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子”托起“好日子”

  • 来源:四川省情
  • 关键字:房子,指标,网络
  • 发布时间:2025-05-30 11:45

  文/本刊专栏作者盘和林

  “家道之兴,始于安宅”。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需要,完善标准规范,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一时间,“好房子”引发广泛关注和期待,“层高不低于3 米”等硬指标频频刷新网络,群众热议何为“好房子”的同时,也更关注“好房子”如何托起“好日子”。

  事实上, 近年来人民群众对“好房子”的呼声从未停止,市场的居住需求早已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的问题,随着楼市供需逆转,成为买方市场,未来只有“好房子”才会有“好市场”。政府适时出台相关政策,对“好房子”进行硬核“定调”,明确标准,既是对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期盼的回应,也是提醒从业者要通过提高标准来实现楼市的高质量发展。当前住宅楼诞生了很多新需求,主要包括新材料和智能家居。新材料能够用更低的成本实现更好的居住体验,而普及新材料,需要通过改善“好房子”标准来实现。智能家居则符合“人工智能+家居”融合发展的大方向,既可以改善居住体验,也能够拉动“人工智能+家居”为代表的新经济。

  那么,如何推进“好房子”,让“好房子”托住“好日子”?

  首先要明确“好房子”的标准。住建部已明确表示,正在组织编制“好房子”的建设指南,也在修订《住宅项目规范》。新标准将在多个维度改善住房体验,比如通过改善住宅的高度、温度、湿度、净度、亮度、采光度等方面的住房建设标准,来提高中国住宅楼的质量标准。

  其次是紧抓科技赋能。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离不开科技的加持,而在推广普及新材料和智能家居家电之前,需要对技术的成熟度和可信度进行充分的、科学的论证。力求在经济性、实用性、舒适性、生态保护等方面实现多点兼顾。从国家层面确定“好房子”的“样板间”形态。与此同时,要深化全屋智能产业的生态融合。目前,很多智能家居生产企业都仅从事单一的智能家电产品,如果标准面向的是全屋智能家电的企业,那么这些单一智能家电的生产企业就有可能被市场排除在外。所以,全屋智能生态必须是开放性的,将大量的全屋智能产品需要用统一的接口接入到全屋智能生态当中。另外,围绕“好房子”,亦可积极尝试新产品、新服务、新生态,比如智能方面,构建丰富的全屋智能应用场景,探索多元化、多层次的场景方案。

  再次是因地制宜抓项目。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地理条件多样,各个地区对“好房子”的标准也应该多元化。例如海边的住宅容易遭遇高湿、高盐和强风,更需要防潮防风,地震带附近的住宅则需要更高的抗震等级。未来“好房子”标准制定,应将根据不同的住房场景来细化,有效提高住宅楼的安全性、生态性和耐久性。

  从从业者角度看,“好房子”的提出也为产业发展开辟了新的赛道。围绕“好房子”建设的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智能家居和新建设需求等产业领域,都有望获得较快的增长。而更为重要的一点在于,管理层已经与时俱进转变观念,清晰认识到楼市已经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要稳定楼市,光靠加杠杆是不够的,还要从住宅居住体验上,更加贴近市场需求,响应市场需求。而这一转变,也意味着未来楼市将更加注重标准和质量,对建筑企业、房地产企业的要求将大幅度提高。相关企业要尽早适应新的环境和趋势,一方面提高在新材料、新技术上的认知和能力,跟上政策节奏,吃到这波红利,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参与到标准的制定和讨论中去,这既是为了企业自身(一流企业定标准, 标准制定是实力的体现),也是为了让未来出台的新标准更加贴合实际。相信,“好房子”建设将实实在在提高中国住宅楼的质量,实现楼市的高质量发展!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