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后高速时代”经济效益模式转型研究
- 来源:广东经济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后高速时代,经济效益模式,转型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5-03-01 10:51
李培润
(云南交投集团投资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000)
【内容摘要】高速公路是集交通、旅游、物流、商业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论文在阐释高速公路“后高速时代”经济效益模式转型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后高速时代”高速公路发展面临的挑战,探讨了“后高速时代”高速公路经济效益模式转型的方向。
【关键词】高速公路;后高速时代;经济效益模式;转型
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的高速公路网络已经初具规模,许多地区的高速公路已经实现了互联互通。与此同时,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高速公路只有通过数字化转型才能显著提升智能化水平。在高速公路网络相对完善、建设速度逐渐放缓以及科技日益进步的背景下,高速公路运营的重点将转向提升运营质量、智能化水平和服务功能的时期,可以说高速公路进入了“后高速时代”。
经济效益模式是一个行业或企业获取经济利益的方式和方法,对于高速公路行业而言,经济效益模式主要涉及高速公路的建设、运营和维护过程中的收入来源和盈利方式。“后高速时代”,高速公路的建设和运营成本不断增加,传统的经济效益模式已难以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因此,深入研究高速公路后高速时代经济效益模式的转型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高速公路“后高速时代”经济效益模式转型的意义
高速公路“后高速时代”经济效益模式转型的意义主要体现在:
第一,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高速公路行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传统的经济效益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当前和未来的需求,因此,进行经济效益模式的转型是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必然选择。通过转型,高速公路行业可以更好地融入新时代的发展潮流,实现与时代的同步发展。
第二,推动高速公路行业可持续发展。在经济效益模式转型过程中,高速公路行业将更加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保护,借助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等手段,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转型还能促进高速公路行业的多元化发展,拓展业务领域,增加收入来源,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第三,提升整体经济效益。一方面,通过优化收费制度、提高通行效率和服务质量等措施,可以增加高速公路的通行费和服务收入;另一方面,通过拓展业务领域,如开展广告、物流、旅游等增值服务,可以进一步增加收入来源。此外,转型还可以促进高速公路行业的创新发展,推动新技术和新模式的应用,提高行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第四,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经济效益模式的转型将有助于更好地发挥高速公路的纽带作用,加强区域间的联系和合作,推动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通过提升高速公路的通行效率和服务质量,可以加快物流、人流和信息流的流动速度,降低物流成本和时间成本,提高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二、“后高速时代”高速公路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资金短缺成为发展瓶颈
高速公路建设需要大量资金,包括建设成本、征地拆迁费用、贷款利息、维护费用和更新改造等。以云南山区高速公路为例,每公里造价平均在1亿元以上,桥隧比高的高速公路造价甚至接近2亿元每公里。然而,随着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资金短缺问题日益突出。政府投资有限,难以满足高速公路建设的全部需求;高速公路建设的回报周期较长,投资风险较大,导致社会资本进入的意愿不强;随着高速公路使用年限的增长,其维护和管理成本(路面养护、桥梁隧道维修、交通设施更新、智能化系统升级等)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如何有效筹集资金,确保高速公路建设的持续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环境污染问题亟待解决
高速公路建设在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大量土地的占用、噪音污染、空气污染等,都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国政府纷纷出台严格的环保法规和政策要求,限制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发展。在“后高速时代”,如何在保证建设进度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如何降低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需要面临的挑战。特别是在土地资源趋近饱和的情况下,还需满足通行能力、环保、建管服等日益提升的需求,给高速公路改扩建带来了新的技术挑战。
(三)智能化与绿色化转型压力
随着智慧交通、新基建等概念的兴起,高速公路行业正加速向智慧化、绿色化转型。智慧化、绿色化转型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还要解决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技术问题。智慧化转型方面,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更新迭代迅速,要求高速公路企业不断学习和适应新技术,并投入大量资金和资源进行技术研发和引进。随着车辆信息、用户行为数据等大量数据被采集和处理,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成为重要问题。此外,高速公路智能化系统涉及多个子系统和模块的整合与协同,高速公路企业需要加强系统整合和协同能力,确保各系统之间的数据互通和无缝衔接,提升整体运营效率。绿色化转型方面,高速公路作为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行业之一,需积极响应环保法规和政策要求,采用节能技术和设备,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资源循环利用和废弃物处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三、“后高速时代”高速公路经济效益模式转型的方向
(一)营收模式多元化
第一,拓展收入来源。多元化经营方面,在现有服务区开发、广告与传媒等业务基础上,利用高速公路沿线的土地资源和交通优势,发展物流仓储业务,为周边企业和电商提供仓储、配送服务。智能交通与大数据应用方面,引入智能交通技术,提供智能化交通管理和服务;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挖掘高速公路使用数据中的商业价值(如用户画像、出行规律等),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数据分析和咨询服务,助力交通规划和决策。新能源与环保业务方面,利用高速公路沿线的闲置土地,建设光伏发电站,为高速公路提供绿色能源;开展高速公路环保技术研究与应用(如噪声控制、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等),提供环保技术咨询和解决方案,助力高速公路行业的绿色发展。金融与资本运作方面,关注交通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机会,通过投资或并购相关企业,拓展业务范围;布局智能交通、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培育新的增长点。
第二,引入竞争机制。在传统的高速公路服务区中,由于地理位置的垄断性,服务质量和价格往往难以得到有效监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高速公路企业可以引入竞争机制,鼓励商家在服务区内提供优质服务。通过公开招标、竞争择优等方式,选择具有优质服务和良好信誉的商家入驻服务区。引入竞争机制,不仅可以提高服务区的服务质量,还可以吸引更多消费者前来消费,从而提高服务区的收入。
第三,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地方政府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优势,高速公路企业可以与地方政府进行深度合作,共同开发高速公路沿线的资源。例如,地方政府可以提供土地、资金等支持,与高速公路行业共同建设服务区、广告位等设施。互惠共赢的合作方式不仅可以提升高速公路行业的收益水平,还可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二)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高速公路的智能化升级成为经济效益模式转型的重要方向。通过引入智能交通系统,如车联网、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等,可以提高高速公路的通行效率和服务质量。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高速公路的通行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出行服务,如路况预测、路径规划等。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升用户体验,还可以为高速公路企业创造新的收入来源。例如,云南交投某高速公路项目引入先进的智能交通系统(实现对车辆行驶情况的实时监控和调度)、自动化监控系统(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维护)等智能技术,实现了高效、精准的管理,同时还降低了运营成本、提升了服务质量,为公众提供了更加便捷、安全、舒适的出行体验。
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高速公路的绿色化发展是经济效益模式转型的必然趋势。高速公路企业可以通过引入新能源和环保技术,如光伏发电、储能系统、噪声控制等,降低高速公路的能耗和排放。同时,还可以开展环保技术服务,为其他行业提供环保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绿色化措施的实施,不仅可以提升高速公路的环保形象,还可以为企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例如,为了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号召,云南交投某高速公路项目采用了多种环保材料和技术:在项目建设中,采用绿色建材,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在施工过程中,采用节能技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在运营阶段,实施了节能减排措施,以降低排放物的排放量。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降低了项目的碳排放量,还提高了项目的环保性能,为高速公路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产业链延伸与产业集群培育
产业链延伸方面,拓展产业链,将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形成多元化的产业体系。高速公路企业应积极探索物流、餐饮、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充分利用高速公路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为这些产业提供便捷、高效的交通服务。例如,通过建设物流园区、冷链物流中心等设施,提升物流效率和服务水平。高速公路企业还要积极探索智慧交通、交能融合等新型业态,充分发挥高速公路沿线资源优势,谋划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例如,计划建设新能源重卡换电站,打造新能源示范运输公路,这将为高速公路产业链的延伸提供新的动力。
产业集群培育方面,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通过政策扶持和资源整合,吸引企业入驻,形成产业聚集效应。首先,形成产业联动。高速公路企业应积极与周边产业进行联动,如与旅游业、物流业、制造业等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提升高速公路的经济价值。其次,打造综合交通体系。高速公路企业应积极参与综合交通体系的建设,如与铁路、民航、水运等交通方式进行衔接和配合,形成便捷、高效的交通网络,提升高速公路的通达性和便利性,吸引更多的客流和物流,从而推动经济效益的提升。最后,推动智慧交通发展。高速公路企业应积极拥抱智慧交通的发展趋势,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提升高速公路的智能化水平,实现交通信息的实时共享和智能调度,提高交通效率和服务质量,为高速公路企业创造更多的商业价值。
结语
高速公路“后高速时代”经济效益模式的转型,对于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推动高速公路行业可持续发展、提升整体经济效益、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等意义重大。针对资金短缺、环境污染、智能化与绿色化转型等挑战,高速公路企业应立足收入来源多元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把握住“后高速时代”高速公路经济效益模式转型的方向,努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温嘉瑜,张景静,张伟伟.企业环境表现的经济效益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23(12)
[2]丁黎明.基于数学建模理论的科技企业经济效益最优化探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0,40(18)
[3]何帆,刘红霞.数字经济视角下实体企业数字化变革的业绩提升效应评估[J].改革,2019(04)
(编辑/王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