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弄潮”:四川民企“挑大梁”

  • 来源:四川省情
  • 关键字:出海,四川,民企
  • 发布时间:2025-05-30 11:38

  文/王鹏姚熠

  2025 年2 月17 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作出全面部署。这是继2018年11 月民营经济座谈会后,总书记再次对民营经济发展亲自作出部署,体现出对民营经济的高度重视。

  民营企业外贸成绩显著

  平均增速领跑,规模越来越高。2019—2024 年,全省民营企业外贸高速发展,进出口年均增长21.9%,高出同期全省外贸年均增速12 个百分点,较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年均增速分别高16.4 个、22.7 个百分点;进出口规模连续六年创新高, 从2019 年的1646.3 亿元跨越三个千亿台阶至2024年的4427.7亿元。

  占比不断提升,贡献越来越多。民营企业占全省外贸比重从2019 年的24.2% 提升至2024 年的42.3%,连续两年稳定在4 成以上。特别是全省外贸首破万亿的2022 年,民营企业对当年全省外贸增长的贡献率达137.3%;此外,在2023 年全省外贸下行的情况下,民营企业贡献超千亿元外贸增量,是当年全省外贸稳住万亿规模的主要力量。

  市场开拓有力,空间越来越广。2019—2024 年,全省民营企业进一步扬帆出海,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地区)从2019 年的224 个扩大至2024 年的234 个。2019—2024 年,民营企业成为全省开拓多个新兴市场的主力军,对非洲、俄罗斯、拉丁美洲进出口分别增长543.7%、214.7%、177.3%,2024 年分别占全省对上述区域(国家) 进出口的85.9%、77.5%、55%。

  出口质升量稳,动能越来越强。2019—2024 年,民营企业外贸新动能不断涌现,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137.2%。其中,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出口分别增长314.4%、197.4%, 2024 年出口值分别达127.3 亿元、38.2 亿元,分别占全省同类商品出口的93.9%、91.7%。此外,民营企业充分利用全省农业优势, 推动特色产品出口, 2024年,民营企业出口了全省全部的鱼油、鱼子酱和98.6% 的柠檬,是推动全省上述产品出口位居全国前列的最主要力量。

  进口稳产保供,作用越来越大。生产领域,2019—2024 年,民营企业进口金属矿砂、未锻轧铜及铜材、半导体制造设备、集成电路分别增长363.3%、714.6%、140.5%、369.9%,对稳定省内工业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消费领域,民营企业作用更加突出,2019—2024 年消费品进口连续六年保持增长,占全省消费品进口比重均在五成以上,有效丰富了省内居民多样化消费选择。2024 年,民营企业进口了全省全部的冰鲜三文鱼、鲜虾和97.2% 的鲜榴莲、62.4% 的鲜樱桃,在保障省内消费的同时,还进一步辐射全国。

  民营企业外贸发展有挑战

  外贸主体队伍有待进一步壮大。一支厚实的外贸主体队伍是未来全省外贸发展的坚实基础,2024年,全省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数量超过8000 家,较2019 年增加70.1%,但横向对比来看,全省民营企业数量仍然偏少, 2024 年全省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数量位列全国第14, 落后河南、安徽、湖北等省份,还需进一步鼓励更多企业参与外贸,扶持更多中小企业做大做强, 壮大全省外贸主体队伍。

  自主品牌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全省民营企业自主品牌出口占民营企业出口总值的比重由2019 年的33.6%下降至2024年的22.2%,而同期全国同口径占比由19.8%上升至22.4%;2024 年,安徽、湖南、重庆分别提升至40%、36%、31.9%。稳定增长点有待进一步培育。

  从2024 年来看,全年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1.4%,落后同期全省整体增速8 个百分点,各类锂电材料价格大幅下跌,对整体形成较大拖累,未涌现明显新动能对整体外贸形成支撑。2025 年一季度,全省民营企业进出口下降15.6%,笔记本电脑、汽车、劳动密集型产品等出口均下降,仍然缺乏有力增长点,外贸压力有所加大。

  继续夯实外贸发展根基

  建队伍,加强主体培育。一方面,继续稳定龙头企业,加大对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的支持力度,发挥集群优势,支持龙头企业根植全省,进一步做大做强。另一方面,建立全周期外贸企业培育机制,支持更多民营企业拓展进出口业务,实现进出口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进一步壮大全省民营企业主体队伍,夯实外贸发展根基。

  提信心,强化政策支持。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保障民营企业各类优惠政策落地落实,给予民营企业税收优惠、金融帮扶,解决融资难题,引导企业合理使用汇率避险工具,减轻企业负担,降低企业进出口成本;加强调研,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出海过程中遇到的普遍性问题,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

  建品牌,助力川品出海。支持各市(州) 发挥地区优势和行业特色,探索建立相关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培育更多行业性、特色性品牌。引导和鼓励全省民营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加大品牌建设,在品牌创造、品牌管理、品牌效益上下功夫,提升全省产品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变“产品出海”为“品牌出海”,进一步推动全省特色优势产品扩大出口规模。

  育动能,促进产业升级。立足全省六大优势产业,加快龙头民营企业培育和招引,尽快形成稳定的外贸增长点。聚焦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引导民营企业逐渐向价值链高端扩展延伸,形成全产业链竞争优势。发挥全省高校、科研机构优势,促进“产学研”联动,为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支持,进一步提高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增强国际竞争力。

  (作者单位:成都海关)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