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教育融入高职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来源:知识文库
  • 关键字:人文教育,教学,应用研究
  • 发布时间:2025-05-10 10:16

  高 青

  在医学领域,药理学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实践的纽带,其研究内容既包括化学结构、作用机理、药效学、药动学等方面的知识,又与伦理、法律、患者的心理、社会等多方面密切相关。高职院校是培养未来药理学服务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其药理学教学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又要注重人文素养的渗透,从而使学生成为一名综合素养较高的药理学人才。人文教育的渗透,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责任感、伦理意识和交流技巧,为今后在临床工作中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保证用药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通过对人文教育融入高职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索,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药理学是高职教育药理学专业的一门主课,它既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医药理论与实践能力,又要重视其人文素养的提高。在目前的医学形势下,对药物的合理应用与患者用药安全性的关注日益增加,这要求今后的药理学工作者既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有较强的人文关怀与道德判断力。因此,将人文教育渗透到药理学教学中,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需要,提高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交流效率,使其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1 人文教育与高职药理学教学的关系

  1.1 人文教育的内涵与特点

  人文教育在高职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强调的是一种全面的素质教育,不仅注重药物的药效与临床运用,更注重其对各种文化、社会的影响。人文教育的内涵丰富,它关注以人为本,注重人的价值,尊重人的个性,关怀人的需要,重视人的整体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药理学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就是要突破单纯的技能培训,而要发展出学生批判性思考,移情换位,对患者、对社会负责的能力。人文素养是指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知识水平和能力以及他的外在形象和行为风格等。在药理学教学中,可以通过讨论药物的伦理问题、药物使用的法律框架以及药物对不同文化和社会群体的影响来实现。

  人文教育与医学教育的结合点在于两者都注重对人的关心与尊重。在药理学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患者的需要与权益,并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对患者的尊敬与关心。通过医学史、医学伦理学等,让学生了解医学的发展历程,了解医疗实践中的道德与人文议题。同时,将人文教育融入药理学教学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交流与协作精神,这是今后从事多专业团队工作所必需的。通过案例剖析、角色扮演等互动方式,让学生加深对药理学理论的了解,并培养其专业素质与社会责任感。

  1.2 高职药理学教学的特点与需求

  药理学高职药理学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其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既需要学生了解药物的分类,药理作用、作用机理、药代动力学特点、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应用时要考虑的一些问题,同时也要注重能力的训练,就是对学生进行探索式学习、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药理学课程的内容与结构一般由总论和各论组成,总论是对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效应动力学等基本知识进行阐述,而各论是对各种药物的特性及用途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

  药理学高职学生普遍具有强烈的求学欲望,但是,他们所学的知识又很复杂,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在实际操作中,他们需要加强对理论与实际运用的掌握。另外,此类学生普遍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但对医学理论的认识和实际运用的深度不够,所以在课堂上要注意把基础理论和实际操作相融合,使其职业技术水平和医学思想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当前,将人文教育渗透到药理学教学中,可以从对药物的理解运用、药物使用的伦理问题、药物对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等几个角度进行探讨,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整体素养和创造力。通过跨学科的研究,使学生对药物的社会与文化角色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在将来的工作中提供更为人性化的药理学服务。

  2 高职药理学教学中的现存问题

  2.1 伦理道德教育缺失

  目前,药理学主要侧重于对药物作用机理、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的阐述,而对药物开发和使用中涉及的相关伦理问题(包括患者权益保护、公平获取药品等)缺乏深入研究,造成了医学生道德选择的缺乏。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很难激起学生对道德问题的反思与探讨,缺少了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互动方式,导致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很难掌握与运用道德原理。现行的药理学教学评价主要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缺少对学生的道德评判与行为进行考核,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对伦理道德的重要意识与关注程度较低。

  2.2 患者沟通与关怀能力不足

  药理学专业的临床实践中,由于缺乏与病人进行有效的用药信息交换,不能很好地了解病人的需要和顾虑,这直接影响到病人对用药的接受程度和依从性。在药理学教育中,移情是构建医患互信的关键。但是,目前的教育方式常常没有很好地训练学员站在病人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这就造成了他们很难在实践中表现出对病人的关心与怜悯。目前,药理学教育中存在着将人文关怀与临床实际相结合的问题,临床实习中缺乏与病人实际交流的经历,严重制约了临床护理技能的培养与提高。

  2.3 文化多样性教育缺乏

  在医学教育中,由于缺乏足够的人文知识,使得医学生很难为多种文化病人提供具有文化敏感度的医疗服务。在药理学教学中,由于缺少对病人的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导致其在临床实践中很难满足病人对其的要求,从而降低了药师的医疗水平和病人的满意度。由于缺乏对世界医药文化差异性的深入探讨,导致其在国际化制药行业中所需的人文敏感与适应能力不足,从而制约了其在世界医药研究中的进一步发展。

  2.4 艺术与人文结合不紧密

  在医学教育中,多注重药物的科学理论与临床运用,而忽略了文学艺术中药物的丰厚表达与深厚的思想意蕴,造成了对医药人文价值认知的缺失。在药理学课程中,缺乏以音乐、美术、戏剧等艺术手段探索医药与人体健康和社会文化之间的联系,使其对药理学多维度的认识受到一定的局限。现行的药理学教学评价制度以培养学生的药理学知识为重点,忽略了对其人文、美术素质的提高,从而影响了对医药与人文之间联系的探究。

  2.5 社会实践与体验不足

  由于缺乏与医院、药房、制药企业等生产现场密切相关的实践,使学生对药品在现实生活中的功能与效果的认识不够深入。现有的医学教育主要是将临床实习限于临床治疗与个案研究,缺少对病人护理、用药咨询、用药管理等多个层面的研究,从而制约了对整个医疗过程的理解与经验。由于课程安排紧张和实践基地资源匮乏,导致学生很难得到充分的社会实践活动,既制约了他们把所学到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也制约着他们对社会药剂服务的了解。

  2.6 跨学科融合不够深入

  在医学教育实践中,由于缺少与医学伦理、法学等学科相关的案例研究,导致遇到疑难病例时,很难从多学科的视角进行全面的思维与决策。常规的课堂授课方式很难调动起学生对交叉学科的探究热情,也缺少通过小组讨论、项目研究等互动方式来实现学科间的相互沟通与交融,从而制约了学生将多学科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现有的药理学教学评价注重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忽略了对交叉学科知识的运用,这在某种意义上抑制了学生开展交叉学科的积极性。

  2.7 教学方法创新不足

  目前的药理教学仍然过分地依靠单一的授课方式,缺少互动、参与,这使得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进行积极的探索和批判的思维,造成了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很难对其进行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在药理学教育中,缺少对多媒体、仿真软件、网络资源等现代化的教育手段的使用,导致教学内容的形式比较简单,不能适应各种学习类型的学生需要,也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3 人文教育融入高职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 伦理道德教育

  在药理学教学中实施伦理道德教育,对培养具有责任心和良好品德的药理学专业人才至关重要。通过介绍有关药物实验、研发及使用的道德议题,让学生了解药物临床应用的道德准则与考量。比如,探讨药物实验中的受试者权利保护,药物研发过程中的公平与透明,患者自治与保守秘密等问题,既可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又可提升其道德判断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案例分析的方式,通过对现实中或假设的药物伦理案例进行剖析,使学生在探讨中认识道德问题,分析道德困境,并找出对策。在此互动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堂上会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培养其批判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此外,通过对药物合理使用及滥用等议题的探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身为药理学专业人员对公众及患者生命安全应负的义务。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医学相关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以保证学生能够理解和遵循专业规范。通过这样的教学,使学生日后在处理药理学实践中遇到复杂问题时,可依循伦理及法律原则作出决定,成为具有高度责任感和道德素养的药理学专业人员。

  3.2 患者沟通与关怀

  在高职药理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是提高学生沟通能力和关怀意识等素质的重要途径。通过介绍实际案例或情境,让学生亲身体会患者与药师或医生的互动,提升沟通技巧。这样做可以让学生从患者的立场去考虑,了解患者的需要与担忧,并培育他们的同理心和关怀意识。在角色扮演活动中,学生要利用药理学的相关知识,讲解药物的作用机理、副作用及用药指南,并注意患者的情感及精神状况。在此互动教学模式下,既可提升学生的交流能力,更可增进师生间的和谐相处。通过对患者的需要进行剖析,使学生了解患者在接受治疗时所扮演的角色,并了解如何通过用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另外,通过参与研讨与思考,使学生了解到在药师工作中沟通技能的重要性。他们将学习怎样去倾听患者的需要,怎样用简单的话来讲解深奥的药理知识,怎样给患者一些药物方面的意见,并能尊重患者的自主性。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在今后遇到复杂的药理学实践问题时,可以作出合乎伦理与法律的决定,从而培养出责任心强、品德高尚的药理学专业人员。同时,也可以将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多个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通过探讨药物使用过程中的社会、文化和伦理问题,让学生对药物的复杂度有一个完整认识。这样,既可以开阔学生的知识面,又可以培养他们的实践技能。

  3.3 文化多样性教育

  当前,将人文教育,特别是文化多样性教育,渗透到药理学教学中,是培养适应全球化医疗环境药理学人才的关键。文化多样性教育不但要理解药物在各种文化中的应用,而且要理解其符号含义以及在各种文化中的相互影响。首先,文化多样性教育有助于让学生意识到世界各地药物使用情况有很大的差别。这些差别可能源于历史、宗教信仰、传统风俗,或者是人们对疾病的认识。比如,藏医药是世界四大传统医学之一,它在用药、治病等方面所特有的特色,充分显示出中国注重和保存民族文化的特点。通过学习这些差异,让学生对患者有更多的了解,从而为他们提供更加个性化和文化敏感的药理学服务。其次,文化多样性教育注重药物在各种文化背景下的符号与社交功能。这样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药物在各种文化背景下的深刻意义,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与患者进行交流,并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最后,文化多样性教育还应包括对全球化背景下药物传播和影响的认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很多中药如白果、葛藤等开始在世界各地流行起来。学生需要了解这些药物在世界范围内的扩散途径,并理解其被各种文化所接纳与运用的状况。

  3.4 艺术与人文结合

  在药理学教学中融入艺术与人文教育,可以使药理学教学的内容更加充实,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兴趣。通过文学、影视、音乐等多种艺术方法,教师不但可以让学生了解药物的科学内涵,更可以探究药物对社会、文化及伦理的深刻意义。首先,在文学作品中,有关药物的描写常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与象征意义。比如,通过对药材的描述,让学生认识到药物在各个民族中所代表的含义,同时也能认识到药物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这样既可以加强学生对药物性质的记忆,又可以提高其文化修养和美感。其次,影视作品中药物的使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通过观摩与探讨,学生对药物的作用机理、副作用与合理使用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而其所呈现出的道德两难与抉择,也可引发学生对药理学的深层思考。最后,音乐与歌曲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辅助手段。例如,周杰伦的《本草纲目》,除了曲调好听之外,其中包含了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尊敬与继承,也是一件很有价值的歌曲。通过对医药著作的剖析,使学生认识到药物与人体的紧密联系,了解其对改善人体健康的重要性。此外,将艺术与人文相融合,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具有重要意义。在药理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绘画、雕塑、音乐等形式来表现自己对药物的认识。因此,通过跨学科交叉的教学方法,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整体能力,又可以激发其对药理学的浓厚兴趣。

  3.5 社会实践与体验

  当前,将社会实践和体验融入高职药理学教学中,是把学生所学理论与实际工作相联系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对制药企业、康复中心等场所的参观,学生可以对药物的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研发过程和临床运用,有一个直接的认识,这样的亲身经历可以帮助学生把一些抽象的药理学理论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加强他们的职业认识和动手能力。例如,通过对制药企业的考察,学生能够看到从原料采购到生产加工再到品质检查的整个流程,理解到GMP的重要意义,同时也认识到制药企业严谨的标准和工作流程。这种实地考察,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制药行业,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对制药行业的热爱与尊敬。此外,通过康复中心的参观,学生可直接认识药物依赖的机理与危险,并认识药物在治疗过程中的作用。通过这些体验,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对药物的责任心、对患者的怜悯之心,也能培育他们的职业操守与人道精神。同时,要让学生积极融入到社会中去。比如,在社区里进行药物知识普及、药物使用指导等,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与患者之间的交流,又可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在此过程中,学生将利用他们所学到的药理学理论,回答社会上的各种问题,这种实践经历对于学生的职业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3.6 跨学科融合

  在高职药理学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尤其是跨学科融合,是一种拓宽学生知识视野,提高整体素养的创造性教学方法。跨学科融合是将药理学与医学史、哲学、美学等多个学科相结合,使学生既可掌握较多的科学常识,又可了解各民族的药物发展及运用。首先,将医学史与药理学结合起来,有助于学生对医药发展的历史有一个整体理解,并意识到新药开发与人类文化发展、社会需要的改变密切相关。例如,通过了解青霉素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不但可以把握它的药理学功效,更可以了解科技成果对于人体健康所产生的深刻意义。其次,通过哲学的引入,使学生在探究药理学机理的过程中,对生命的价值,疾病的意义等深层问题进行思考。通过跨学科的研究,可训练学生的批判思考与道德判断,并可为日后药理学实践中遇到的伦理困境提供思考框架。再次,美学教育的融入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通过对与医药有关的艺术创作,如绘画、雕塑、音乐等,让学生从多个方面来体验药物与人生的紧密关系,从而提高他们对制药事业的热爱。最后,把药理学理论和实际问题紧密联系起来,比如探讨药物的使用和可及性等。这样既提高了课程的实用性,又培养了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意识,为他们未来在药理学领域内发挥积极作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7 教学方法创新

  在高职药理学教学中,教学方法创新是增强课堂教学质量,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关键。用形象、实际的事例代替以往单调乏味的教学方法,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满足其多元化的学习需要。通过实例教学,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使他们把所学的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加深对药理学的认识和掌握。结合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相互交流的氛围中,对药理学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从而提高其批判思考及问题解决能力。比如,让学生模仿医生和患者进行交流,这样既可以加强他们的交流能力,又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患者需要。另外,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PBL、BOPPPS教学法、混合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些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和思考,提高对药理学的理解与运用。在这种模式下,教师的作用也发生了变化,由单纯的传授知识变成了指导与推动。因此,教师要构建有吸引力的课堂,适时地给予回馈,还要能营造出有挑战性的学习氛围。这样,药理学教学既可以传授专业知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交流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等能力,从而为以后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4 结语

  总之,在高职药理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责任感、道德意识和交流能力。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既可以使学生对药理学理论有较深的了解,又可以提高其为患者服务的能力与水平。因此,将人文教育渗透到药理学教学中,使得药理学教学不再局限于专业知识的传授,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为其将来从事医药领域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