESG理念融入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三位一体”为框架,对预算绩效评价指标进行设计,将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维度的评价内容与预算绩效评价相结合,构建基于 ESG理念的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三个方面共设置9个指标。其中,环境维度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绿色校园”“生态环境治理”3个指标;社会维度包括“师生权益保障”“教育公平发展”“师生满意度”3个指标;公司治理维度包括“治理结构完善程度”“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情况”“公司治理有效性程度”3 个指标。

  二、建立完善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

  民办高校是一个资金高度密集的组织,同时也是一个具有较强的环境敏感性和社会责任感的组织。因此,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充分利用ESG理念,有助于民办高校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民办高校应建立以校长为核心的预算绩效管理领导小组,由学校各部门、二级学院、职能部门、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组成预算绩效管理小组,并制订相应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和流程。在组织结构上,民办高校可以考虑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预算绩效管理小组。同时,民办高校应根据ESG理念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设置科学合理的预算绩效评价指标。此外,民办高校还应根据国家对学校的相关要求以及自身发展状况,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使其在各自范围内做好本职工作。

  三、加大对民办高校的监督力度

  从民办高校的内部治理结构来看,民办高校主要由董事会领导,而董事会的决策往往受到利益相关方的影响。因此,在ESG理念下,外部监督对于民办高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外部监督能够保证民办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确保预算绩效评价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同时,外部监督能够保证民办高校向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展示真实的财务状况,从而提升其投资价值。从 ESG视角来看,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可以帮助民办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内部监督是指通过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对民办高校进行全面监控。外部监督是指通过社会公众对民办高校进行监督。因此,在进行预算绩效评价时应充分发挥外部监督的作用,具体措施如下:一是通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来规范学校的经营活动;二是通过聘请独立的第三方机构来对学校开展审计和评估工作;三是聘请第三方机构对学校的财务活动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四是完善社会公众对民办高校的监督制度。

  结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市场竞争优势,但也面临来自资本市场的激烈竞争,这对民办高校的预算绩效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过构建“三位一体”的民办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从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三个维度对民办高校的预算绩效进行评价,以引导民办高校重视社会责任、提高教育质量,进而推动民办高校实现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蕊,李乾杰.ESG实践对物流企业绩效的影响[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4(13):92-94.

  [2]杨新宇.隆基绿能ESG战略实施效果评价[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4(13):98-100.

  [3]黄家常,王准.绩效考核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福建电脑 ,2024(4):88-92.

  [4]李旻序.公办高校全面预算绩效管理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4(6):10-12.

  课题项目: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校级课题—— ESG视角下的民办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研究(项目编号为 23KY11)。

  作者简介:白荣,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