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发展助力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研究

  • 来源:销售与市场
  • 关键字:金融风险,防控体系,金融科技
  • 发布时间:2025-05-04 13:59

  吴尚龙(甘肃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甘肃兰州730000)

  摘要:在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金融科技应运而生,其虽然能够推动金融行业快速发展,但也冲击着传统金融市场,导致金融风险有所增加。基于此,本文阐述金融科技的概念,分析金融科技发展给金融风险防范体系建设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结合金融风险的主要内容,提出金融科技发展助力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策略,旨在更好地发挥金融科技的作用,切实提升金融风险防控的效果,促进我国主要金融机构的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金融风险;防控体系;金融科技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金融风险防范是金融机构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保障金融机构的正常运营、确保各项金融业务顺利开展,以及提升金融业务经济效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新时期,随着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在金融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深度渗透到金融机构的各项业务中,如支付服务、信贷业务等。金融科技的发展对传统金融结构下的风险控制方式和方法产生了深远影响。当金融科技应用于不同金融机构后,金融风险的构成更为复杂。基于此,本文侧重分析金融科技发展对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助力作用,深入研究有效利用金融科技优势的方法,旨在全面提升金融风险的综合防控效果,确保资金的安全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护。

  1 金融科技概述

  金融科技是指在各种科学技术基础上对传统金融行业进行创新而形成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但不限于人工智能、云服务、物联网、大数据和区块链等。深化对金融科技定义的理解是合理应用金融科技的基础。

  通过将现代科技与金融发展相结合,相关企业能够提高金融服务效率、提升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并在推动金融服务创新的同时减少风险[1]。现代金融服务的各个环节,如财富管理、借贷融资、支付结算和综合金融服务等,均强调并突出现代科技的优势,实现金融服务模式与管理模式的创新,进而推动金融服务行业的发展。

  2 金融科技对金融风险防范体系建设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2.1 金融科技为金融发展带来机遇

  第一,拓展风险管控新思路,助力现代金融机构发展。金融科技的进步为现代金融机构的风险管控提供了全新视角和方法,推动了传统金融市场边界的拓展及金融管理与业务的创新发展。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应用,金融机构能够对客户进行精准的风险评估,包括信用风险和信贷风险,从而制定个性化的管理策略和防范措施,有效降低信贷业务风险。同时,区块链技术的运用提升了金融交易的透明度和安全性,提升了金融风险管理的效果[2]。

  第二,降低信用风险损失,提升金融机构稳健性。金融科技在金融机构中的应用,能有效帮助金融机构减少信用风险损失。金融机构可运用不同的金融科技手段,及时对金融业务开展中不同客户的信用情况进行动态评价与预测,并在金融服务中发挥指导作用。例如,在信贷业务中,系统可结合不同金融业务特点,针对临近还款期的客户,通过短信、微信公众号、AI(人工智能)语音通话等方式提醒还款,降低用户的信用风险,减少金融机构的损失。

  第三,增强信息获取能力,提高风险管理效率。依托各种信息技术,金融科技能及时获取金融市场环境的变化、不同金融机构发展现状、不同金融机构信贷业务开展情况、国内信贷业务中失信人员情况等社会动态信息,为金融风险防范提供依据。这有利于不同金融机构针对性地在金融业务方面做出调整,提高风险管理效率与质量,降低金融风险[3]。

  2.2 金融科技给金融发展带来的挑战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两面性,金融科技虽然能为金融科技业务拓展和风险防范等方面提供有力帮助,但也带来了诸多挑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科技应用增加数据泄露风险。金融机构在应用金融科技时会运用多种技术手段,这些手段高度依赖网络,增加了金融数据被泄露的风险。在信贷业务管理中,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风险评估和识别的前提是收集大量客户数据。若管理不善,客户信用信息可能被泄露或被盗用,这不仅侵犯了客户的合法权益,还可能给金融机构带来声誉损失等不利影响。

  第二,现代科技的安全隐患。金融机构在管理中依赖不断发展的科技方法,而软件漏洞和科技本身的安全风险可能影响其正常运营。例如,不安全的科技应用可能导致金融机构面临新的风险问题,从而削弱其风险防控能力。

  第三,过度依赖科技且对风险认识不足。金融科技虽然推动了业务创新,但金融机构过度依赖金融科技进行日常管理可能增加违规操作的风险。部分金融机构对新型金融风险的认识不足,且金融科技背景下的风险具有复杂性、隐蔽性、快速传播和监管滞后等特点,使金融风险更容易扩散并影响业务的顺利开展。

  3 金融科技发展面临的主要风险

  3.1 未认识到商业银行在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地位

  在当今社会,虽然金融机构种类繁多,但商业银行以其庞大的资产规模,对整个金融风险有着显著影响。商业银行一旦出现资产风险,容易引发系统性的金融问题。例如,在车辆贷款市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带动了相关行业的繁荣,促进了经济增长。然而,商业银行未能充分认识到自身地位的重要性,增加了信贷风险,进而影响了其资产质量。

  3.2 金融市场标准不统一

  当前,金融市场存在管理标准不统一的问题,不同商业银行的管理秩序各异。部分金融机构为拓展业务,可能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无形中加剧了金融风险。此外,经营不善的金融机构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扰乱市场正常秩序,进一步增加金融风险。

  3.3 地方债务问题较为突出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地方性非银行金融机构日益壮大,并在社会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地方政府除了通过传统金融机构获取资金外,还可能依赖地方非银行金融机构,增加了民间借贷比例。地方债务风险对金融稳定构成威胁,具有隐蔽性、长期性和连锁性特点,特别是在连锁性方面,地方债务风险可能引发金融市场连锁反应,需要综合措施进行防范。当地方债务风险过高时,会影响资本流动性和信贷风险传导效应,损害金融机构资产质量,甚至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4]。地方债务风险过高还会对投资者信心产生影响,并可能引发信用风险问题,影响社会金融资源配置,不利于金融市场的稳定。

  3.4 金融科技应用带来风险

  常规金融机构本身存在金融风险,而金融科技的应用也带来了新的风险挑战,导致实际金融风险类型、风险模式及风险表现形式均有不同。例如,部分金融机构在追求金融科技应用时,未能充分结合自身情况,盲目跟风,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增加了金融科技应用风险。部分金融机构在应用金融科技时,不能将金融科技与具体金融业务、金融管理内容有效结合,导致风险监测手段和金融风险管理工具的应用仍停留在传统模式,难以达到预期的风险管理效果。因此,如何有效管理金融科技应用带来的新增风险,成为未来风险管理的重点。

  4 金融科技发展助力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策略

  4.1 将金融科技应用与金融机构实际情况相结合

  在金融科技助力金融风险防控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各金融机构应将金融科技应用与金融机构实际情况相结合,并采取有效的推进措施。第一,各金融机构需要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明确当前主要金融业务的开展情况、金融管理模式与方法、自身的战略发展目标等,制定针对性的金融科技应用规划,包括创新现有服务模式、拓展新金融业务及完善金融风险管理体系等,以便精准选择金融科技方法与手段,让金融科技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第二,金融机构在应用金融科技期间,需要注重资源整合,通过授权共享,确保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在风险管控中,金融机构应融合现有科技资源,促进内部信息流通。第三,各金融机构在应用金融科技期间,应深层次分析现有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借助金融科技为客户提供高质量、低风险的金融服务,以便在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的同时降低金融风险,构建全面的金融风险防范体系[5]。

  4.2 系统发挥金融科技的风险监督作用

  金融机构可凭借金融科技的优势,提升风险监督效能。第一,各金融机构应定期组织员工学习金融科技的理论知识与相关技术,提升其对金融科技的认知,明晰其在风险管理中的关键作用。通过培训,员工能在风险监督中灵活运用科技手段,提升监督成效。在业务交易风险监督环节,金融机构应着重应用区块链技术,以有效监控交易风险。第二,各金融机构需密切关注金融科技的最新应用成果与成功应用的案例,以便在风险防范中充分发挥新型金融科技的作用,提升风险防范效果。各金融机构在构建风险评估模型及分析过程中,可积极运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同时,在风险监督中,各金融机构还可利用风险数据可视化、物联网监控等技术,对金融机构日常业务开展与管理中的风险进行预测与预警,及早发现潜在风险,从而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4.3 持续完善金融科技风险监管体系

  为不断优化金融科技风险监管体系,有关部门应从多方面着手。第一,监管部门应深化金融科技在监管领域的应用,如运用先进的大数据分析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全面强化对金融管理与交易的系统性监管,确保能够敏锐捕捉到金融风险管理中任何异常情况和潜在风险点,从而更为精准地预警风险并高效指导金融风险防范工作顺利开展。第二,国家应针对金融科技快速发展过程中涌现的新型应用风险,针对性地出台与金融科技风险监管相关的法律法规,使科技金融监管工作更加有的放矢、精准高效。第三,金融机构应高度重视并积极开展针对不同消费者群体的金融风险教育工作,通过普及金融知识、揭示科技产品及其应用中的潜在风险等方式,有效提升公众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进而充分发挥消费者在金融风险防范中的积极作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应对金融风险的良好氛围。

  5 结语

  金融科技的发展为金融机构的业务发展与风险管控提供了有效方法,对促进金融机构的风险管控有积极作用。不同的金融机构需要认识到金融科技对自身业务发展与日常管理的影响,以更好地发挥金融科技优势,加强业务开展中的风险防范。各金融机构应客观认识金融科技,并在不同管理流程、业务类型方面加以应用,注重对金融科技应用新风险的识别与应对,以持续提升风险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 余欢欢. 数字金融背景下中国家庭债务及其风险防控研究[D]. 杭州: 浙江财经大学,2023.

  [2] 齐亚博. 金融经济背景下企业投资与风险防控[J]. 今日财富( 中国知识产权),2023(11):38-40.

  [3] 吕红星, 徐春培. 金融科技赋能农商银行防控风险之路仍在探索[N]. 中国经济时报,2023-11-03(4).

  [4] 薛春霞. 新常态下企业金融风险分析与防控措施[J]. 今日财富,2023(21):26-28.

  [5] 孙浩林. 数字金融风险防控视角下平台合规机制的数字化转型[J]. 金融客,2023(10):31-33.

  作者简介:吴尚龙(1984―),男,汉族,甘肃白银人,硕士研究生,中级,研究方向为合规管理、风险控制、公司治理、内部控制。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