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如何做好家长工作
- 来源:中国教育科学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小学,教师,家长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5-04-06 16:55
史全红
当今社会变化纷繁,教育已无法局限于学校之内,教师能否引导有效的家庭教育,对教育质量的提升具有极大的影响,能否做好家长工作,直接决定着教育的效果,影响着学生成长的历程。因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家长工作,积极与家长沟通合作,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一、家长教育孩子的优越性
1.家长能有效地对校外环境进行控制
一天当中学生有四分之三以上的时间是在学校以外的地方度过的,这段时间若没有家长的监管,学生在这段时间的教育将成为真空,单单依靠在学校的教育,不可能达到我们预期的目的。从这点来看,面对着教育需要完成的所有任务教师是“孤掌难鸣”,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2.家长能很好地做到因材施教
虽然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也极力在了解学生,但一个班级的学生一般都比较多,一个教师很难做到透彻地了解每一位学生,老师要因材施教有一定的困难。父母和孩子有血浓于水的亲情,最了解孩子的性格、爱好,可以伴着亲情教育孩子,这是任何教师都办不到的事情。所以,教师要积极引导家长教育的方向,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积极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二、做好家长工作的策略
1.明确目标,提高家长工作认同感
教师做好家长工作时,首先要引导家长教育的方向,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塑造学生整体素质的
发展;接着要与家长建立长期而稳定的合作关系,密切关注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变化,在孩
子成长发展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帮助和引导;最后还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水平和育儿技巧。当然在做好家长工作的同时,也能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进一步提高。
2.突出重点,提高家长工作效率
(1)引导家长与教师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道德、心理教育。家长与教师要加强沟通与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创设健康、文明、乐观、向上的德育育人环境,以高尚的师德形象和正直的父母形象展现在孩子面前,让学生始终受到正面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引导。及时发现思想错位的苗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成长与实践中不断提高孩子的思想道德水平。家长与教师的合作交流中要密切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家长、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趣味运动会,让家长和孩子们感受到运动的乐趣,还可以组织一些家长参与的有奖知识竞赛等。还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教师针对性地开展一些心理教育的讲座,用板报、手抄报、宣传单等形式组织家长们学习。
(2)引导家长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简单的生活、劳动技术也是小学教育的一项内容,特别是一些家政服务、自我服务技能等,可以通过家长参与的方式来培养。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组织一些如“家庭才艺大展示”“谁是妙手小裁缝”“我是巧手小厨师”“我的钮扣钉得棒”“我的衣服穿得快”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思想情操,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做好家长工作,遵循的关键步骤
要做好家长工作,可以遵循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了解孩子的需求 :
深入了解孩子在学习、生活、情感等方面的需求,以便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
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定期分享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让家长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1。
尊重家长的意见 :
尊重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与家长共同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形成共识1。
提供专业的建议 :
根据孩子的个性和特点,提供专业的教育建议,帮助家长更好地教育孩子。
举办家长会和活动 :
定期举办家长会和亲子活动,增进家长与学校、老师之间的互动,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1。
建立家校合作 :
加强与家长、社区等各方的合作,共同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1。
及时反馈问题 :
遇到孩子的问题或者家长的疑虑,要及时反馈并给予解答,消除家长的顾虑1。
做好总结和跟进 :
对家长工作进行总结和跟进,不断提高家长工作的水平和效果1。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
明确教育目标是培养独立、自律、有责任心的人,避免过分溺爱,给予孩子适当的自主权。
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爱好 :
耐心观察和引导孩子发现并培养他们的潜力,支持他们尝试不同领域,发展多元智能。
给予孩子良好的教育环境和资源 :
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包括好书、优秀的教育软件和科技设备等,并定期与孩子的老师沟通。
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和人格 :
教育孩子懂得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并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 2:
通过有效沟通,建立与孩子的信任关系,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和尊重3。
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
家长要以身作则,遵守社会规范,诚实守信,关爱他人,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
及时发现和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给予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3。
充分巧妙地利用家长资源
策略一:“家长园地”家长参与
家长园地是班级的宣传窗口,巧妙利用家长资源,不但能让我们的工作事半功倍,还能更好地展示家长才能,促进彼此共育情谊。如请家长帮助我们搜集每月的育儿知识;选择一些懂教育的家长为我们撰写家长来稿,谈谈自己的教养经验……我班思思小朋友的妈妈就用很多生动的小事例介绍了育儿经验和教育方法,让我班很多家长看后深受启发。
策略二:“活动材料”家长自制
根据主题教育教学的需要,定期让家长帮助孩子带一些相关的物品和材料,并通过园讯通的方式告知家长携带物品的作用,请家长们巧手自制游戏活动材料。
不管面对的是怎样的家长,开展哪些家长工作,采用何种沟通策略,教师一定要用爱心、耐心、诚心、责任心去面对家长。要以平等、尊重、友好的态度对待家长,要站在家长的角度换位思考,与家长成为朋友、成为密切的合作伙伴。只有这样,一切难事才有可能成为易事,家长工作也将会进行得如鱼得水、顺其自然。通过以上步骤,家长可以更好地与学校合作,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甘肃省泾川县城关镇凤凰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