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播音主持语言的新媒体“网感”分析

  • 来源:网络视听
  • 关键字:语言,新媒体,网感
  • 发布时间:2025-02-14 17:14

  文/朱晓燕

  摘要: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深度融合,加速全媒体时代的到来。这一形势下,信息传播媒介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涌现多种新型传播形式,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受众获取信息的喜好和习惯。在信息传播中,播音主持作为重要一环,其语言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定式及规范,而是要深刻把握新媒体“网感”,更好地契合全媒体环境。因此,本文将结合实践经验,分析新媒体“网感”在播音主持语言中的表现形式,并提出把握新媒体“网感”的有效策略,旨在为更多人提供参考。

  关键词:全媒体 播音主持 语言 新媒体 网感

  一、新媒体“网感”在播音主持语言中的表现形式

  (一)语言风格的通俗化及趣味化

  在传媒影视中,播音主持在语言表达中突出新媒体“网感”,通常能够呈现通俗化、趣味化的语言风格。例如:主持人在综艺主持中融入网络流行语,不仅能够拉近自己和年轻受众的距离,还可以活跃节目氛围,让传播的信息更加容易被受众接受。但需要注意的是,主持人在节目主持中不能过度使用网络流行语,以免降低语言的专业性[1]。另外,新媒体“网感”还体现在语言风格幽默风趣方面。例如:脱口秀主持人会在语言表达中通过讲笑话、运用夸张修辞等方式,营造幽默情境,引发观众笑声,使其主动关注后续节目。

  (二)语言节奏及语调的多变性

  全媒体背景下,播音主持要突破传统的规范和定式,不再局限于平稳、匀速的语言节奏,而是要根据不同类型节目和情境,适当调整语速。例如:在体育赛事主持中,为了突出紧张刺激感,播音主持通常会加快语速,保证与赛事节奏相契合。另外,合理调整语调,也能够突出不同情感或强调重点内容[2]。例如:在直播带货中,为了强调商品优势,主播会将“超级好用”“千万别错过”等词汇通过升高音调的方式重点强调,通过增强语言感染力,使受众产生消费欲。

  (三)话题选择的时效性和贴近性

  播音主持为了更好地把握新媒体“网感”,会尤其关注社会新闻、热门影视剧等网络热点话题,并将这些话题引入主持话题。例如:在文化类节目主持中,可以将当下网络流行的古装剧作为案例,介绍剧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充分利用热门话题提高节目关注度和吸引力[3]。在此基础上,播音主持还会特别关注与受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从而引发受众共鸣。比如,主持人在节目中介绍当地美食、交通状况等,使受众在观看节目的同时产生共鸣,并主动参与节目互动。

  二、播音主持在全媒体时代把握新媒体“网感”的有效策略

  播音主持作为传媒领域的关键角色,要想在全新的环境中脱颖而出、有效传递信息,更好地把握新媒体“网感”已然成为必备技能。

  (一)洞察网络文化,捕捉流行元素

  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这也使得网络世界成为一个瞬息万变的文化大熔炉,各种网络热梗、流行词汇层出不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受众信息接收习惯和喜好。播音主持想要更好地把握新媒体“网感”,就要主动投入网络文化探索领域。例如:实时关注新媒体平台的热门话题、热搜词条等。主持人在了解网络话题和受众喜好的同时,可以将这些元素融入主持语言,进而拉近节目与受众的距离。例如:主持人在推荐某热门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时,可以将网络流行语融入语言表达[4]。比如,“这部剧的名场面还原度非常高,是原著党的‘心头好’,一开播就‘杀疯了’。”通过巧妙运用网络流行语,既能够增强节目吸引力,又符合当下年轻受众接受信息的习惯。值得注意的是,播音主持在使用网络文化元素时,要考虑场景和内涵,不能为了追求新媒体“网感”而随意乱用,必须保证语言表达自然、流畅,符合节目主题和风格。

  (二)掌握语言节奏及风格,适配不同传媒影视形式

  全媒体时代下,传媒影视逐渐向多样化发展。播音主持不仅要面对不同媒体平台,还要适应多种多样的节目风格,如文化访谈、新闻报道、娱乐综艺等。不同节目风格的受众需求不尽相同。例如:新闻类节目对播音主持语言表达的专业性有较高要求,需要其始终保持严谨性和客观性,但这并不意味着主持人必须使用一成不变的语言节奏。新闻类节目主持人想要突出新媒体“网感”,可以适当调整语言节奏。比如,主持人介绍突发新闻时,前期可以加快语速,使受众在集中注意力的同时抓住关键信息,后期则可以逐渐放慢语速,详细解读重要内容,帮助受众全面了解新闻事件的始末。而针对娱乐综艺、影视资讯等节目,主持人可以采用幽默风趣、灵活多变的语言风格。例如:《脱口秀大会》的节目主持人凭借幽默风趣的自我调侃和巧妙的语言翻转,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节目氛围,吸引大量受众关注节目。所以,播音主持可以根据不同节目的类型、风格、特点,合理塑造语言风格,既要突出新媒体“网感”,又要更好地适应不同传媒影视场景。

  (三)利用新媒体互动功能,增强实时交流体验

  各类新媒体平台为播音主持与受众互动交流提供了更多便利,这也是传统媒体技术无法实现的功能和优势,同时成为营造新媒体“网感”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主持人,无论在影视首映礼直播,还是在文化讲座直播中,都要在掌控主持流程的同时,主动发起话题与受众互动交流,引导受众通过评论、点赞、弹幕等方式参与直播[5]。例如:在一场电影首映礼直播中,主持人可以根据电影情节与观众互动,如“大家最喜欢电影中的哪个情节,快在弹幕里告诉我”,然后对弹幕实施挑选,回应弹幕留言。受众在参与互动的同时,会不断增强参与感和黏性。另外,播音支持在语言风格塑造中突出新媒体“网感”,还要注重根据观众的反馈和需求,对节目内容进行调整,同时把控语言侧重点,进而形成动态传播模式。例如:主持人看到很多观众在弹幕里询问某部电视剧的幕后制作故事时,可以在主持过程中临时增加这方面的分享内容,以此来满足观众的好奇心,使整个传播过程更贴合受众需求,充满网络时代的互动活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全媒体时代播音主持语言的新媒体“网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呈现,其既为播音主持工作注入新活力,也给传媒行业带来诸多机遇与挑战。把握“网感”内涵、合理运用其表现形式,能有效拉近与受众的距离、提升传播效果。然而,播音主持也要警惕过度追求“网感”带来的弊端,始终坚守专业与规范底线。未来,播音主持还需不断探索创新,在新媒体“网感”的运用上做到游刃有余,更好地适应全媒体环境,助力信息传播在新时代焕发别样光彩。

  参考文献:

  [1]关月.谈播音主持语言的再创作[J].新闻传播,2019(1):117-118.

  [2]陈斐.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语言的规范与创新[J].采写编,2023(7):83-85.

  [3]于宏伟.论播音主持语言的风格魅力[J].新闻传播,2019(3):115-116.

  [4]李歌朗.新媒体时代播音主持语言的艺术性探讨[J].普洱学院学报,2022,38(4):78-80.

  [5]陈天颖.新媒体语境下播音主持语言的艺术性[J].西部广播电视,2021,42(14):176-177,187.

  (作者朱晓燕系安徽省滁州市广播电视台社教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田可心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