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里读懂中国》
- 来源:餐饮世界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节气,中国,系统性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5-05-02 21:30
从立春的第一缕春风,到冬至的皑皑白雪,二十四节气如同二十四位优雅的诗人,在岁月的书页上轻轻吟唱。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凝聚了数十位民俗学、农学、历史学专家心血的《二十四节气里读懂中国》,就是以二十四节气为脉络,系统梳理中华文明与自然时序交融共生的智慧结晶,填补了节气文化系统性研究的空白,更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
《二十四节气里读懂中国》的编纂,是一场对中华文明的溯源苦旅。主编郑逸文带领团队行程逾两万公里,从黑龙江的寒地黑土到海南的热带雨林,从黄土高原的窑洞到江南水乡的古镇,记录下不同地域的节气风俗。为还原“雨水”时节的云贵山民采茶仪式,团队在黔东南山区驻扎月余;为考证“处暑”渔猎文化的变迁,他们遍访东海渔民与内蒙古牧人。书中24 幅精美手绘插画,定格了四季流转的视觉之美,更让读者身临其境地触摸到文化的温度。
该书非常重视节气与人事的呼应,如大暑讨论了古人避暑的各种方法,如扇风降温、冰块降温、焚香除湿,以及饮伏茶、吃伏羊等发汗降温方法。冬至节气则介绍了暖冬消寒方法,有打扫积雪、迎宾饮酒的暖寒之会,有诗酒唱和的消寒诗社,有贴绘九九消寒图的习俗等。书中在谈论每一个节气的天象、物候、礼俗之外,还论述了与该节气有关的艺术创作。如“立春之歌”提到书写立春气象的诗人有卢仝、罗隐、白居易等,还有立春题材的电影、绘画、音乐等艺术作品,将现实的节气景象与人心营构的节气景象相互映照,虚实相生,为艺术指明了创作之源,也用艺术升华了现实之美。
该书如同一部时光机,带读者穿梭于春耕秋收、夏耘冬藏的循环往复中,重新发现中国人“敬天惜物”的生命哲学。书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一次深情的讲述,关于物候的微妙变化、传统习俗的血脉传承、动植物的生息繁衍、顺时饮食的健康智慧,还有那流传千古的诗词歌赋。此书不仅是学者案头的参考、厨人手中的指南,更是一座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该书的独特价值,在于它既是一部严谨的学术著作,又是一本充满温度的生活指南。作者以节气为经纬,编织出一张涵盖天文、历史、文学、民俗的文明之网。无论是想探寻传统文化根脉的学者,还是渴望在快节奏生活中寻找诗意栖居的普通人,都能从中获得启迪。正如书中所言:“节气是自然的呼吸,也是文明的脉动。”收藏此书,便是收藏了一份中华文明的时间密码,更收藏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