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关联性研究
- 来源:广东经济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企业绩效,关联性,对策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12-31 15:18
乔欣
(山煤国际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山西太原 030031)
【内容摘要】在概述现代企业管理中涉及董事会、管理层和股东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分析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绩效在董事会规模与企业绩效、董事会独立性与企业绩效、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股东权益结构与企业绩效等存在的各种内在关联,并从平衡董事会规模、增加董事会独立性、设计有效的高管薪酬等级、审慎处理股东权益结构几个方面提出了公司治理与企业绩效关联的结构优化对策。
【关键词】公司治理;企业绩效;关联性;对策
引言
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关键要素,它涉及董事会、管理层和股东之间的关系,以及公司在经营和决策中的各种机制。作为企业经营的目标之一就是为了创造更多财富,获得更高价值,而企业价值的高低主要受企业绩效的影响[1]。近年来,学者们对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关联性进行了广泛研究发现,一些关键的公司治理要素,如董事会规模、董事会独立性、管理层激励机制和股东权益结构等,对企业绩效有显著影响。特别是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在提升企业绩效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
管理层激励机制的设计对激发管理层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绩效至关重要。同时公司治理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因行业而异,特别是在高科技、金融和制造业等行业中,公司治理结构的最佳实践可能因行业和公司特征而异。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与探寻,以期为不同行业和公司规模的企业提供针对性的治理建议。
一、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内在关联
(一)董事会规模与企业绩效
影响企业绩效的因素很多,其中公司治理结构对企业绩效有重要影响[2]。董事会规模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不容忽视。根据资料分析发现, 董事会规模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关系,中等规模的董事会在营业利润率和市值增长率方面表现较好。这可能是因为中等规模的董事会既能确保足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又能保持高效的决策过程,避免了规模过大或过小可能导致的决策迟缓或视角单一的问题。
在某些行业中,较小规模的董事会与较高的企业绩效相关。这可能是因为小规模董事会能够更快速地做出决策,减少官僚主义和沟通障碍,使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具备更高的灵活性和适应能力,但在一些其他行业中,较大规模的董事会可能更为有利。这种董事会规模能够提供更多的专业知识和多样化的观点,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应对复杂的市场环境和技术挑战。
总体而言,在制定董事会规模时,公司应充分考虑自身的战略目标和行业特点,以确保董事会结构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并通过优化董事会规模,公司可以在确保企业经营稳定的同时,提升决策质量和企业绩效。
(二)董事会独立性与企业绩效
研究资料发现,董事会决策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企业经营业绩的高低,董事会的独立性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3]。高独立性董事会的公司通常表现出更高的资产回报率和股东权益回报率,这可能是因为独立董事能够提供客观的监督和建议,提高公司的决策质量。独立董事在评估管理层的决策时通常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独立判断能力,能够更好地识别和解决公司经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的存在,可以有效监督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运行,确保公司遵守法规和标准,保持透明度和公正性,这有助于维护公司声誉,增强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对公司的信任,并减少管理层的自利行为,提高公司治理质量,从而对企业绩效产生积极影响。
总体而言,较高的董事会独立性与较高的企业绩效通常相关。公司应在董事会中合理增加独立董事的比例,通过聘请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的独立董事,确保董事会的客观性和公正性,进而提升企业绩效和治理质量。
(三)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
高管薪酬是公司治理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在某种情况下,较高的高管薪酬确实能够激励管理层追求更好的业绩表现。当高管薪酬达到一定阈值后,其正面效应逐渐减弱,可能出现边际效益递减的情况。因此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不仅能够激发管理层的积极性,引导管理层追求短期和长期目标之间的平衡,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薪酬机制应当与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保持一致,确保公司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在设计高管薪酬时,企业应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市场竞争状况、公司规模、行业特点以及管理层的能力和经验等。适当的薪酬激励措施应包括固定薪酬、绩效奖金、股票期权等多种形式,激励管理层在提升企业绩效的同时,维护股东的利益。
因此,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薪酬设计来加以管理,并通过制定平衡短期和长期目标的薪酬方案,企业可以更好地激励管理层,提高企业绩效,稳定公司的良性有序发展。
(四)股东权益结构与企业绩效
股东权益结构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取决于股东的集中程度和类型。一般情况下,高度集中的股东权益结构可能会导致较高的净资产收益率,因为少数股东能够直接控制公司的战略方向和重要决策,可能导致公司决策过于集中于少数股东的利益,而忽略其他股东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另一方面,分散的股东权益结构则相对稳定,因为它减少了少数股东对公司决策的控制,鼓励更多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这有助于提高公司的透明度和治理质量,在长期内稳定企业绩效。但过于分散的股东结构,可能导致公司缺乏明确的战略方向和执行效率。只有适度的股东集中度可以在保持股东之间利益平衡的同时,提供更明确的战略方向,提高决策效率。
此外,公司应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提高股东对公司治理和决策的参与度。通过提供足够的信息和增加透明度,公司可以维护股东的信任和满意度,这将有助于促进股东和公司的共同发展,实现更好的企业绩效和长期成功。
二、公司治理与企业绩效关联的结构优化
(一)平衡董事会规模
在制定董事会规模时,应根据公司的特点及所在行业的要求进行调整。较小规模的董事会可能更适合快速决策、灵活应对市场变化的公司,更容易形成一致意见,提升决策效率,能够在决策过程中减少层级,提高响应速度。同时,较大规模的董事会往往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广泛的人脉关系,则更适合那些需要多样化观点和专业知识支持的公司,其成员能够为企业的决策过程提供更多的视角和专业意见,使企业在复杂市场中做出全面、理性、有效的决策。
当然,无论董事会规模大小,公司都应确保董事会结构合理与决策的质量和效率。特别是对于一个富有前景的企业来说, 有效的公司治理是取得投资者信赖的基石, 是走向资本市场的通行证[4]。合理的董事会规模应根据公司的业务规模、复杂程度和行业竞争状况进行调整,使董事会成员能够有效合作,充分发挥其专业知识和经验,为公司提供战略指导和监督支持。
(二)增加董事会独立性
增加董事会的独立性有助于提升公司治理质量,进而改善企业绩效。独立董事能够为公司的战略规划和决策过程提供客观、公正的监督和建议,能够为董事会带来外部视角和专业知识,从而提高决策的质量和全面性。因此公司应聘请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独立董事,通过质询、监督和建议管理层的方式,达到公司在经营过程中遵守法律法规和最佳实践,这有助于防范管理层可能出现的偏见、滥权或自利行为,保证公司决策符合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最大利益。
此外,独立董事的工作还需要在公司内部倡导良好的企业文化,提高公司治理的整体质量;推动董事会关注长期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目标,而不仅仅是短期财务绩效;在董事会中发挥关键作用,帮助平衡不同股东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确保公司决策的公平和公正。同时,独立董事在审计、薪酬和提名等关键委员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在董事会专门委员会中提出意见和建议,提高公司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水平,这种监督和建议对公司治理的有效性和股东权益的保护至关重要。
(三)设计有效的高管薪酬等级
高管薪酬等级应与公司的长期战略目标保持一致,以激发管理层的积极性,鼓励他们追求卓越表现。这种薪酬设计应注重平衡短期和长期目标,既要激励高管在短期内实现财务和运营目标,又要实现他们专注于可持续发展和战略规划。为确保薪酬体系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公司应根据管理层的业绩表现制定薪酬方案,包括固定薪酬、绩效奖金、股票期权、长期激励计划等多种形式的激励措施。这种多样化的薪酬结构能够更好地反映高管在不同时间段内的贡献,平衡他们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关注。
高管合理的薪酬体系不仅能保持管理层的动力和专注,还能提升公司整体的绩效和竞争力。通过将高管的利益与公司的长期利益挂钩,公司能够激励管理层全力以赴,实现公司和股东的共同利益。此外,薪酬方案的制定应基于明确的绩效评价标准,如财务指标、市场表现、创新能力等,这些标准应与公司的战略目标相吻合,确保高管在努力实现绩效目标的同时,推动公司整体的发展,有助于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四)审慎处理股东权益结构
适度的股东集中度可以帮助明确公司的战略发展方向,提高决策效率。股东的多样化和分散化有助于确保决策过程中多方利益的代表性,避免单一股东过度影响公司的战略规划。这种平衡可以通过设置合理的股权结构和治理机制来实现,使股东的意见和利益得到公正对待。
对此,公司应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让股东能够参与到公司治理和决策的过程中,包括定期召开股东大会、发布透明的财务报告和业务发展计划、及时传达重大决策等开放的沟通渠道,股东可以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和发展方向,并在适当时候表达意见或建议。例如公司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股东咨询会议等形式,与股东建立积极的对话机制,其意见被听取和尊重。通过定期更新信息和提供相关数据,公司让股东及时了解公司的经营表现和战略目标,更加增强对公司发展的信心。
结语
通过对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绩效之间关联性的研究可以看出,公司治理结构、企业绩效两者之间存在相关性[5],但这种关联性往往在不同公司和行业中会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因而公司在制定治理结构时,应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和行业特点及时进行调整。
总的来说,合理、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对企业绩效的提升和公司的长期成功至关重要。公司在发展实践中应积极关注和不断优化其治理结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持续能力。期待未来的研究可以从更多维度入手,深入探讨不同治理因素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为企业决策提供更科学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殷晓兰,田申,吴少彤.公司治理结构对白酒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fsQCA分析法[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36(03):34-39
[2]韩杨,范静. 农业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技术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J].经济纵横2022(11):106-114
[3]曾辉祥,郑理民,孟双武.董事会断裂带与企业高质量发展[J].兰州财经大学学报,2024(03):17-20
[4]杨茜雯.浅析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9(02):15-17
[5]刘珍,唐立新.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质量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研究综述[J].商业会计,2019(09):67-70
(编辑/王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