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袱皮上铁的纪律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基本陈列中,有一块普普通通甚至有些破旧的包袱皮,这块包袱皮长94厘米、宽85.7厘米,它静静地躺在展柜中,年深日久,原本白色的包袱皮变成了灰色。要知道,它已经将近100岁了!
包袱皮上的字迹早已模糊不清,经过仔细辨认,我们还是能看到捆铺草、上门板、买卖公平、言语和气等字样,这几句话被称为“六项注意”,是红军战士的“军规”,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规”的前身。
同学们一定有疑问,到底什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军规”呢?想要了解这些,我们还要从红军时期说起。
军魂萌动
1927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湘赣边界领导、举行了秋收起义,成立了工农革命军(1928年5月后改称红军)。由于遭到国民党反动派和地方军阀的猛烈阻击,部队减员严重,中国共产党不得不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转而进军井冈山。
走在转战的路上,战士们疲惫不堪,有些战士实在饿得不行,就在路边的农田里扒出红薯,大口大口地啃了起来。这可是当地农民辛苦劳作几个月种的粮食呀,如果每个战士都这样,那让农民怎么生活啊?
看到这样的情景,毛泽东同志非常生气,于是提出了三条纪律:“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个红薯,打土豪要归公。” 简单有力的话让战士们意识到,自己是革命军人,必须严格要求自己。
1928年1月,部队来到遂川县城,战士们借用百姓的门板、稻草睡觉,造成了一些混乱,毛泽东同志又提出了六项注意,如“还门板”“捆铺草”等,针对战士们的生活“小事”提出明确要求,让战士们在纪律方面有章可循。
第一军规
1928年3月底,部队转战到湖南省桂东县的沙田镇。战士们一看,怎么这里空空荡荡的呢?原来,当地百姓全都害怕军队,听说军队来了,赶紧跑得跑,藏得藏。
百姓们的反应让毛泽东同志陷入了沉思:以前老百姓接触的军队作风散漫,他们自然觉得工农革命军战士也是这样的,我们一定要加强纪律,给百姓留下好印象。经过反复斟酌和修改,《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终于诞生了。
4月3日上午,工农革命军在稻田里集结,毛泽东同志声音洪亮地宣布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
这就是“第一军规”。从此以后,这支新生的军队就和旧社会的一切军队有了根本的区别。
而台下听到这条军规的战士们、稻田里的农民都感到无比震撼。
“从古到今哪儿有这样的军队呀?”
“谁说不是呢,这才是人民的军队哪!”
见识了这支新军队的与众不同,百姓们全都争先恐后拿出粮食和物资,慷慨地送给部队,还纷纷让家里的年轻人去报名参军。1929年1月,红军部队在“六项注意”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两项“洗澡要避女人”“不搜俘虏的腰包”,“六项注意”成了“八项注意”。
变成军歌永流传
如何才能让战士们快速了解军规,做到人人牢记呢?
“要是编成歌就好了。”红15军团政治部的程坦这样想。1934年,他在宣传红军政策的时候尝试把军规的条文变成了歌词,还配上鄂豫皖苏区的歌曲《土地革命已经成功了》的旋律,十分适合传唱。
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由于革命形势和革命环境的变化,“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内容也有了一些变化。1947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以训令的方式,对“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进行了统一规定。
从红军到八路军、新四军,再到解放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首歌一直在人民军队中传唱。军队走到哪里,歌就唱到哪里,歌声飘过乡村、城市,也唱进了全国人民的心里,成为家喻户晓的“第一军歌”。
第一军规广场
第一军规广场位于湖南省桂东县沙田镇沙田圩,广场上建有巍峨高大的纪念碑,碑高19.28米,碑座高4.3米,代表着《三大纪律六项注意》颁布的时间——1928年4月3日。碑座周围的4块浮雕再现了颁布纪律时的场景。广场周围有新建的纪律文化中心、《三大纪律六项注意》颁布旧址纪念馆,生动讲述了“第一军规”的诞生过程。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