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应急广播体系的现状与建设分析

  • 来源:网络视听
  • 关键字: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现状
  • 发布时间:2025-02-14 17:15

  文/廖小青

  摘要: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是我国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府履行社会治理职责的重要体现。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政府的组织协调作用,凝聚全社会力量,创新管理机制和工作方式,整合相关资源和各方力量,从顶层设计、政策法规、技术标准、资金投入、社会宣传等方面全方位推进。

  关键词:应急广播 体系建设 现状

  在全国各级应急广播体系建设过程中,如何做好与国家应急广播体系的对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互通是急需解决的问题。由于涉及不同层级、不同区域的信息系统,如何进行资源整合和信息互通是应急广播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难点。

  一、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广播是现代社会的重要信息传播媒介,是政府和群众进行信息沟通的桥梁。在公共突发事件中,广播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能够及时向公众传达最新的政策、公告、信息,还能帮助公众缓解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如果在突发公共事件中没有广播作为传播媒介,可能会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等。因此,为了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造成的危害,必须做好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工作,为社会创造良好的公共环境[1]。

  二、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现状

  (一)应急广播工作顶层设计正在完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明确提出要“建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广播系统”,并要求建立覆盖全国的应急广播系统。《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实施方案》提出要建立覆盖全国的应急广播系统,对重大自然灾害、重大事故灾难、严重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有针对性地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广播响应。

  (二)应急广播技术应用持续拓展。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为例,其在全国范围建设一张覆盖全国的应急广播网,包括应急广播系统平台、卫星移动终端、应急广播交互系统、应急广播应急播控系统等。目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2]。

  (三)应急广播标准体系基本建立。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以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主体、地方标准为补充的应急广播标准体系,覆盖应急广播的规划建设、监测预警、传输覆盖、信息发布、接收终端等各个方面,并且颁布实施一系列应急广播的国家标准,包括《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突发事件应急广播预案编制导则》《广播电视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暂行办法》《农村应急广播系统技术标准》等。我国已经在加快构建以国家标准为基础、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为补充的应急广播标准体系,并在全国范围推广实施。

  (四)应急广播节目的播出频次和覆盖范围不断增加。以中国之声为例,其在全国范围实现省、市、县、乡、村五级覆盖,建立完善的应急信息播发制度,并在全国范围实现与各省市应急管理部门的联动。

  三、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策略

  (一)发挥各级党委政府的组织协调作用,统筹推进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涉及的内容多,需要各级政府统筹协调、大力推进。在中央层面,通过制定国家级应急广播体系建设规划,明确各级政府的建设职责和责任分工,在“统一标准、统一规范、统一终端、统一平台”等方面制定具体标准。在地方层面,应加快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推动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工作纳入地方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地方政府在推进应急广播体系建设过程中,应坚持党的领导,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明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按照中央和省级两级统筹规划,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政府的组织协调作用,建立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广播体系[3]。

  (二)整合资源,构建多层次的应急广播体系。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和灾害风险存在较大差异。基于不同地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灾害风险类型和防控能力,构建“中央—省—市—县—乡镇—村”多层次的应急广播体系。在发挥应急广播在防灾减灾救灾中重要作用的同时,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的原则,建立“中央—省—市—县—乡镇—村”五级联动的应急广播体系;二是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立多方参与的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模式。

  (三)加快应急广播技术标准研制,推动技术系统的整合优化。1.加快制定应急广播技术标准。要研究制定应急广播关键技术标准,包括系统架构、设备选型、信号传输、数据交互等标准,为实现应急广播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提供技术基础;还要建立应急广播技术标准的研究开发平台,加强应急广播关键技术研究和重大课题攻关。2.建立应急广播评估机制。从运行安全、管理规范、效果评价等方面,对应急广播的功能、性能、服务效果等进行科学评估,形成科学评估机制。3.建立应急广播宣传监测体系。依托现有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和地方各级广电局业务信息系统和各类监测系统,建立国家和地方应急广播监测体系,实现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快速预警,为开展应急救援提供支持。

  (四)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提高应急广播服务保障能力。1.加强财政资金保障。建立应急广播体系建设专项经费,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公共安全形势、自然灾害风险等情况,合理安排投入规模,完善财政资金保障机制,切实保障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所需资金。制定统一规范的应急广播技术标准和系统建设规范,明确设备选型、设备安装、安全防护、运维管理等要求,提高应急广播体系的兼容性和可靠性,实现不同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2.建立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多元参与的投入机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整合现有资金渠道,建立应急广播体系建设专项资金;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积极探索公益基金、风险投资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应急广播领域;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企业、社会组织参与应急广播体系建设[4]。

  (五)发挥媒体优势,加强宣传引导。应急广播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传播手段,具有独特的传播优势。它可以广泛传播应急知识,让公众及时掌握安全知识,了解突发事件信息,了解应急响应措施,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有效提升全社会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防灾减灾能力。利用好应急广播,对增强公众的安全意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作用。要充分发挥媒体优势,加强对应急广播的宣传推广,推动建立防灾减灾协调联动机制和协同响应机制,加强防灾减灾知识普及和自救互救技能培训。

  四、结语

  突发事件中,应急广播的建设和使用能够有效发挥广播优势,及时传递政府指令,快速发布预警信息,减少或避免灾害损失。因此,我们要不断加强对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研究,在国家相关政策及标准规范指导下,创新建设模式和方法,积极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应急广播体系,同时构建全国统一、协同联动、高效响应的应急广播服务平台,为突发事件应对和突发事件处置提供更为有效、可靠、及时的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米辉.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建设探讨[J].国际公关,2024,(14).

  [2]刘建.如何有序推进农村应急广播体系建设[J].农家参谋,2021,(17).

  [3]周承超.省级应急广播无线分系统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技术体系的设计与建设[J].东南传播,2024,(07).

  [4]付波.建好应急广播服务一方百姓——安康市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研究[J].今传媒,2024,32(06).

  (作者廖小青系中国广电江西网络有限公司赣州市分公司政企事业部经理)

  责任编辑:苗权誉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