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渊明 让镜头走进生活最深处

  • 来源:中国摄影
  • 关键字:镜头,生活,记录
  • 发布时间:2025-03-28 16:47

  20世纪80年代,我从一台凤凰205相机开始接触摄影,至今已经30多年。从一名业余发烧友,到现在的职业摄影人,其间我也和很多影友一样,喜欢拍花花草草,热衷于风光唯美。在历经百转千回之后,我逐渐感悟到摄影最核心的价值是记录,最具生命力之处是反映生活、映照时代。

  有了这个理念之后,我开始将镜头对准生活、聚焦身边。我是一个上班族,只能利用上下班闲暇、节假日和公务外出的间隙进行创作。我不是记者,只能在街头巷尾拍些黎民百姓、人间烟火,力求在纷繁复杂的人间万象、大千世界中,捕捉到时代的质感,留存生活的底色。我对相机要求不高,卡片机、单反、微单都用。我喜欢携带轻便的相机,尽量不引人察觉。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机不离身,走到哪拍到哪,通过持续不断地点滴记录,拍摄了几十万张江西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照片。《江西老表的情感世界》就是从中整理出来的专题,这个专题前后跨度16年。这16年,正是中国社会高速发展的时期。我希望这些照片不仅是对这一群体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的一种展现,也是对地域文化多样性的一个呈现,更是国家进步、社会变迁的一个缩影。

  与此同时,我认为一个摄影人,如果有条件拍重大主题,那一定要抓住机遇,迎难而上,担当作为。2014年,我到肯尼亚采风创作,有幸深入接触到“一带一路”这个主题。肯尼亚马赛村民的赤贫状况令我震惊不已,也在我心中埋下想要深度了解这片土地的种子。后来机缘巧合,我多次前往非洲,对中非合作的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以及经济、民生、教育等领域的建设项目,以专题的方式进行沉浸式的采风创作和跟踪拍摄。我被非洲大地上火热的“一带一路”建设场景所振奋,更为非洲民众踊跃参加“一带一路”项目施工的热情友好而动容,也为能亲身经历并真实记录这些场景而感到幸运和欣慰。

  这两个专题,一个是向内聚焦本土民生,一个是朝外关注重大主题,但相同点都是必须深入生活、深入实际。我从中得到的启示就是:纪实摄影必须走进生活的最深处,才能生根、开花、结果。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