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致和 棘雨婷 图/王会慧
南美洲的“小伙伴”
花生是一种全身是宝的作物,美味的炒花生米和油炸花生米让人停不下嘴。它的果实还能用来榨油,那味道,别提多香了。
说起来,花生的原产地在遥远的南美洲的巴西、秘鲁等地。16世纪,随着欧洲航海大发现时代的到来与新航路的开辟,葡萄牙的航海者和广东、福建等地的侨商顺着海上丝绸之路,将花生带到了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比如,明朝浙江的方志中就有“落花生原出福建”的说法,清朝人的药物学著作中,也有“长生果产闽北”的说法,这些都说明,福建地区的人们早早就开始引种花生了。
当然,上面提到的这些只是第一批被引入中国的小花生,这些小花生最初只是船队的补给物资与贸易商品。到了19世纪60年代,中国再次引入了美国的大花生,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首先在山东成功“落户”。山东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花生生长得很好,渐渐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成了广受欢迎的优质农作物与经济作物。
双子叶的“小精灵”
花生其实是来自植物王国的双子叶“小精灵”,因为它的种子发芽后有两片子叶,就像两个小翅膀一样。
这个“小精灵”喜爱高温、干燥的环境。每年6至7月,花生就会开花,9、10月份进入果期。花落之后,种子的子房就钻入土中,慢慢发育成荚果,所以人们也称花生为落花生。当然,花生在古代是有许多不同名字的,比如长生果、地果、南果、地豆、落花参、落地松等。
吉祥如意的象征
在中国,我们不仅用花生制作出各种美食,还赋予它许多吉祥、美好的寓意。
比如,它是春节期间每家每户必不可少的年货,表达了人们希望新的一年能吉祥如意、家庭和睦、幸福美满。另外,花生的荚果内一般有多个紧密相依的籽粒,因此花生又被视为“多子多福”的象征。花生也常被当作祭祖的祭品,用来表达敬老祈福的心意。每到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家家户户就要“祭灶”,浩浩荡荡摆开的十几种“祭灶糖”里,往往就有花生糖的影子。
花生,这种把果实深埋在地里,看上去毫不起眼儿的植物,打破了地理距离的限制,沿着海上丝绸之路来到我们身边,在中华传统文化的长河中激起了层层涟漪。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