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智双修,知行合一

  安茂盛

  “定力 ”是佛家语。佛学之三藏十二部经典籍的核心或曰总纲,乃“戒、定、慧”三学,戒即戒律,定即禅定,慧即智慧。修行佛法者须“依戒资定,依定发慧,依慧断惑”,方可“显发真理,成正等觉”。而三学中,“定”又为佛法之中枢,有佛学家言:“广义的定不单指禅定,定学的修持意在培养人之定力。有定力的人,正念坚固,如净水无波,不随物流、不为境转,光明磊落,坦荡无私。有定力的人心地清净,如如不动,不被假象所迷惑,不为名利而动心,定学修持到一定程度自然开慧。”所以,有人说,人生就是一场修炼。从这个意义上讲,修持者的定力如何,对其人生能否幸福至关重要。

  智慧是生命所具有的基于生理和心理器官的一种高级创造思维

  能力,包含对自然与人文的感知、记忆、理解、分析、判断、升华等所有能力。智慧使我们做出导致成功的决策,从而提升人生境界,获得幸福和快乐。正如薄伽丘所言:“人的智慧就是快乐的源泉。”智慧越发达,人生就越是获得莫大的满足(苏联)。

  我们也可以从中国优秀文化经典之作中得到智慧。比如《大学》里有“知止而后在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意思是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朱子《大学章句》解“知止”指对归宿有明确了解,则已经是“志有定向”的。

  (作者单位: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连云港路小学)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